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科技创新体系中编辑创新意识的构成及能动性 |
范文 | 期源萍 摘要:在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期刊将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当前还是未来,编辑创新意识对于科技创新和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连接作用都必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编辑创新意识的养成和提高主要在于他们有关创新方面的思维能力,编辑创新意识所具有的主要特性在于意识的竞争性和超前性以及现代性等。当今时代编辑创新意识的构成既是信息优化的要求也是迎合哲学发展的需求。在当前编辑工程之中的较多方面都对编辑的创新意识有所涉及,而对创新体系之中编辑创新意识的构成和其能动性进行一定的研究有助于科技创新体系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编辑;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意识构成;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3-0246-02 在当前社会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情况下科技创新成果的出现实现了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进行转化的战略需求,从一定的角度来看,想要实现这一战略资源的转化就需要一些专门负责知识传播和加工以及组织的相关行业来进行配合,而负责这一工作的人员就是科技编辑。经过科技编辑运用有效的方法对相关的科技创新成果完成优化之后,可以将这些成果以声像或者图形以及文字等形式传送到对这些成果进行使用的人员的手中,这样的环节一方面可以实现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物质生产力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对这些成果进行合理整合和精细选择之后再次投入到对一些新的成果的创作过程之中。这一个描述起来看似简单的过程对于科技编辑在創新方面的意识和能动性要求却是极高的。在相关的负责科技编辑工作的人员对稿件进行选择和优化加工的过程中必须使所出版的期刊具有较为深刻的内涵,并且期刊要具有一定的传播价值和独创性,在此基础之上才可以对编辑出版的期刊进行不断更新和再次优化。这一过程也要求相关的科技编辑人员要具有较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还要付诸大量的行动,打破传统编辑工作墨守成规和故步自封的思维定式。 1 编辑创新意识的构成 在当前创新体系之中科技创新主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首创性以及实践性。相比于这些特征而言编辑创新意识的主要核心在于其创新思维,这一特性也就为编辑创新意识赋予了竞争性和超前性以及现代性等多种特点。 在当前社会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之下掌握了具有全面性和原创性以及系统性的知识体系的群体必然能够得到更好的经济发展空间和机遇。在当今科学技术呈现飞速发展状态的时代中,相关的科技编辑者必须要对当前的时代特点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且还要对自身的现代意识进行有效的强化,以此作为基础来将一些新的思想和技术以及一些具有现代化特征的语言和方法运用到科技期刊的编排工作之中,通过这样使读者能够对当今的一些“新”的内容进行更好的学习和了解,而且在这一过程之中科技创新人员也可以对自身的视野进行有效的拓宽和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更加迎合时代的更新,并且还可以了解到一些新的科学方法。这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对科技编辑创新思维超前性和敢于突破的要求,这一要求主要体现在创新思维的灵活性和竞争性以及超于当前时代观念的特性。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编辑人员具有较为全面的素质,并且要有实现以科技创新对科技发展进行推动的理念和能力。在当前作为新知识推广和传播的一项重要媒介之一的科技期刊必须要有新形势下敢于当先的精神以及超前的意识和较为敏锐的洞察力,以此来对未来的精神产品进行有效的预测和精准的把握,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对相关的策划进行内容的制定,从而提高对日常稿件进行组织和评定以及能够很好地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提炼和整理的能力。在当前形势下,相关的编辑工作者要能够从全方位的角度来对未来科技创新的方向进行思考,并且要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来实现对自身创新思维宽度和广度以及深度的有效拓展,通过这样可以使编辑人员具有较强的决策力和应变力以及对决策的实施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对一些机遇进行积极的把握和当机立断,争取做到能够将相关的内容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而且科技编辑应努力通过灵活的选材以及对栏目的有效调整来对自身的竞争力进行一定的强化。在对新闻进行编辑和筛选的过程中要保证内容的精炼以及创新,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所在媒体的品牌。 在当前科学不断发展和日益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情况下,社会和自然科学彼此之间相互渗透共同孕育除了较多的学科分支,这一情形使得科学体系的创新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最大程度上使知识体系呈现出较高的连续性和高发展速度的特点。以原有基础进行创新的过程要经过一些较为艰辛的劳动以及一些新的发现或者创造,创新的过程并不是完全一味地进行盲目的标新立异,所以在对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多角度和多方面以及多切入点就成了编辑人员创新思维呈现多维性的关键所在。而如果只是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或者只对一点进行考虑的话又可能造成所编发的稿件不能够体现出全面性和创新性的问题,况且,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2 编辑创新意识构成的基本条件 2.1 哲学发展的要求 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科技创新属于一种实践性的活动,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对科技创新进行分析,科技创新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以及再实践和再认识的过程,这种无休止往复循环的方式得以使科技创新能够更好地符合当前形式的需求。从实践和认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话,科技创新的本质可以被归结为一种循环性的运动,是人们对历史发展进行剖析和了解的过程。在对科技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既有质变发生又有量变发生,虽然说创新属于一种独创的新发现,但是其又在一定程度上与较多的内容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科技的创新虽然发生在当代,但是其又属于一种承前启后的多阶段的创造实践活动。结合上述的这些特点可以发现,科技编辑的创新离不开对多种逻辑模式和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在当前这种生动活泼的科技创新环境之下思想较之从前更加解放,而且追求实事求是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实现科技编辑的创新就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通过结合客观事实中的一些事实和实际的行动来对所创新出来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检验。以实践来对科技创新进行检验既符合哲学的发展规律又能够为科技创新人员和相关的科技编辑活动提供可靠的指引。 2.2 信息优化的必然 从当前的知识经济体本质来看其属于一种信息社会经济,当前经济的战略性资源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资本转变成了一种知识的创新。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器,而成了一种新型的信息。在当前世界范围对创新普遍关注的情况下每个小时就有20项左右的发明誕生,每年信息增加的数量达到了800亿条左右,而且当前所增加的信息量又具有一定的全球一体化特点。在如此大规模的资源面前要通过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市场结构的调整。而且在对信息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又必须将生产和应用进行有效的联系,以此来使各个经济环节能够在相互之间参与进来。另外考虑到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知识的更新周期较之从前更短,这就使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知识都只能是暂时性的拥有,基于这一特征,信息能够优化到什么程度就完全依靠编辑自身所具有的分析能力和对信息的选择能力。 2.3 市场是原动力 在当前市场条件之下科技期刊想要得以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与科技创新进行有效的结合以及融入知识产业之中。这一方面的工作需要科技编辑能够站在市场的角度对编辑工作的特殊意义和其特殊的含义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观察。另外考虑到科技期刊的本质其实也是一种商品,商品经济中优胜劣汰的规律也同样适合于科技期刊,在这一规律之下就要求科技编辑必须要对自身固化的一些传统思想进行有效解放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顺应市场的实际需求,在提高期刊社会效益的同时争取为单位谋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保证期刊内容的精益求精,为自身所在单位树立起一个较好的品牌效应,从而使得期刊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3 编辑创新意识的能动性 3.1 选择和导向 在科技编辑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选择和导向是其创新意识能动性的首要反映,这两个方面存在于编辑流程的各个阶段之中,并且表现在编辑工程前期的相关工作之中,包括对期刊进行定向和定题以及预测等。定向选择指的是在对一些学科发展方向和课题发展方向以及环境大趋势下进行跟踪报道的过程中要随着课题的进行对一些与主体或者课题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报道。展望式选择的主要内容是在掌握大量的选题信息的情况下对一些未来实践之中的课题或者相关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以及技术可能出现的新手段和新思维进行有效的报道。预测式选择主要指的是针对一些未知领域之中的某些科学进行有效的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对形势和成果以及市场的预测。 3.2 存储和传播 在相关的科技编辑和科技期刊的共同努力之下将科技创新的相关成果进行有效的传播和储存,是使成果被使用者掌握的必要途径。通过对成果进行的传播能使人们对创新的进展进行实时的掌握,而储存的功能则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后人对我们所创造出的成果进行更好地吸取,在为他们提供一定经验的过程中免去他们出现重复劳动的问题。 4 结束语 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主要依赖于生产部门、教学部门和科研部门以及相关的信息部门。在创新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各个环节要彼此密切配合,同时对创新成果进行有效的传播和存储。科技编辑在当前时代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科技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能动性对于实现将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良好运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其对于科技创新体系的更好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东祥.学术视域下期刊编辑主体性创新的冷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16(6):246-249. [2] 王海云.新时代下知识经济与科技期刊创新[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5(6):17-19. [3] 李英,殷利.信息化时代编辑主体创新意识的培养[J].今传媒,2011,19(10):109-111. [4] 高莉丽.创新新理念在科技期刊审稿中的应用[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29-133. 【通联编辑:唐一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