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师生对话:基于课堂教学的特征分析
范文 李超
摘 要:对话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方式,对话不仅是言语的你来我往,更意味着一种民主、平等的精神。对话具有情境性、理解性和生成性等诸多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去悦纳学生。只有这样,对话才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和有高度。
关键词:师生对话;数学教学;特征分析
作为传统教育理念牵引下的“独白式教学”已经受到了批判,并逐渐消失。建基于民主、平等理念上的“对话式教学”已然兴起。在课堂上,对话主要有三种形态:其一是师生对话,其二是生生对话,其三是生本(学生与文本)对话。其中,师生对话是课堂对话的主要形态,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度。然而,由于认识的模糊,数学课堂还有一些“虚情假意”的伪对话、“来回乒乓式”的机械对话,“专制霸权式”的假对话以及“脚踩西瓜皮式”的虚对话等。其实,对话不仅意味着师生言语的来往,更意味着师生主体“我与你”(布贝尔语)的平等精神。基于此,本文试图探讨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以期让对话教学向正确的方向深入。
一、基于“情境特征”的師生对话
师生对话,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师生交往”。在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看来,一个成功的言语交往,必须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即话语的可理解性、语言表述形式的真理性、言说主体的诚实性、言说规范的正当性和妥帖性。基于这样的理论视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述问题。在情境中,师生双方能够袒露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够陈述自己的观点见解,能够倾听他人,从而达成视界的融合。
例如:教学《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笔者创设了一个“一分钟仰卧起坐体能达标测试”的情境。在测试中,王红完成了指定个数的1.15倍,李芳完成了指定个数的110%,刘涛完成了指定个数的6/5。他们三人谁完成的个数多?学生之间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学生认为,可以假设一个达标数据,用分数乘法解决;有学生认为,不需要假设数据,因为他们三个人完成的分率所对应的单位“1”的量是一样的;有学生认为,应该统一成百分数,因为这样可以直接看出数的大小;还有学生认为,统一成百分数和统一成小数是一样的,都不需要通分。由此,学生展开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互化的尝试。
在概括分数和百分数互化方法时,学生之间又产生了争执。有学生认为,应该先将分数化成小数,再将小数化成百分数;也有学生认为不需要这么麻烦,可以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一定的倍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将分母是100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笔者引导,“同学们,你们的见解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有失偏颇。想一想,怎样的分数必须先改写成小数,再由小数改写成百分数?怎样的分数可以直接改写成百分数?”这时,学生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没有考虑到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所有情况。基于此,学生分小组展开举例、探究。在小组交流中,学生渐渐达成了共识。有学生总结道,“如果一个分数的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数或者倍数,就可以直接改写成百分数;如果一个分数的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因数或倍数,就可以先改写成小数,再将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就必须先改写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接着,笔者继续引导学生,“能够用一段话概括一下这三种情况吗?”学生之间再次展开交流,其中有一个小组的发言最为精彩。这个小组的汇报是:将分数改写成百分数,通常先将分数改写成小数,再将小数改写成百分数。笔者说:“‘通常这个词用得太精准了,你是怎样理解‘通常二字的?”有学生认为,“通常”就是“一般情况”的意思。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将分数改写成小数,再将小数改写成百分数,这样的改写具有普遍性。有学生认为,“通常”就是兼顾了改写中的特殊情况,比如当分数是4、5、20、25等数时,就可以直接改写成百分数,这样比较快捷。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往往拥有一种至高无上的话语权,甚至形成一种“话语霸权”,将所谓的“真理”传递给学生。这种传递,剥夺了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机会,师生关系沦落为一种“我与他”的支配、操作。上述案例,师生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教师不再成为主宰,而是适时推到后台。教学由此成为师生、生生的视界融合,成为师生、生生心灵敞亮、思维共振的过程。
二、基于“理解特征”的师生对话
“理解”是对话的根本指向。师生双方在课堂进行民主对话,其根本就是为了理解与沟通。对话是一种共同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话的双方相互探究彼此内在的声音,追求一种意义理解和意义分享。著名学者滕守尧同样认为,“对话能够消解对立的两极”。德国思想家伽达默尔更是强调,“对话是通向真理的路途”。在对话中,师生双方应该将对方看成与自己平等交流的“你”,在“我与你”的关系构建中达成共识。作为教师,尤其要俯下身子,站到“学生立场”上去,倾听学生的“心语”。只有这样,才能开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大门。
例如:一位教师执教《圆柱的体积》(苏教版小数六年级下册)时,遇到这样的习题:将一张长方形的纸以长为底面周长和以宽为底面周长卷起来,哪一种卷法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大?由于习题中没有给定长方形的长和宽,学生首先想到了运用假设法。有学生认为可以任意假设,有学生认为不应随便假设,而应假设便于计算、比较的两个数据。师生、生生之间经过平等交流,达成了共识。
接着,学生各自用自己假设的数据进行计算。经过比较,学生发现,用长边作为底边周长、用短边作为高卷成的圆柱体积都要大一些。这是为什么呢?有学生说,长边作为底边周长,半径就大些,高小些,但圆柱的体积公式=πr×r×h,r被乘了两次,所以得到的总的体积就大些;有学生说,如果用长边作为圆柱底面周长、用短边作为圆柱的高,卷成的圆柱就是“矮胖胖”,用短边作为圆柱底面的周长、用长边作为圆柱的高,卷成的圆柱就是“高瘦瘦”,矮胖胖的体积要比高瘦瘦的体积大一些,就像人的胖瘦一样。尽管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悟,但显然,这种感悟是模糊的、不清晰的,经不住科学而理性地推敲。
基于此,这位教师这样启发、点拨、引领学生:“同学们,我们圆柱的体积公式除了用πr×r×h外,还有哪些公式,能不能从其他公式中得到启示?”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话语引发学生的深度交流。学生发现,在另一个公式“V柱=S侧÷2×r”中,由于用的是同一张长方形的纸,所以无论怎样卷,卷成圆柱的侧面积是不变的,这样,用长方形纸卷成的圆柱,其体积大小完全取决于圆柱底面的半径。显然,用长边作为底面周长的半径要比用短边作为底面周长的半径大一些,所以相应的体积也就大一些。
在上述师生对话中,教师不越俎代庖、不打断、不呵斥,而是尽量地将对话的“绣球”抛给学生,引发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差异,同时引导学生倾听他人。在学生遭遇困惑、茫然、障碍时,教师能有效地启发、点拨学生,促使学生进行更为深度的思考。这种师生对话,正是基于理解特质的师生对话。
三、基于“生成特征”的师生对话
“对话”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真正的对话是一条流淌于师生之间的意义的“溪流”。通过对话,主体强化已经存在的交流、联系,促进一种动态性的生成。师生双方既吸收他人的信息,同时自己的信息也被他人吸取。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主体的灵感都能够被他人的视点唤起,由此促发新的意义的不断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主体的差异尤其是拥有的“信息差”,导致师生的交流源源不断,这样,师生主体的对话创造才成为一种可能。
例如:教学《分数除法》时(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这样一道工程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修路队修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修了4天,一共修了全长的2/5。这条公路多少天可以修完?为了激发学生有深度地思考,笔者引导学生相互倾听,彼此沟通、协商,试图建立一个多声部和声的“润泽的教室”。
生1:我认为,这一道题可以先求出四天修了多少米,再求一天修多少米,最后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天可以修完。
师:这种方法思路很明晰,充分运用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覺得这里全长的具体长度不需要用到,是一个多余的条件。我们可以将一条公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那么就可以求出一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再求需要多少天可以修完。
师:这种思路也很清晰,而且比第一种方法更简便一些。有些题目中含有的数学信息并不都是必需的,有些多余信息还会干扰我们的思考。
生3(受生2的启发):我觉得这道题目可以一步解决。修了4天,一共修了全长的2/5,这就相当于已知总天数的2/5是4天,求总天数。
师:这种方法更简洁,值得我们思考。
生4(受教师启发):我认为这三种方法,前两种都是将这个问题看成是工程问题,而第三种方法和前两种方法有区别,就是将这个问题看成是分数除法应用题。运用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思路可以直接解决。
师生对话是一种相互启发的对话,具有生成性。师生双方通过质疑、澄清、唤醒等方式,可以让对话诞生无法预约的精彩。在对话中,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反省,师生双方都具有开启话题和澄清见解的机会,师生双方的意见呈现于同一个互动空间,通过对话达成共识。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真理的“代言人”,学生不再是无个性、无思想的“复印机”“打印机”,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对话因此有了深度、有了力度、有了温度、有了高度。
数学课堂永远是一个开放的、变动的、多彩的世界。数学课堂中的师生对话,需要双方敞开心扉。教师要以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去悦纳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近教师、接纳教师。“亲其师而信其道”,通过师生对话,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思维发展。对话,尤其是师生对话,是教学的永恒话题,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和讨论的话题。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