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智慧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王聪 摘要:随着教育部《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发布,围绕网络学习、智慧教育的普及行动,正轰轰烈烈的在各省、市、各高校中展开,教学平台也应运而生。如何使用平台,将平台功能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新局面,是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文章以教学平台应用的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教学平台的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智慧;教学平台;APP 中图分类号:TP31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8-0156-02 教育部《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了“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其核心意义在于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而基于互联网技术,运用交互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例如,智慧职教,学堂在线,学银在线,智慧树等等。其主要作用是实现了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教师与学生的无缝对接,既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师生缺乏互动沟通,又为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上的灵活运用提供支持,还解决了教学海量资源共享使用的问题。因此,很多高校纷纷引入或自建教学平台,例如,浙江师范大学的“智慧学习平台”、武邑大学“智慧教学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厦门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等等。从应用层面来看,各平台各有千秋又功能趋同,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更新教学观念,积极主动使用平台提供的各类功能,服务于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金课”,淘汰“水课”。 1 WEB+APP结合的教学方式 目前流行的教学资源平台,都提供了web浏览器访问和手机APP登录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可以使用web页面进行课程建设,对章节进行编辑等等,如下图所示: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课前,运用平台提供的功能,对上课的章节进行自由的编辑,由于采用了多种呈现形式,例如,视频、声音、图片、图书等等,相比较传统的ppt课件,更加丰富,呈现形式更加多样,既便于教师的教,也便于学生的学。 2 平台功能的应用 2.1 手机投屏 手机投屏的目的,是将我们平时使用的手机作为教学工具,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借助平台APP的投屏功能,将教学内容通过教室投影仪投放出来。教师只需要用手机来进行操控,就能实现ppt的放映、任务的发放,签到的发起,活动的抽取等等功能。且摆脱传统的电脑投影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任意角落,利用手机来操作所有活动。从而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更好的掌控教学的进程。现代生活中,手机成为人们社交、娱乐、学习、生活等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获取咨询信息的主要途径,我们再一味地固守传统教学方式,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已经不合时宜。与其堵不如疏,当我们用好了手机投屏功能,是可以将学生紧紧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2.2 富媒体技术在作业中的应用 传统的纸质作业,受到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多维度来展示我们的信息。而借助平台的富媒体功能,我们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在回答作业时,也能借助手机的多媒体功能,实现传统作业无法达到的效果。例如,《大学语文》,学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后,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是“用你最漂亮的文字,撰写《再别康桥》,并运用你最富感情的语言,演绎《再别康桥》”。教师的作业设计,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兼顾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提升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学生收到作业通知后,可以运用手机将撰写的课文拍照,运用录音功能将朗诵的课文提交到平台。老师在作业批改时,又多角度的了解学生学习后的情况,还能将好的作品直接共享到课堂群中,发起讨论或投票,进一步展开与学生的互动,从而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后。 2.3 云盘的使用 围绕如何使学生更加快捷和便利的获取到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平台提供的云盘功能,将教学辅助资料、教案、工具软件、工具书等,甚至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行业标准、行业动态信息、咨询等,都存储在云盘中。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将平台当成一个电子书包或者工具包,当需要相关领域的资料时,就可以直接到云盘中进行查找。当然,这会增加老师一定的工作量,但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教师备课,也是一个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和提炼,运用到知识讲授的过程。将相关的信息提交到云盘后,也能方便今后的工作,为课程组提供共享资源,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料的同时,为学生带来更多便利。 2.4 在线考试的应用 借助平台提供的在线考试功能,教师完全可以实现教考分离。平台提供了“手动创建试卷”和“自动随机组卷”两种方式。手动创建试卷:教师可以根据考试的需要,自行设计试卷,考试题目可以是单选、多选、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等题型,教师根据本次考试的需要,灵活设计考试题量,完成对课程的考试。自动随机组卷:教师先在平台中录入相关题目,形成题库。教师组卷时,只需要设置好题型,难易度,分值分配,组卷数量等参数后,系统将根据设置要求自行完成试卷的制作。试卷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好发放的对象、发放的时间,考试截止时间,考试时限,提早交卷的时间,迟到时间等参数后,发布给学生完成。同时,还能在后台设置控制参数,例如,允许学生考后查看试卷,允许学生提交后查看答案,允许学生查看分数,允许学生查看题型分数,允许重考次数等,让学生对考试情况有全年的了解。而为了确保考试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教师可以设置:题目乱序(学生接收到的题目显示顺序不同),选项乱序(学生接收到的题目的选项顺序不同),领取试卷需凭验证码,只允许电脑客户端考试,只允许指定IP参加考试等参数,从而保证了考试的可靠性。 此外,借助平台组卷考试,还克服了传统纸质试卷表现形式单一的问题,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考试中,需要学生正确辨别主板上的硬盘接口。我们完全可以将真实的主板拍摄成图片后,做成题目,让学生完成,其效果如下图所示: 2.5 统计功能的应用 运用平台后台的数据统计功能,可以对包括作业、参加的讨论、课堂表现、参加过的活动、阅读的资料、完成的任务、看过的视频等行为进行有效统计,并进行汇总排序。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动态,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出学生对哪些章节、哪些知识点、哪类资源更感兴趣,从而优化教学内容,调整资源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乐于接受和学习的教学服务。另外,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还能让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有效分析,掌握该班级的学生学情,学生的个人喜好,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他们的课后学习时间安排等,从而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让教师所设计的课程越来越智慧,越来越有针对性,越来越符合学生的胃口。 3 总结 以上运用方法,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智慧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重点在于应用。不管多优秀的平台,只有老师去用,想用,会用,才能将提供的多种功能灵活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将功能用活用透,运用自如,为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效果,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助手,学生学习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基础教育信息化路在何方——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7. [2] 陈志龙.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为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做出新贡献[R].201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2010.3.20. [3] 陈小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R].2010 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2010.3.20. [4] 中 央 电 化 教 育 馆 ( 教 育 部 基 础 教 育 资 源 中 心 )2010 年 工 作 要 点 [DB/OL] http://www.ncet.edu.cn/ [5]郭海波.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现状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40-43. 【通联编辑:闻翔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