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困境及改革创新途径 |
范文 | 郑睿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该领域分析,对于该专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改革创新途径进行探讨,具体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师等相关方面,进而提出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改革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改革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1-0159-02 1 相关问题关于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面 1.1 较低的学生专业对口率与就业率 科技不断进步发展,相应地也促进了发展快速的计算机产业,同时不同行业领域渗透着计算机专业,越大差距着关于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其质量和对市场所需的实际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工作达不到学生所适合自己的岗位,二为相关单位招聘不到适合自己公司发展所需人才。目前不少公司要减少成本,对刚入职的大学生新员工不进行过多培训,甚至有的不直接培训就直接上岗。就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要达到此水平在短时间内是很大的难度,进一步导致了学生低的就业率情况。此外,较大偏差位于学生对工作太大的预期和实际的落差,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就业信心[1]。有的学生要生活生存,有的会从事同计算机应用技术没关的相关工作如:保险、文员等工作,这样也造成了低的专业对口率情况,倘若一个高职院校不同专业间优劣情况其衡量是以学生的高低专业对口率和就业率为标准的话,这很不利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业发展。 1.2 不准确的专业定位,不明确相关的职业方向 作为现如今高职院校开设许久的专业之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而很多高职院校把学生对计算机其软硬件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进行掌握后,对企业公司的管理、建设、生产和服务等方面有着适应社会所需的实际人才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其培养目标。然而实际这种培养目标是无法使社会需求得到满足[2]。不同行业领域都是离不开计算机,不过不同行业对计算机所要求的相关能力和知识也是不一样的,由此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方面来定位专业,要实事求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主要为90后,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少学生还不够独立,所以,在专业定位方面,对学生要多加强职业道德和身心等方面的培养。 1.3 落后的教学设备,实训方式达不到培养人才的需要 有的高职院校体制与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某些学校落后,不先进的实训教学硬件设备,甚至有的实训设备只是几台计算机,对相关软件也没法进行更新,仍在使用落后的,已过时的软件。不够深入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校企进行合作,有的经验不够关于老师讲课方面,教学实践中,相关的评價标准没有进行制定,对实践教学过程只重视该方面,而实际的工作周边环境和内容同老师所传授的相关知识有着很大的出入。没有加以重视学生顶岗实习这一环节,实际的工作同计算机专业不对口,甚至有的是为了使教学任务得以完成,不考虑实际情况,为了好任务完成,就随便安排学生进公司实习,这样的方式是没法使社会的需求人才得到不满足。 1.4 不合理的安排和设置课程 不合理的设置于安排相关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有些已过时落后的课程,举个例子如: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还是原来的8088/8086指令系统。 2)衔接与安排课程的顺序不恰当。如:两本课程设计与制作网站和图像处理,通常情况下是图像处理课程要先开设,然后再开设设计与制作网站课程,然而实际有的高职院校对计算机课程安排顺序都不恰当。 3)课程内容不够创新,重复安排。如:两门课程为计算机组建局域网与组装与维护,不少高职院校都会对这两门课程进行开设,但是仔细学习该两门课程,不少重复着,所以可综合在一起或者任选一门进行开设即可。 2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发展的改革创新途径 2.1 专业定位要明确 对专业的定位问题是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第一所要解决的问题,专业定位要明确,且要与时俱进,这样学生才可更好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就业能力也得以提高。信息产业等相关不断兴起,运用范围越广的计算机应用技术[3]。尤其就高职院校来说,计算机应用技术要得到更好发展,其发展方向就需选择集中一点,如:现在多涉及的方向为嵌入式方向。实际市场研究,定位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可定为: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关的知识和实操技能学生要全面进行掌握,其自身有较强的实操能力,面对企业的建设、生产、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身心素质,对计算机硬件或软件具有初步开发能力,达到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2.2 课程体系要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合理构建 高职院校专业的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点为课程的选择,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进行构建体系时,以下几点为所要考虑的:①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社会发展方向,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要加以重视,为此进行课程开设;②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岗位要求出发,对实操技能加以重点培养。③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按照所选择的方向进行制定达到动态调整。课程体系的构建思想指导后,可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分四个模块:职业能力课、职业素养课模块、专业基础课与公共基础课模块[4]。通常情况下,不会存在很大差异的后两个模块针对不同的高职院校来说,然而存在着很大差异于职业素养课和职业能力课模块,不一样地方要求的职业素养课模块其重点不一样,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要考虑到职业能力课程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区别在不一样方向的课程。 2.3 建设师资队伍要加强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其发展要得到保证其主要对建设师资队伍要加强,针对不同的高职院校,大多数还是比较薄弱的师资力量。此薄弱布置不搞学历,还有关于不多的企业实战经验。现如今不少高职院校对老师的招聘通常是由一个学校招聘到另一个学校,但是所招聘的老师不少是缺少企业实战经验。教学期间,倘若只是传授理论上的东西,那么就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实际真正人才。所以该专业师资队伍要加强建设相关以下几点要做好:①对能够利用寒暑假时间到相关的计算机公司进行锻炼,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进行奖励鼓励;②定时让老师参加某些机构或者其他高校所开设的职业能力培训课程,或者相关企业的实操课程等。③相关的奖励政策,市场社会丰富的专家等作为兼职老师,这样高职院校的课程更接近实际工作。 2.4 建设实训室要加强 作为一门很强实操性的专业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应减少实训室要加以重视。实训室如何建设好,也是作为高职院校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一为不够的经费,二为体制或者指导思想的限制。就实际情况分析,该专业实训室的建设要加强,就需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一为可同相关的计算机企业类单位确立长期的学生顶岗实习合作关系,实习内容目标要明确。处于顶岗实习期间,老师可带领学生根据公司的相关实操规范完成相关项目,总结工作要做好。二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要加强,重视培养职业素质和能力方面。于专家带领下,一边高职院校可建设同外部企业工作环境一样的实训室,按照不一样的职业能力层次,建设不同层次的实训室,初級、高级与综合专业技能实训室。 2.5 重视开展课程关于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方面 现如今不少大学生处于较浮躁的生存工作环境,不少公司企业所招聘进来的大学生都比较具有独自的个性,缺少创新精神、吃苦耐劳与团队合作等重要精神,所以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实际情况属于有机会准备的人,而往往做好准备的人能更好把握相关机会,捉住机会创造更好条件,这样在工作职业方面才能做得更好,提高自身的价值。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必不可少的。由此,老师要按照实际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帮助他们在就业与实现自身价值方面创造更好的条件。 2.6 职业技能竞赛要加以重视 高职院校的改革创新制度之一中的职业技能竞赛。高职院校与公司企业等对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进行参与设计,所运用的为新标准、新技术和新设备,这样高职院校教育便可达到市场实际所需的人才,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的实际技能相关计算机专业知识也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合作团结与创新能力得到培养,通过竞赛促进学习。学生比赛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相关企业单位的最新标准,技术与项目等可以进行更深入了解。 3 结语 作为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较久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占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期间很重要的地位,各自行业领域也与计算机密不可分,然而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要加以改革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作用,更好服务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腾旭,查玉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12) . [2] 齐丽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3] 汤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研究[J].电大理工,2015(4). [4] 张莹.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