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中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模式探讨
范文 王燕涛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与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基于整体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围绕学生发展需求,設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有利于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关键词:深度学习;实践模式;教学设计
在小学数学中科学运用深度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打开学生想象力,从而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综合考虑数学学科的本质,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发挥深度学习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一、深度学习的全面理解
深度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被研究学者、教育学家引入教学领域。其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以理解为基础的学习理念,以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目标,通过整合教学内容的方式,将新知识、新思想积极地融入学习者原本认知结构中,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良好发展思维。
1. 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
深度学习理念与发展思维、建构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迁移等有着密切关系。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运用深度学习理念,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以增强学生综合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数学核心教学知识为载体,通过整体分析教学内容、透彻理解学科知识等途径,确定数学深度探究目标、主体。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合理的、感染力强的知识情境,在学习中诱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成功,获得愉悦体验,从而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
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可以将“认数”作为核心教学内容,“整数”“小数”“分数”是这个核心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数”整体知识的角度出发,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于数的理解,使其掌握数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数感”的数学核心素养。
2. 运用深度学习的重要价值
深度学习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以增强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通过深度学习的研究、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主动积极地学习思考,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从本质上而言,深度学习是一种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良好过程。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深度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这不是简单理解单一知识点,而是深入理解有相似特征的知识群,可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如在学习“认识方向”时,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学生不仅可掌握“东南西北”的方位特征,而且能够理解空间地理位置,有利于学生将来学习空间几何体知识。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为了贯彻落实深度学习理念,就必须增强自身专业技能,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合理设计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以激发学生数学活动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中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式
小学数学中运用深度学习理念,构建合理的深度数学学习实践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知识“小数乘法”为例,从选择学习单元等五个部分分析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式,以期更好地将深度学习应用在小学数学中。
1. 选择合适的数学学习单元
数学知识单元是指将某一类性质相似或者相同的内容集中编写在教材中的一种编写方式,是小学数学教材常用的方法。学习单元的内容可按照学科核心内容来呈现。在选择学习单元时,教师可以某个单元为例,或者与上个单元进行组合,如面积计算与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组合。本文选择“小数乘法”的原因在于:小数乘法是数学学习中的常规核心教学内容;基于“数的扩充”的角度分析,小数包含了“分数等分”思想,也继承了自然数中十进制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小数是特殊的一种分数,也是对自然数的扩展;小数乘法与自然数的乘法有较为类似的地方,但其与自然数乘法相比又更难一点;通过研究小数乘法,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小数算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能力。
2. 整体分析数学单元学习内容
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体分析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学科内容、学生学习时的个性特征、重难点问题等。基于单元整体视角的角度分析,应呈现出教学内容的核心,把握住单元内容的本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基于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角度分析,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为:能够简单进行分数、小数等加减乘除等运算,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加减法。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小数属于一种十进分数,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在苏教版中其通常按照以下环节进行:引入真实问题,以实际问题的计量单位为主进行换算,引导学生理解计算算理,引导学生提炼算法。
基于学生学习特征的角度分析,针对小数乘法,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如通过题目来分析学生的情况:如果苹果3.5块一斤,那么买三斤苹果需要多少钱?你会算5.3×0.3等于多少吗?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学生对小数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考查学生掌握了哪些算法、思维路径等。以调查结果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
3. 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探索主题
从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角度来看,小数乘法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探索主题为:深入理解小数乘法的基本意义,合理掌握不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式;探究小数乘法的算理,体会多样化的乘法学习策略,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中。同时,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其探究的主题在于:培养运算、推理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算理思维,提升学生整体推理能力。
4. 基于深度学习进行教学设计
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对“小数乘法”进行教学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通過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思维。情境一:小明妈妈每天会买4袋牛奶回来,每袋牛奶3块钱,请问牛奶一共多少钱?通过整数乘法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学习情况。情境二:小明妈妈今天去超市买牛奶,牛奶原价3元,现在打九折,每袋是2.7元,如果要买4袋,请问需要多少钱?通过常见的打折销售方式,引起学生在学习知识迁移中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点,帮助学生主动构建小数乘法知识体系。要求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在班级中巡视,找到不同做法的学生让其到黑板上板书。方法一: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2元乘以3)、再算整角(7角乘以3)、最后相加;方法二:连加;方法三:用竖式笔算27角乘以3;方法四:用竖式笔算2.7乘以3。在学生板书完之后,教师可对学生的做法进行总结,并重点突出第四种算法,要求学生观察其与之前的乘法算式有何不同,引出小数乘以整数的知识点,并给出新的探索题目:0.43×6。学生会发现0.43不能换算成整数,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呢,这就是一个深度探究的问题。学生以往的知识都是整数乘法,仅会计算43×6,0.43已经不属于整数范围,是否能够得出答案呢?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得出对应的表达方式,从而找到小数乘法的解题方法。深度学习、思考都出现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理解算理,在循序渐进过程中学会小数乘法的运用方式。
(3)引导学生感受细节知识,巩固算理,促使学生构建竖式与数学模型之间的联系,让抽象的思考过程变得可视化、直观化。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了解学生能否转化计量单位。如每个卷笔刀2.3元,那么买2个需要多少钱?要求学生用竖式来解答,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以巩固知识点,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5. 教学反馈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帮助教学设计、理解的新型模式,教师在进行完以上四个步骤后,应及时进行教学反馈,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教学目标等情况,科学评估学生小数乘法的掌握情况,分析深度学习的实施效果,精心设计相关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教学环境中成长,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应加大对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视程度。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抽象性强,教师应合理运用深度学习的理念,综合考虑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从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观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在整合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确定单元学习目标与探索主题,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