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期移动通信技术在视频传输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范文 | 于志远 王劲松 【摘要】 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2G、3G时代,已经进入到了4G通信时代,能够为用户通信提供更高的带宽,满足多媒体视频传输。论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移动通信的视频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视频采集、传输、处理和接收四个关键部分,视频传输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传输编码和容错技术,提高视频传输的成效。 【关键词】 移动通信 视频传输 可伸缩编码 宏块交织 一、引言 3G和4G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无线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该技术使用OFDM的多址接入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无线链路通信技术[1]。采用高可靠性的软件无线电技术和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同时能够实现智能天线分布和空时编码通信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可以满足视频图片、文字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传输,确保满足用户需求[2]。 二、基于移动通信的视频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移动通信的视频传输系统主要包括四个关键部分,分别是视频采集、视频处理、视频发送和视频接收等内容[3]。视频采集可以利用摄像头采集环境信息,由微处理器进行视频处理,将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将其封装到数据包中,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发送,用户接受端可以利用解码器等接收视频数据,如图1所示。 三、视频传输关键技术 3.1 无线环境视频编码技术 无线环境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包括最小传输编码和可伸缩编码技术。最小传输编码能够解决移动通信环境中带宽资源不足的问题,按照用户的最低接收要求编码视频数据信息,保证带宽条件最差的用户也可以准确接收视频数据,满足大多数用户需求,该编码技术传输的视频质量不足,不能够传输高清晰视频,灵活性不足。随着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深入和不断改进,移动通信带宽也逐渐增加,又提出了可伸缩编码技术,该技术可以自适应频繁变动的无线通信带宽,引入了分层编码、可扩展视频编码、运动补偿时域滤波技术。分层编码技术可以将视频码流划分为基本层和增强层,基本层提供较差视频质量独立解码,增强层传输基本层和原始码流之间存在的误差数据,并且可以通过分层机制实现空间可扩展和视频质量粗精度可扩展;运动补偿时域滤波技术采用小波时域分解结构,可以针对一个图像组内的帧实现时域预测和分解,能够保证视频信号在时域完备的可扩展性。 3.2 视频传输容错技术 移动通信采用无线介质传输视频数据,传输过程中信道容易受到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攻击,因此信道存在许多的噪声干扰,容易导致视频数据数据流发生错误。视频传输需要采用容错技术,保护数据的正确传输。目前,视频数据编码和解码过程中采用的容错技术包括容错熵编码、多帧参考编码、宏块交织技术、迭代错误恢复技术。容错熵编码可以增强视频编码的鲁棒性,在码流中插入周期性的同步标识,能够从有效码子序列中区分出来,提高数据传输的鲁棒性。多帧参考编码可以利用多个参考帧消除视频序列遮挡效应,杜绝错误编码在视频传输中蔓延和扩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错误。宏块交织技术可以抑制突发性错误,避免视频传输受到外部干扰而出现。迭代错误恢复技术可以部署在解码端,通过迭代的方法对视频流比特进行纠错,利用视频帧序列时空相关性、同步码字等特性检查错误,如果一个宏块不可解码,可以将其替换为一个灰度块,直接进入到下一个宏块解码,隔离错误。 四、结束语 移动通信利用先进的数据传输技术可以采集、编码、发送和解码视频数据,为用户提供一个可靠性高、准确度高的视频通道,满足用户对多媒体节目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林鑫显. 基于4G无线传输的视频应用体系的研究与分析[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6):49-54. [2] 张姣姣, 庞思睿, 于然,等. 无线视频系统在电力通信调度中的应用研究[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5, 13(3):54-57. [3] 吴浩, 戴旭初, 秦晓卫. 移动网络中HTTP视频流终端数据分析及应用[J]. 无线通信技术, 2014, 2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