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路径探析
范文

    张松峰

    摘要: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关乎着新建本科院校能否成功转型,而新建本科院校由于青年教师居多,其本身教学经验不足,缺乏必要的教学实践技能及教学思维,加之个人自我认知存在偏差以及专业知识准备的不足,使得发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该文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培养“应用型”思维;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实现知识共享;把握参与实践机会,提升应用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2-0126-02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in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ZHANG Song —feng

    (Guangzhou Business College, Guangzhou 510850,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While the majority of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having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teachers who lack teaching experienc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thinking skills, In addition, the deviation of personal cognition and the lack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prepa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newly-built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eaching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in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from four aspects, which are Changing teacher's teaching idea, training "application type" thinking; updating the knowledge system, Setting up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innovating teacher training model Realizing knowledge sharing;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practice, Enhancing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young teachers;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bility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以及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量的增加,一部分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师资配备要求的提高,使得增加教师数量的有效供给、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往往需要引进大量的青年教师以解决师资短缺的燃眉之急,但青年教师尽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较好的科研能力,由于缺乏必要的课堂实践以及教育教学训练,教学经验不足在高校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尤其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在由学生转为教师的角色过程中,其面对的角色转换与冲突表现得更为强烈。因此,关注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发展是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的提高,实现成功转型具有重大的意义。

    1 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

    1) 教师自我认知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以科研成果来评定一个教师的成长,而忽视了对其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教师为了能够尽快评上相应的职称,实现职业生涯发展,往往会花费大量的精力申报课题、做科研。而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加紧向其他较为成熟的本科院校看齐,院校领导层一般都会十分重视对教师科研水平与能力的考核,并投入相应的资金鼓励教师搞研究,往往教师会产生一种错误地认知——只要把科研搞好了就行。教师“唯科研至上”的做法,使得对于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学工作却重视不起来。此外,从对学生的培养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部分教师还未从专科思维转变过来,对学生进行浅显的理论灌输,并配以简单的技术操作演练,对于问题的形成与发展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探讨。二是部分教师转型过度,认为已经是本科院校了,对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是低层次的,是属于专科时代才有的,显然都是对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相违背。

    2) 教师专业知识准备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之初,往往需要引进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以填补教师资源的短缺。高资质的教授往往要承担学院的、系的科研重任,再加上某些热门专业报考人数众多,使得个别系学生人数庞大,这些系的专业教师经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青年教师在每学期都会担任2门及以上的课程,不仅课时量大,而且“课头”较多,教师的备课任务繁重显而易见。其次,有些教师讲授的专业与自己所学专业、研究的方向不同,而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专业性问题,出现教师专业知识准备不足的现象,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再次,青年教师由于企业缺乏必要的企业锻炼,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无法深入体会问题之所在,根源就在于较少接触企业的实际操作,缺乏当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了解,难以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1]致使教师的知识体系不能与时代发展相一致。

    3) 教师教学技能薄弱

    首先,青年教师缺乏有效的岗前培训。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的渠道也呈多元化发展,但依旧不乏只重视有关高等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管理的技能缺乏重点、专门的培训,[2]此外对青年教师的培訓的后期跟踪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在教学实际中出现了部分老师不知道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如课堂内容的安排、课堂期间的互动、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进度的把握等;甚至对PPT的制作及多媒体的使用也都相当欠缺。其次,教师之间教学技能共享不够,各院校都会布置听课任务,但仅仅有单方面的信息传递和被动听课是不够的,教师之间应进行互动,有信息传递也有信息反馈,尤其是同学科之间。但由于缺乏固定的场所和时间,没有固定的场所或时间就会缺乏约束,从而造成新教师教学技能的低水平重复。

    2 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路径

    1) 转变教师观念,培养“应用型”思维

    首先应完善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根据教育部及其他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高校应将师德表现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提高教学业绩在评聘中的比重,并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分类评价”。从职称评审体制上引起教师对教学基本职责的重视,转变其“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其次,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重理论传授,轻实践”的教学观念。

    2) 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教师的教学质量首先由教师的专业知识所决定, 一个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系统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在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下,教师应当及时关注并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及时汲取新的知识,并养成善于发现与思考的习惯。除此,当所教授学科与所学专业不一致时,系部应根据学科的难易程度,调整课时或“课头”,教师应把握机会在原有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探究新的知识,把握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最后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才能与时代同步。

    3)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实现知识共享

    首先在教师岗前培训上,注重以教师为本,淡化形式主义,充分了解学院教职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与安排,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此外,做好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实际需求的调查工作,注重以教师的需求为中心,完善培训内容,使之更有针对性;为了突出培训的效果,对培训的后期跟踪应及时做出反馈,对教学上表现突出,或进步较大的教师能够给予一定的物质与及精神奖励,对教学上存在困难的教师能够耐心进行指导、帮扶。其次,创新听课的方式,如“以新促新”法,示范课、公开课研讨法、跨界听课法。“以新促新”指一个有经验的教授(一般指各系部的督导员)带领一个新老师去听另一个新老师的课,通过对被听课老师的课后评价,听课的新老师能够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新教师盲目随意的听课方式,使听课的效率大大提高。公开示范课研讨法指以系、部为单位或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的师范课、公开课,通过同行之间的听课、评课、交流形成一种学术研讨(包括研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材处理等)的氛围。都能够很好地促进新教师的成长。

    4) 把握参与实践机会,提升应用能力

    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除了要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因而教师在系统传授理论知识与搞好科研的同时,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应用能力,掌握相应的实践操作技能,及时把握企业动向,并在课堂的教学中或者实验操作课上教授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寒暑假抽出一定的时间去企业顶岗实践,使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成为既有扎实的学术理论又有高超的操作技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王侨.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 束仁龙.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