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多维立体探究式教学,让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
范文 | 刘德宏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为了改善学习方式,体现探究式教学的多维立体化,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通过探究式学习的多样化、可视化、差异化和开放化等途径,让探究活动真正开展,让数学学习深度发生,让数学素养得到培育。 关键词:多维立体;探究式教学;深度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数学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质疑、分析和归纳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自主形成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探究教学多维立体模式是以探究式教学一般模式为基础,以学科具体教学目标与理念为依据,以具体教学内容为根本,体现学科化探究教学基本特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内核而建构的基本教学程序和步骤。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多维立体模式是指以小学数学学科为出发点、以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为依托、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从多角度、多阶段、多层次去审视该学科的探究目标、探究内容、探究方式、探究主体、探究评价等综合系统的实施过程的建构。 《义务教育教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如何组织学生探究新知识,让他们主动学、深度学,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经常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来,笔者带着自己的思考展开实践探索,为实施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多维立体模式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一、注重探究式学习的多样化,促进数学知识的多元建构 数学学习内容包括数学概念、数学计算、数学原理、数学关系、数学问题等,呈现的方式既有文字描述又有数字符号,还有表格图形等,这些多样化的记录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实现数学知识的多元建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大胆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教者精心设计了探究学习单,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探究中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经过思考,发现2的倍数可以用○○ ○○ ○○ ○○……来表示,也可以用2的乘法口诀来表示;有的学生发现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20……有的发现2的倍数的数字特征是这些数的个位都是0、2、4、6、8,都可以用字母2a(a为任何数)来表示。 师:大家真会动脑筋,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看到了2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多不一样的表征方式,这些也是偶数的特征。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以图形表征、文字表征、数字表征、字母表征等不同的表征方式自己探索出2的倍数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在数学本质上是一致的。这样的探究式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2的倍数的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的多维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注重探究式学习的可视化,促进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数学知识是理性且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选择合适的探究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列表呈现等可视化探究方式,内化学生的数学学习,降低学习难度,发展数学思考,提升数学思维的水平。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在学生的众多方法中提炼出简单方便的列举法,促使学生体会到可视化解题策略的优势。 教师出示题目: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学生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有的学生用22根小棒代替木条,围出不同的长方形,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有的先求出长方形长与宽的和,再通过一一列举求出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有的通过列表发现长方形的周长不变,长和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越大。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看到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有很多,但是,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呈现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不仅能把解题者的探究过程可视化,还能让大家看出有序列举的好处,展示了思维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凸显了深度探究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探究式学习的差异化,促进数学学力的全面提升 儿童的数学学力分為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显性学力主要是指获得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等,隐性学力主要是指学习方法、探究能力、数学思想、活动经验等。由于学习同伴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可充分利用差异资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展示、共同分享、分析评价,从而促进数学学力的全面提升,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 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一课时,由于学生的学情基础和生活环境不同,导致学生对数的认知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探究学习的客观差异,引导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逐步完善对数的建构。 师:小朋友,请你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或写一写5。 (教师巡视,发现有的学生画了5支笔,有的学生画了5个圆圈,有的学生写了数字5,有的学生画了5朵花,有的学生画了5个苹果,有的学生画了5根手指头……) 教师逐一展示学生作品。 师:小朋友,请你想一想为什么大家画的东西不一样,却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生:虽然我们画的东西不一样,但都有5个一样的东西。 师:小朋友,看,老师这儿也画了花(出示5朵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你说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为什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