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合理“嫁接”,让学习“蓬勃”生长 |
范文 | 马红权 【摘要】数学知识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却是系统的、完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将知识的学习“嫁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做到有血有肉,具体可感,让学生感受到知識的价值和数学的“芬芳”.“嫁接”学生的旧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嫁接”学生的内需,关注个体差异,因生施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嫁接”课堂的一次次生成,关注学生的问题和疑惑,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善于调控,让学习在问题解决中“蓬勃”生长. 【关键词】生活经验;关注旧知;学生需求;课堂生成 小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不够成熟,抽象思维也不强,因此对于学习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很容易丧失信心.笔者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对于一些稍有难度或者抽象的知识,自己都要苦口婆心地讲授,从新授到练习,从基础到提高,虽然反复强调,但效果仍不理想,很多学生听得一知半解,做起题来错误百出!究其原因,往往是我们没有真正去关注儿童的学习体验,我们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教教材,以至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实际是不可取的.新课改要求把学生看成独立、发展的人,说明学生有自己的认知和经验积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关注旧知在新知教学中的意义,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避免学生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热情,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意外”举动,发散学生思维,让课堂生成变成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我们要不断合理“嫁接”,精心护理,才能让学习“蓬勃”生长. 一、“嫁接”生活,体验数学的“芳香四溢”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让学生体验数学,感受数学.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数学知识,不仅会失去数学学习的价值,还会让孩子丧失信心,失去兴趣.其实,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故也能回归生活.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例如,笔者在教授“比例尺”一课时,考虑到学生生活的环境,特地将学生生活的城市地图作为“比例尺”一课的教学素材,将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空间引到地图的研究上,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比例尺的由来、用途,领悟知识的真谛,同时通过展示各种地图,让学生对比例尺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更激发了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不仅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端正了学生的态度,还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数学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例如,教学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从比长短、高矮等情境入手,让学生明白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通过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教室的长度等,让学生明白选择合适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还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品味数学魅力. 二、“嫁接”旧知,唤醒知识的“前世今生”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把数学知识内化为认知结构的过程.抓住新旧知识连接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是新课标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学生就会越学越有趣,越学越清楚,不但愿学、乐学,而且会学、善学.比如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中单位“1”的教学,不仅是难点,更是易混淆的地方.但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梳理旧知,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那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定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中是这样定义单位“1”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作单位‘1.”紧接着又学了分数的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可见分数与把单位“1”平均分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找到被平均分的对象,具体形象地解释单位“1”.如(苏教版)教材中的例题:“小星做了10朵绸花,其中12是红花,25是绿花.(1)红花有多少朵?(2)绿花有多少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把10朵绸花平均分成2份,再将其中的1份涂红色,这便是10朵绸花的12;如果把10朵绸花平均分成 5 份,将其中的2份涂绿色,这便是10朵绸花的25;由于都是将10朵绸花平均分,所以题目中的“10朵绸花”就是单位“1”. 除了概念教学,在计算教学、图形教学中都可以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充实、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比如“除数是小数的笔算除法”是在“除数是整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基于学生对长方形面积的理解基础上的,而研究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又是建立在学生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这种新旧知识的连接和转化,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学生的思维,更能激起学生继续探求知识的欲望. 三、“嫁接”内需,激发探究的“满腔热忱” 众所周知,学生具有差异性,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习能力,更有不同的需求.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一个班的学生虽然智力发展水平相当,但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作为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又要研究学生自身的特殊性.比如,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制订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优等生要设计些灵活性的问题,发散思维;对成绩中等的学生应设计难度适当的问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简单的问题,使其掌握基本的方法. 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习真正生长.比如在教学分数中单位“1”时,很多学生在有语句省略的段落中往往不易找到哪个量是单位“1”,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把关系句补全完整,将其变成学生熟悉的语句,问题就自然解决了.例如,果园里有苹果树360棵,比梨树多14,这里如果理解不好,就会把苹果树看作单位“1”,因为关系句“比梨树多14”不完整,但如果把句子补充完整,即“苹果比梨树多的棵数是梨树的14”,自然就明确“梨树的棵数”是单位“1”了. 四、“嫁接”生成,焕发思维的“流光溢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课堂生成,尤其是学生思考后的灵光一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生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以亲切的面孔、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在理解、肯定的宽松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学习的正迁移.如笔者在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在找准了等量关系后通过列方程得出结果,并自然而然总结出用方程解决问题比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在思维上更容易理解.这时有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老师,我认为方程解也很麻烦,还要写解,写设,用算术的方法可以解决为什么还要列方程?”这一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也开始议论纷纷.对于这种意外情况,笔者并没有喝令制止,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很快學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了结论:尽管列方程解应用题格式烦琐,但是思维直接,算术方法虽解题简单,但不容易理解.由此可知,虽然课中多了这个“意外”环节,看似浪费了时间,但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得到了一种民主、平等、相互交流的学习环境,将学生思维的火花、智慧的光芒都展现出来了. 源于学生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只有让生成流露,才能让思维生长.有一次在讲授长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出示了两本同样的数学书,问学生:“如果将这两本书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最节约包装纸?”很快,学生从各种不同方案中,选择了最佳方案,即把最大面尽可能地遮盖起来. 正当我准备表扬这名学生时,有个学生追问:“老师,我们以前在解决问题时都要验证,这个该怎么验证呢?”此话一出,学生很快有了反应:有的计算、有的比较包装纸大小、有的头头是道地说起道理来……这种意外的生成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成了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结束语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这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既要充分解读教材,把握知识的本质,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课堂生成,培养学生善于探索、敢于创新、勤于动脑、大胆质疑的品质,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生长和数学能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家凡.实践,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J].速读(下旬),2018(004). [2]胡凤玲.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024). [3]干利伟.用“三个点”搭好小学数学新旧知识的桥梁[J].新课程(教研版),2012(3). [4]赵慧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9(009). [5]巩兴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赤子,2017(0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