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表征中丰富数学概念的认识 |
范文 | 陈海勇 摘 要:表征在教学中的运用是为了促进新知的生成,为了构建联系新知的系统,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表征方式之间不一定存在严格的先后发展顺序,要学会分析已有经验和认知能力等多元表征对教学的影响,加强表征转换,帮助学生建立反映概念本质的内在表征,真正实现对知识学习的意义建构。 关键词:概念;多元表征;转换 美国学者莱许指出:“实物操作只是数学概念发展的一个方面,其他的表述方式——图像、书面语言、符号语言、现实情景等,也同样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表征方式之间不一定存在严格的先后发展顺序,而是应重视它们之间的互相转换。这成为当前概念教学的共识。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作为笔算除法的起始课,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这样的认知障碍:分有剩余为什么可以列除法算式;怎样列出形如10÷3=3……1的除法算式;“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等。如何突破这些障碍,下面以《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一课为例,结合概念教学的表征方式进行探讨。 一、 把握起点,多元并重,初步感知“平均分时有剩余”的现象 本课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是二年级上册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在将表内除法的知识迁移到有余数除法时,学生对分有剩余的情况可以列除法算式存有疑惑,认为“没有分完、不够分”不属于平均分。若只用实物操作表征,学生感受就不充分,思维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导致学生机械地识记概念;而如果只用图像来表征,学生因缺少了生活经验的支撑而出现程式化的叙述,教学的难度加深。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在多元表征中感知“平均分时有剩余”的现象。 师:同学们,现在有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要想每人分得同样多,应该怎么分呢?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 生1:我是这样分的,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5人。 生2:每人分5支,分给2人。 教师板书: 生3:每人分1支,分给10人。 师:为什么你们不每人分3支铅笔呢? 生1:因为每人分3支,还有剩余的,分不完。 生2:因为每人分3支,10支铅笔不够分。 生3:因为每人分3支,就不是平均分了。 师:就让我们动手分一分吧。 师:你能說说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吗? 生: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个人,还剩下1支。 完成板书: 师:结合图示和表格,比一比这种分法和前面的两种分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第3种分法不是正好分完的。 师:它们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还有剩余。除了刚才分的这三种情况,你还能怎么分? 完成板书: 提供学习情景,让学生经历动手分一分——实物操作表征,用小棒代替铅笔——图像表征,用自己的话叙述——语言表征概念的含义。对于一个数学概念,往往可以通过多元的形式来表征它,即从不同的视角对其本质进行视觉化或体验化的阐述。如利用图像进行表征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表达,在进行视觉化表征的同时,言语表征解释图意,也为符号表征——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得出做好铺垫。 二、加强转换,个性表征,让“有余数除法算式”自然生成 概念教学在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多元表征的同时,要根据需要在不同表征之间做出相应的转换。在多元表征中不能忽视占主体地位的学生,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对新学习的概念做出表述或者做出定义,也会有独特的想法。这些具有个性的答案,反映出学生头脑中对这一知识的表征,有利于教师取得第一手资料,改进教学,实现新的发展。 师:你能用一道除法算式表示摆的结果吗? 生1:10÷2=5(人)。 生2:10÷5=2(人)。 师:你能把这种有剩余的情况也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 学生作品展示: 师:同学们很有创意,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剩余的“1”,剩下的1支到底写在哪里?怎么写呢? 生(急切地):我知道,是用“……”表示。 师:在商和余数中间有的用“多”,有的用“余”,有的用“剩”,还有的用6个小圆点,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简捷一些? 生:6个小圆点。 师:6个小圆点好比语文中的省略号,把汉字表示的语言简化了,它是我们的数学语言。 师:这个“1”叫? 生1:剩余的数。 生2:余数。 生3:平均分时,当有剩余且不够再分时,剩下的部分就是余数。 师:由10÷3=3(人)……1(支),你想到怎样的画面?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0支铅笔,每人分3支,还多出1支。 生2:10表示铅笔的总数,除数3表示每人分得的支数,商3表示可以分3人,1是余数,表示多出来的1支。 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表征转换到符号表征,学生在阐述除法算式的意义时,完成了从符号表征到情境表征、语言表征之间的转换,体现了“有余数除法算式”数学化的过程,也反映了意义建构的过程,实现了从更高抽象水平重新认识原有知识和经验。 三、科学组合,合理表征,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在“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大都这样处理:呈现例题,学生实物操作表征后列出12÷4=3(个)等五道除法算式。提问:比较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一眼看出1、2、3都比4小,“顺利”得出结论。学生从数据大小比较上感知余数<除数。没有经历规律得出的过程,并不能真正理解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这一结论的内在含义。不妨由实物操作表征改为体验表征,圈一圈,填一填,感知并发现规律。(图9) 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 生:9÷4=2(个)……1(根)。 师:如果在这9根小棒上再增加一根变成10根小棒,仍然是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你能看图列出算式吗?出示直观图。 生:10÷4=2(个)……2(根)。 师:如果再增加一根变成11根,你能看图列出算式吗? 生:11÷4=2(个)……3(根)。 师:如果变成12根小棒呢?出示直观图。(图10) 收集并呈现学生的3种答案: 师:说说你的想法。 (引发讨论:余数为什么不能为4?) 生:满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直观图变为: 师:那继续放13根呢?算式是什么?14根?15根?16根?…… 学生相互说一说后,再汇报。 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 13÷4=3(个)……1(根)。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16÷4=4(个)。 师:照這样继续下去,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生:余数总是1、2、3。 引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生1(齐声):不能,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那又可以再拼一个正方形了。 生2:余数要小于除数或者除数大于余数。 追问:用一堆小棒摆三角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如果摆五边形,可能会剩几根? 对于一个数学概念,往往可以通过多元的形式来表现或记载它。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单单是多元的表征、个性化的表征,高效、调整传递素材信息的关键是不同表征的科学组合和呈现。 四、沟通联系,完整表征,深化对“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多元表征之间是相通的,不同形式的多元表征互为验证、互为补充,它们所要表达的内容与实质是相同的,由此开展开放、完整的教学过程,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抽象的概念建立起联系,引领学生完整地认识概念的本质。 例如,巩固练习中。 1. 自主设计分物问题,对比建立除法模型。 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分物有剩余和没有剩余这两种情况,并列出算式。 2. 根据11÷2=5……1这一道除法算式,请你讲述一个故事。 练习中,自主设计平均分物品的问题能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两种情况及对应除法算式的理解。学生在纸上画一画、分一分,通过个性化的表达,巩固了除法新结构。有学生根据算式用文字表征,清晰地呈现包含除与等分除两种不同的情况;有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画出图像来表示,并能用语言尝试对概念的内涵做出解释。 总之,表征在数学中的运用是为了促进新知的生成,为了构建联系新知的系统,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过于追求表征形式的多样化,就脱离了知识本质的需要。我们要学会分析已有经验和认知能力等多元表征对教学的影响,加强表征之间的转换,帮助学生建立反映概念本质的内在表征,真正引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意义建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