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范文 | 雷红艳 邹汉斌 摘要: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由于这类课程的知识点多、内容抽象难度较大,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应用于程序设计类教学,将知识与理念更形象、更生动地传达给学生,将专业知识变成视觉艺术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力,从而提高程序设计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程序设计;微课;速课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1-0130-02 所谓新概念是指新媒体时期、新技术、新方法论及新实践过程。“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1]的思想是将知识微分成元素,依各个元素在屏幕媒体上的表示特性建立个性化的屏幕视觉表达规则及屏幕语言表达规则,并对应其优选的小软件群落。它打通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移动课堂和翻转课堂四个教学空间、以知识为主线贯通学生在四个不同空间的学习体验[2]。通过第一课堂吸引学生的目光与关注、第二课堂让不同进度的学生依其接受悟性进行必要的补充、移动课堂激发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翻转课堂实现反向教学。 1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程序设计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本身具有語法细节多、灵活性大、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且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以实际应用为最终目的。[3]该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影响较大,因此,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一直是我们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努力思考的问题。深入反思现有程序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大一的学生刚刚入大学的校门,由于适应初高中学习与大学学习模式的强烈反差,还没有完全适应程序设计这样信息量大的教学模式,更由于来自各个不同地域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许多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对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很难理解,甚至有部分学生很少接触计算机,就连键盘操作还是一根手指敲到底的状态。 2)程序设计语法细节多、灵活性大,特别是在学习的初期,学生容易陷入细节当中,经常有学生反映听课有困难,可是程序设计是一门循序渐进的课程,一旦有一次、两次没有消化,后面就更听不懂了。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外界诱惑又多,一旦发现课程有困难,不是去努力学习,而是直接放弃。上课时,部分学生不听课、玩手机,甚至干脆逃课,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现在很多都是大班上课,课堂教学内容多,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过多管理。[3] 3)传统的“的教学方式,教师比较重视授课的系统性、知识的连贯性,大部分教学时间停留在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记忆、复述或是简单描述的浅层学习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感受,使得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缺少锻炼,造成部分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程序设计的能力。[4]虽然翻转课堂可以实现方向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由于学生程序设计基础的先天差异,相比传统课堂,在翻转课堂上的负面效应更突出。[5] 4)程序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需要学生不断的上机编辑程序、调试程序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语法规则、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6]但一年级是基础课程学习最为集中的阶段,学生网络学习设备环境经常因为学校制度的原因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大一学生禁带电脑的规定等,学校的机房有时间和座位数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展开学习的需求。 5)实验课上,虽然我们使用我们学院自主研发的OJ平台对每次实验完成的情况进行统计排名,并能将实验完成的程序提交回收,但总有些学生利用系统的漏洞,利用已提交成功的同学通过QQ等传过来的代码在自己的账号提交,甚至有部分同学干脆在同一台机器上一个账号退出后,另一个账号再登录后将同一个代码提交。这样更增长了部分同学不劳而获的恶习。 2 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1)程序设计课程的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是教师的主课堂,首先利用新概念PPT中的插件或外围的软件,制作出具有动态图表、动画、视频或深度缩放的视觉展示的能有效传达您所表达的理念与信息的精美艺术品的PPT,比如数组的存储和访问可以使用动态图表和动画,选择、循环和函数的执行流程可以采用视频或深度缩放,链表操作可采用动画。在第一课堂上从视觉上的吸引学生目光和关注,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和动力往下听你的内容分析和讲解。并不是将教材上的文字一段一段地贴到PPT上,让你的PPT仅仅是一个可以认得出的低级多媒体,这样只会使本来抽象、枯燥的程序设计的语法、算法变得更加单调、无趣。其次每堂课的课中可以将本堂课知识点或重要的语法规则进行利用速课平台穿插移动端的在线测试,来实现师生的交互。这样即解决了学生怕手机有瘾的问题,又能让学生在一个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加深课堂上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教师也可以通过通过速课平台及时查看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2)程序设计的第二课堂 在线课程的网站,可以利用录屏软件将第一课堂的讲解的内容录下来,然后利用新概念PPT外围软件将视频整理后传递网站上;将历年学生的优秀程序设计作品,做成电子相册或视频传递网站上;利用QuizCreator等测验题编辑工具,生成测验型微课,发送到网页上。程序设计中的选择题、判断题和程序填空和程序阅读等题型适合做成测验型微课,而像程序设计这种灵活度大的主观题型,不适合测验型微课,但学生希望看到自己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我们可以在网站上链接编辑器,让他们在线检测程序是否正确。 3)程序设计的移动课堂 移动设备是当今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做好移动课堂可以弥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不足,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移动设备学,将程序设计的重要的知识点如选择语句、循环语句、数组的定义和引用及函数定义和调用等利用新概念PPT插件生产视频类微课、3DFlipPage生成三维翻页互动式微课、Focusky导入PPT后生成深度缩放式微课;这样将枯燥的语法以更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把微课置于云端生成二维码,后台大数据统计精准教学。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4)程序设计的反转课堂 反转课题是反向教学的形式,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程序設计就是需要主动思维和创新能力,将程序设计中综合性比较强的内容,如循环、数组、函数和结构体的应用,纳入翻转课堂中。然而要实现反转课堂需要团队的力量,它需要课堂内容的设计、讨论过程中的指导及学生结果的反馈,都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老师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光靠几个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将程序设计优秀的学生、特别是参加ACM获奖的学生让他们参与到反转课堂中来。 3 结论 在这视觉化快速沟通的年代,将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应用于程序设计课程中,把枯燥无味的抽象的课堂变成生动、有趣的视觉体验,从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动力,又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更能轻松、快捷的实践。而将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落实到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每个知识点,并不是简单、轻松的事情,它需要不断的探索、积累和实践。我们希望通过团队的力量,将这种方法更快、更好的落实,提高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为计算机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三明. 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交互式微课程设计制作[M]. 桂林理工大学多媒体软件开发研究所, 2018. [2] 关欣. 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网络平台构建中的技术支持——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的应用[J]. 科技视界, 2015(5):32-32. [3] 谢丽霞.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0):169-172. [4] 卢瑾, 张健, 顾东袁. 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以《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为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7(10):37-39+66. [5] 杨兰娟, 陈萍, 陈融, 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6(A01):146-149 [6] 曹海英, 元元, 张晓军, 等. 提高程序设计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探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12):125-126. 【通联编辑:唐一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