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云课堂开发与建设实践 |
范文 | 杨洋 赵悦妍 周玮娴 摘要:云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组织形式,是线上线下学习活动的载体。该文简介了云课堂的概念,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为例,概述了国外高校教育教学云课堂发展现状,并简述了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云课堂建设实践,分析了该云课堂的效果,提出了对云课堂发展模式的思考。研究目的在于探究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以深化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云课堂;开放式学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教育教学;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8-0130-03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的不断出现,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频率持续上升,阅读资讯、回复消息变得越来越即时化、移动化。而对于学生群体来说,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已成为一种必然需求。教育部《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组织开展本科高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重构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核心课程群建设与应用,助推教学改革”,要“大力推进跨学校、跨区域的网络教研活动,积极促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普及”。因此,建设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校网络课堂,形成以时代特色为背景的新模式,对提高学生自主性与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外高校教育教学云课堂发展概述——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为例 云课堂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效、便捷、实时互动的在线学习形式。使用者只需要通过互联网界面,进行简单易用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与全球各地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用户同步分享语音、视频及数据文件,而云课堂中数据的传输、处理等复杂技术由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国外很多高校已有较丰富的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案例,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Online Manchester(OM)云课堂和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My Learning Online(MyLO)云课堂。本文将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MyLO云课堂(以下简称为“MyLO云课堂”)为例,从MyLO云课堂特点、资源开发角度分析国外云课堂发展现状。 1.1 MyLO云课堂特点 1)形式多样性。MyLO云课堂由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负责开发建设,提供了移动端和网页端两种登录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工具迅速进入云课堂应用或直接进行网页访问,这些灵活的方式使用户可以随时随获取云课堂信息。 2)层级性。MyLO云课堂中,學生在每一阶段注册特定的课程才有权限获得关于这些课程的资源,完成全部测试后课程予以通过,此后可以晋升到下一阶段课程的学习。MyLO云课堂对每一门课程的分层评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 3)共享性。随着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展云课堂建设,云课堂正一步步奠定扎实的用户基础。与此同时,满足广大用户的共同需求就成为了云课堂尤为重要的责任,如同共享单车一样,云课堂也扮演着共享课堂的角色。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教师们通过MyLO云课堂上传课程资源、下载学生资料;同时,学生们通过MyLO云课堂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 1.2资源开发 1.2.1内容多样性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在线测试、课程大作业、期末考试;课程设置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传统大课堂、小组辅导课、在线课程。针对不同的课程考核方式与课程设置,MyLO云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也种类繁多。在线测试(Online Quiz)模块,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随时参与测试并马上获得结果反馈;资源下载区(Contents)提供课程大作业、期末考试的相关信息,传统大课堂、小组辅导课的课件,在线课程的视频;讨论板块(Discussion Board)开设学生学业交流论坛供学生们探讨课程问题;作业区(Assignment)里,学生可提交作业并获得相应的评分与反馈;图书馆(Library)模块中,学生可登陆学校电子图书馆,进行文献查阅并免费下载相关资料。MyLO云课堂对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了深度开发,使得该云课堂几乎提供了所有所需的学习资料。学生可在MyLO云课堂上灵活设置、自由下载,便捷了自主学习和社群互动学习。 1.2.2特色模块一外链其他平台 MyLO云课堂具有两个特色外链平台:论文相似度查询子系统一“Turn it in”,在线视频播放系统一“Ech0360 ALP”。论文相似度查询子系统“Turn it in”。Turn it in是一种在线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支持全球140多个国家,30多种语言(英文、中文、韩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可用于检测学位论文、SCI、EI等文章类型。MyLO云课堂内设独立模块连接至Tum it in系统。学生在提交论文前,可以进入该系统查询论文的相似度,根据此系统反馈,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修改自己的论文,有效地控制相似度。 在线视频播放系统“Ech0360 ALP”。Ech0360 ALP是一种创建和播放教学视频和音频的系统,将授课内容转换成数字媒体教授的讲座,学生可以在移动设备访问观看。通过结合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Ech0360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MyLO云课堂内设了独立模块可连接至Ech0360 ALP系统。学生们可以通过Ech0360 ALP来获得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老师们定期录制的视频和录音,专业的软件让学生们享受了云服务提供的课程信息,提供了课程便利。 2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云课堂建设实践 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是上海海洋大学的二级学院,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批准,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该学院学生可在中国使用MyLO云课堂进行学习。 在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练项目中,该学院学生结合MyLO云课堂的优点,正在建设符合中国学生学习习惯的爱恩学院云课堂(以下简称为“爱恩云课堂”)。爱恩云课堂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进行开发,融入了社交媒体元素。下面将从微信小程序平台特点、爱恩云课堂架构、效果与思考三个方面介绍爱恩云课堂。 2.1微信小程序平台特点 1)可推广性。微信小程序平台是一种微信公众平台。在中国移动应用领域,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量远远领先其他应用。在其发布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中,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跃用户,人均月使用时间在2016年12月达到了1967分钟,超出第二名一倍以上。微信社交平台用户基数大、质量高,大大提高了爱恩云课堂的可推广性。 2)生态圈兼容性。微信社交平台的生态系统十分丰富,其公众平台包括微信服务号、微信小程序等。其中微信小程序是微信生态圈中最新推出的平台,其可与生态圈中其他公众平台兼容,实现联动效果,如与微信公众号关联后可实时进行消息推送。微信生态圈的兼容性对爱恩云课堂资源传播效率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3)便捷性。微信小程序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虽然微信小程序内置于微信应用程序,其形式类似于内置网页链接,但是其本质是能够实现原生态应用程序和与手机硬件交互的功能,例如使用GPS定位和摄像;同时,用户使用时,大多数不会被内存不足问题所拘束。这些让用户使用爱恩云课堂更加便捷。 2.2爱恩云课堂架构 学生与资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资源交互是教育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基于此理念,本云课堂主要开发了三个功能区:资源下载区,学长学姐交流区,课程讨论区。 2.2.1资源下载区 资源下载区包含有课程资源和学习笔记(如图1),旨在加强学生与资源间的互动作用,便于学生通过平台进行课下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 在课程资源方面,为保证资源的权威性、稳定性、可靠性,该平台借助学院教学中心和团学资源,与授课老师对接,定期提供电子教案与教学视频。电子教案将于课前上传公布,涵盖教学大纲、课件、辅导材料等文档。学生可在线上浏览,也可下载后本地查看,便于其自主学习。 教学视频包括点播及直播两种方式,其中: 点播一以教师上传统课程为主,点播为辅。传统大课堂时间较长,学生在大课堂上可能因为各种外界因素影响而专注力下降;大课堂学时紧凑,学生可能由于自己停滞于先前的疑问而错过教师之后所讲解的内容。为此,学校在教师上大课的过程中进行授课内容录制并上传至云课堂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下点播以重温课堂内容,便于查漏补缺。 直播一恶劣条件下的预备方案。如遇暴雨、飓风等恶劣天气,学生出行危险且课堂环境较差,可能大幅降低听课质量。为保证教学进度,教师可以在云课堂上通过直播的方式进行课程讲解;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后台监测学生的出勤率,通过评论的方式,让同学们积极参与网上课堂。 在学习笔记方面,笔记由成绩优异的学习者自愿分享,由该平台收集发布,旨在为学生梳理课本知识点、提炼课堂重点。学习笔记面向所有用户,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加强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优秀学生的学习笔记也都有自己的偏重点,学生们可以自由查看、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以有针对性地温习功课。这对于学生们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2.2学长学姐交流区 学长学姐交流区包含往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如图2),旨在加强学生与学生间的联动作用,以便其整体了解课程设置、学习方法以及构建课程思维导图,使学生对其生涯规划更清晰明确。 学生在此区域可以了解各科教师的上课风格和各门学科的难易程度,从而可以提前预习、调整适宜的学习方法,提前知晓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在课程开始前对其有大体的预判,并做出充足的准备。 2.2.3课程讨论区 课程讨论区是以当前课程为重点的交流模块(如图3),师生可在此模块就课程疑难展开研讨交流,旨在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区别于其他论坛,该模块设定只针对特定课程学习疑问进行讨论,学习氛围浓厚。学生自主提交疑问,教师即时接收,随时回复;其他同学如果有相同的疑问可关注该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集中收集问题,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在此讨论区内,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也相应加强。 2.3效果与思考 爱恩云课堂以MyLO云课堂为范本,然而后者对移动端支持仍有待优化。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手机应用程序中,MyLO云课堂的显示界面和网页端相同,在移动端浏览多有不便。因此,爱恩云课堂将可实现的功能分配为三个主要模块:资源下载区,学长学姐交流区和课程讨论区,并配适各手机分辨率,使其更为清晰直观地呈现给用户。此外,后台也将进行統计分析,例如课件的查看率、视频的点播率和课程的讨论都将帮助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便于教师针对性发现问题,减少其教学压力,使得教学能够更加轻松地达到目标。 爱恩云课堂正在建设中,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如何将界面优化,使其个性化符合用户阅读习惯,减少用户浏览负担;如何提高文件解析速度,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缩短文件的加载时间;如何高效地运营维护,在使用高峰能承载大量用户访问、保护信息安全稳定,这些都是该云课堂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云课堂平台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确保每位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都享有同等的共享资源,也是老师管理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绿色通道。但是,如何最大效率利用云课堂工具、形成可推广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将是今后需要长期思考和探究的课题。 3结语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我国正在逐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努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云课堂的推广将具有更鲜明的广泛性,爱恩云课堂将持续优化教学结构和个性化学习途径,增强课程资源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提高资源的受益率,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