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息化教学在《综合布线实训》课程的应用 |
范文 | 雷家星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综合布线工程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多,因此,综合布线人才的培养以及相关课程的改革变得尤为重要。该文中,以综合布线实训课程中《双绞线的制作》教学为例,探讨信息化教学在综合布线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从而创建有价值课堂、有活力课堂,实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从而,推进实训教学改革的深入。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综合布线;实训;双绞线;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1-0134-02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综合布线工程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多,因此,综合布线人才的培养以及相关课程的改革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我校已在通信电子及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开设了综合布线的实训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显现出不足之处:教师演示,学生跟着做,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渐渐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性,让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高职专业教学大纲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怎样把“死”理论知识转化为“活”的实训技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听得懂、学得会、做得来”,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进一步创建有价值课堂、有活力课堂,实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从而,推进实训教学改革的深入。 在综合布线实训课程中,双绞线的制作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更是从事相关行业工作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因此,本文将以《双绞线的制作》教学为例,探讨信息化教学在本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2 信息化教学在《双绞线的制作》实训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将信息化技术与现代教学理论相结合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有目的地安排问题任务设置,进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设定、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展现、教学过程的巧妙安排、课前、课上与课下的有效衔接和安排、学习成果的展示演示、成绩考核的多元化设计等多方面工作。将学生放于“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总体策略可概括为: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设定合理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进行信息的传递学习,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在课堂上,配合信息资源,对知识进行内化、展示交流,并进行巩固小测,接着设定教学情境,进行实操练习,教师巡视,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轻易攻克教学重难点,达成学习目标。 对于《双绞线的制作》实训课程,具体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1)课前自主学习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在课前,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发布自主学习任务,学生在線上进行课件的预习,认识网线与水晶头,初步了解制作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可以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快速、即时远程交流,提高师生沟通效率,使学生课前得到知识的传递。 预习完成后,学生需在网络学习平台完成课前测试。教师通过观看测试结果,可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分析统计,为后续课堂教学准备提供依据,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 2)课程导入,发布任务 教师阐明内容背景,简单概括本次实训任务的背景和需要掌握的知识,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下发课堂任务单,发布任务为双绞线制作。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按照实际的实施过程进行任务。体现了学生的主题性,实现了课堂信息化沟通,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按照课堂任务单要求,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双绞线制作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过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观看视频,教师演示 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播放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熟悉整个双绞线制作的操作流程,了解其中的操作要领,提高学习效率。然后,教师再进行现场实操演示。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以及教师操作,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再进行个性化指导和答疑,引导学生熟悉工具和操作,了解并加深对操作流程和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和技能。 4)任务实施,互动交流,线上讨论 学生开始进行任务练习,过程中,可在网络课程平台上的讨论板进行提问或讨论交流,教师可在线上或线下及时进行话题的回复和讨论,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 练习过程中,通过运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讨论板功能,实现在线讨论与答疑,更好地提高学习积极性。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师生能超越预期目标,产生新的问题,对问题的理解就更加深入、全面,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究、互动与合作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愉悦地学习,变课堂为互动的乐园。 5)正式制作双绞线,教师进行考核评分,学生完成报告单 学生按照规范要求正式制作双绞线,制作完毕后交予教师测试、审核以及评分,并完成网上学习平台中的实训报告。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验证,并通过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总结提升。 6)课后测试与思考,拓展学习 课程的最后,学生需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完成课后测验,检验学习成果,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传其他类型的双绞线和水晶头的制作案例和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拓展学习,进一步巩固课堂的学习成果。学生也可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在线提问,交流学习,拓展职业能力。 7)多元考核,总结提升 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学生的实训考核目标包括:专业知识的认知和掌握的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协作能力、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的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等等。 多元化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课前网络在线测验、课上即时讨论、课后在线作业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课堂实训即时考核,使学生实时观察到自己的成绩和排名,进一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约束性。同时,在考核的基础上实现总结提升。 3 信息化教学效果反思 1)信息化手段应用特色 教学设计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完成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主线,借助信息化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完成了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1)利用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多媒体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实现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化解了教学难点问题。 (2)利用网络课程平台的讨论板功能,与学生实现了个性化的互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3)运用网络课程将教学扩展导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通过综合考核评价的表现,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学生都完成了教学任务要求,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2)教学预期效果达成 (1)学生学会了双绞线的制作,并掌握了判断双绞线质量的准则 (2)学生通过实际工作情境的演练,提升了职业技能,并提高了职业素养和学习积极性。 4 总结 通过信息化教学在《双绞线的制作》这一课程内容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普及,让学生身处于信息化协作的网络下,随之而来的是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小组互动类型以及师生互动类型。教学的课堂既在现实中,也在虚拟间,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处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合理的教学设计,也离不开巧妙安排的各项教学环节,更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断探索与优化。 由于教师教学习惯的不同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差异,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們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为基础,利用合适的信息资源,不断探索和追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活动,使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而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本领。 参考文献: [1] 杜思深,等.综合布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王公儒.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喻东丽.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5] 田丰.综合布线工程实训情境设计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56-5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