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协调技术专利分析
范文

    颜丽蓉 燕璐

    【摘要】 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协调是LTE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对该技术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梳理,对专利申请量以及专利申请人进行分析,为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

    【关键词】 干扰协调 功率控制 专利分析

    一、引言

    LTE系统采用OFDM接入技术以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但其存在严重的小区间干扰的问题,特别是对小区边缘用户业务影响更大,因此,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一直是LTE系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中,为保证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协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协调,能够在频谱利用率与减轻小区间干扰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协调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2.1专利申请量分析

    图1所示是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协调技术在中国的专利申请近10年来的分布图。从图1可知,该技术从2006年开始大幅度增长,2007年至2009年间稳步增长,2010年至2011年再次急剧增长,在2011年达到顶峰,2012年至2013年又回到平稳状态。而纵观LTE的发展:LTE基本版本R8版本于2005年推出,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技术便包含在该版本的基本功能中;2010年开始出现R10版本,即LTE-A版本,并先后于2008年以及2011年形成R10 SI版本以及R10 WI版本,而增强型小区间干扰技术eICIC便是R10版本的主要关键技术之一。由此可见,作为LTE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协调技术近十年来的专利申请分布是与LTE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2.2 专利申请人分析

    图2所示是近十年来该技术在中国的专利申请人分布图。从图2可以看出,专利申请量排在前6位的申请人分别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校、高通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科研院所以及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并且高校加上科研院所的申请所占比重甚至超过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可见,该项技术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实践应用中都得到广泛的关注。此外,排在前6的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中,只有一家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外的,其余均是中国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该技术的投入,而从另一侧面,高通股份有限公司在该技术的专利申请量甚至超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仅次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看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在通信行业的实力与影响力。

    三、结语

    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协调技术受到各大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对该技术近几年来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以及专利申请人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对该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

    参 考 文 献

    [1]李丽,宋燕辉,朱江军.基于功率控制的LTE系统下行ICIC算法研究.电视技术,2013,37(23):167-170.

    [2]NEC.HeNB to Macro eNB Down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with Power Control.3GPP r4-093557,TSG RAN WG4#52b.Miyazaki,Japan.Oct,20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