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终身学习资源建设与供给研究
范文

    

    

    

    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在校所学的知识已逐渐不能满足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终身学习成為人们适应信息时代发展所必备的能力。互联网技术信息传输与资源共享的特点助力全民开展个性化终身学习,与此同时,支持终身学习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与供给成为影响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关键与核心。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终身学习;资源建设;资源供给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7-0063-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互联网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已经成为推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类的重要力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促进了各个产业的优化、发展和创新。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模式正在各领域孕育而生。

    1 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在教育领域中,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在线教育,更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思维转变,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教育教学生态系统[1]。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互联网+教育”。在《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一书中,马化腾表示“互联网+”的含义是连接所有数据,通过数据连接打破原始元素之间的紧密关系,并形成新的跨界合作。

    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都离不开大量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要提升人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就要提高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尤其是受高等教育的程度。大规模的教育需求对现有的教育生态系统,无论是场地、师资、设备、资源等都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互联网技术能够快速地将有限资源传送到更广的区域,实现脱离时空限制的远距离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更多人提供共享资源,从而提升教育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用有限的资源为更多人提供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2]。

    2 互联网技术推动终身学习的发展与变革

    知识社会的到来使得终身教育变得越发重要,终身学习也已成为个人应对未来社会发展新变化必不可少的技能。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终身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全民教育的概念已逐渐转变为强调高质量和灵活性的终身学习概念。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基于Web的学习中的多元化应用,基于Web的学习形式已经变得灵活多样,且终身学习的重心已经从学习形式转向终身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对不同形式学习成果的认证、认可以及开发支持在线学习的高质量学习资源上。

    终身学习不仅是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更是迎合当今社会需求的社会化、普及化和终身化的大教育。互联网技术的采用,不仅丰富了学习资源,还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学习形式,为人们创造更多终身学习的机会,进而有助于学习型成绩的建设与发展。自2012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继发布了四份有关建立学习型城市的文件,包括《全球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框架》《学习型城市关键特征》《科克倡议》以及《学习型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地方行动指南》。这些文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的、应用技术、教育类型、面向的群体、学习资源和体制机制的保障等,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3]。

    指标的前四个维度分别是对学习型城市的描述;体制、机制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制度保障;而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则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础,其中高质量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无疑需要得到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支持。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进步终身学习概念深入人心,终身学习的规模也会不断扩大。

    3 支持终身学习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3.1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将图、文、声、像、动画等形式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编辑和存储,并通过网络对其进行发布和传递的各类信息资源的总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渗透,终身学习将越来越依赖网络信息资源。相对于传统的印刷资源而言,网络信息资源具有表现形式多样、能够及时更新、便于共享等特点。

    3.1.1多种表现形式,更易于接受和掌握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信息不仅可以以传统图片和文字的静态形式呈现,还可以以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呈现,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更加全面、有效、准确地为人们所感知,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3.1.2更新及时,保证时效

    相对于传统资源而言,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建设周期短,更新速度快等优点。利用Internet的实时传输特性可随时将内容上传到网络,并实现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实时更新。网络信息资源的这一特点有助于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实时、有效的学习资源。

    3.1.3便于共享,有利于探究学习与协作学习

    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终身学习还可以采用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方式,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传输方便开展探究式学习,同样也有助于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学习者可以围绕学习主题,通过搜集、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也可以自发结成小组开展学习,利用资源的共享性进行协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内容,从而增强学习者的探究能力与协作意识,促进更深层次的学习。

    3.2 支持终身学习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框架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建设和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方面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教育资源毕竟不是学习资源,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教育资源更加重视教师的教学,协助教师完成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学习学习资源则更多地关注学生,更易于学生的获取,以更容易被接受的形式协作学习者探究问题的本质,尤其是终身学习者,如果他们无法迅速准确地找到适合他们理解的学习资源就无法顺利解决问题,从而打击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摧毁终身学习的信念和信心。

    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如何支持“教”,还要考虑如何支持“学”。以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开发数字化出版资源,搭建权威的资源检索门户网站等措施可以加快网络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速度。

    3.2.1 以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

    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目光不再只聚焦在文本、图形、图片这类静态信息资源,更加关注视频这类动态信息资源。究其原因在于视频本身是由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动画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具有声情并茂,吸引力强,真实性好等特点。实践证明,视频,文字,图片,声音和其他资源的有效结合可以给学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技能。图1显示了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在学习中的受欢迎程度,其中超过60%的学习者认为以视频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视频资源可以充分挖掘文本和图片中包含的隐性知识,使其显性化。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能够更流畅地在网络中传播,社会上各个领域也更乐于采用视频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视频资源因此也变得越来越普及化和大众化,在互联网时代进行终身学习,视频已经无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形式。

    3.2.2 数字化出版资源

    目前数字出版资源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4]。与传统的大众媒体相比.数字出版具有教育大众和传播文化的功能,具有公益性和外部性的特征。除了出版社、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之外,个人也可以成为建设和沟通的中心和基本单位,并逐渐发挥重要作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创建,处理,传播和反馈,进一步扩大和优化了资源共享的效果。数字出版资源是传统出版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将传统出版物转变为数字出版物,还体现了资源的开放性和参与性。数字出版为终身学习提供了空间和自由,扩大了信息获取、交流的时空范围,激发了个人参与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传播的兴趣和热情,并为人们提供了从被动受众转向主动受众的机会。

    3.2.3 建设资源检索门户网站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终身学习逐渐转向互联网,在线学习成为终身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终身学习资源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既包括正规教育中的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又包括进入社会后非正规教育中的继续教育资源、远距离教育资源等[5]。统一信息资源检索门户可以将散落在网络上的这些教育资源整合到一起,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分类和管理,这样可以降低检索和使用这些资源的困难,给学习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建立终身学习信息资源检索门户网站具有许多优势。首先,资源检索门户网站可以在各个层次上整合各种终身学习信息资源,避免学习资源的重复,有利于信息资源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同时,面向全民的资源检索门户网站,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民共享,推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另外,资源检索门户网站可以对各类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信息资源的类型、特征和适用对象设置资源的分类和检索方法,使学习者可以快速地检索到所需的资源,切实提高信息资源的检索效率。最后,资源检索门户网站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进行相关资源的推送,为学习者提供支持终身学习的开放平台。

    4 支持终身学习的网络信息资源供给模式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数字化教育资源也体现出分布不均的现象。众所周知经济发达地区在人才和技术方法具有优势,因此拥有更多的优质资源,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缓慢,信息化资源也相对较少。但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特点,能够实现发达地区高质量信息资源及时、全面地进行全民共享,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然而建设丰富的高质量学习资源库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资源供给主体能够找准自身定位,把握用户需求,并由指定部门对各类资源的建设和使用进行监督和检验,确保资源的优质性和有效性。

    从供给主体角度,信息化资源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开发的基础性资源,企业开发的个性化资源,网络共享的开放性资源和学校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开发的校本资源[6]。作为终身学习的个人,除了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本资源外,学习资源的供给与其他信息资源的供应基本相同,各类信息化资源供给关系如图2所示。

    首先,由政府部门主导建设的基础性资源适用于全体师生,并为所有师生提供最基本,最核心的信息化资源,其根本目标是保证师生对基本教育和学习资源的需求;其次,个性化资源是市场机制的产物,是数字出版企业及相关多种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基礎性资源的个性化补充;第三,互联网共享的开放资源是由个人或非营利组织开发,免费提供给公众的资源,这部分资源获取方便,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和终身学习的实现;最后,由学校自主开发或改造的校本资源,是在原有基础性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的具有地方特色或学校特色的资源,由于这部分资源面向的对象主要为本校师生和校本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因此,不利于大范围推广,亦不适合作为终身学习资源。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终身学习资源的建设与供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有关部门,科研人员,教师,企业等单位的协调配合。需要教育部门发挥行政领导作用,通过政策干预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部门在各级信息化资源建设中的监督和服务作用。此外,鼓励、协调科研人员、教师、企业等资源建设主体,使其在设计和开发信息化资源方面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建设支持终身学习的网络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陈丽,林世员,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 3-10.

    [2]蔡慧英,陈明选.智能时代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发展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3): 74-81.

    [3]张伟远,许玲,聂少君,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9(2): 1-6,92.

    [4]张云燕,林安红,我国数字化出版资源优化整合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基于媒介融合的视角[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2(3): 108-112.

    [5]陈琳,王矗,陈耀华.终身学习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意义与模式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4): 41-46.

    [6]柯清超,王朋利,张洁琪.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模式、分类框架及发展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3): 68-74,81.

    【通联编辑:谢媛媛】

    作者简介:张丽明(1982-),女,吉林长春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教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