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范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教学模式及方法也随之进行了改变。高职院校必须针对当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现状,深度分析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差异性。计算机专业课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各项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课堂上既需要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理论知识,又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内容实践。这样的课堂需求不仅要求学生对计算机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保持着良好的主动意识。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来,传统式的“填鸭”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下市场需求。本文将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结合慕课、微课等现代学习平台,帮助计算机专业课程理清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人才的培养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深入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9-0111-02

    信息技术的普及造就了当前的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的作用在于帮助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便于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分析,不断研究出适应当下学生的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实践性、创新性。本文将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开始阐述,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1 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特点

    1.1 课程多样化

    计算机专业分支方向较多,导致涉及的课程内容也较为繁多,课程当中包括了《离散数学》《操作系统》《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基础(Java)》等一系列理论、语言课程,还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不同的实践课程,如《iQuery技术应用》《ASP.NET网站开发》《JAVA编程技术开发》《JSP动态网站开发》《Android编程技术开发》《HTML5响应式开发》《Java EE轻量级开发》《WinForm技术应用》等。课程中涉及的内容繁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计算机思维和动手能力。课程内容环环相扣,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把握住每节课程的学习,才能够真正地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计算机的作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1.2 理论与现实结合

    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技术,既包含了理论知识,又需要深入地落实到生活实际当中。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社会高效和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都过度重视理论教学。课堂上教师用大部分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以灌输的方式要求学生理解计算机知识。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上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弱。教师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学生处于知道理论知识,却不会实际操作的处境。第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理论知识偏于枯燥,教师过度的讲解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逐渐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失望和厌恶的心理。

    1.3不断更新迭代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地更新迭代。计算机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其理论板块和支持内容也需要随之做出调整。不断变革的理论知识,需要学校和教师能够针对教材做出调整。同时,科技的不断深入,也要求教师能够紧跟时代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因此,计算机专业课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具有不断革新的特点。

    2 计算机教学现状

    针对当前计算机教学现状,在此先提出以下三个教学问题。

    2.1 课程时间短

    高职院校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除去实习实训,仅能在学校完成两年的学习时长,根据教育部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课时总要求,每门专业课平均一周4-8节,每学期56-72节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教师既需要完成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又需要完成学生的实际操作教学。这样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教学的过程需要做到精细化处理,课程当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还需要在理论板块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在实际操作板块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当前的课程时间短、教学内容多,直接导致了教师教学质量不断下滑。

    2.2 偏重理论教学

    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仍然深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与操作。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实践加以证明。实践过程是计算机专业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利用实践完成一些创新的想法和任务。偏重理论知识教育学,会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对计算机技术创新和深入学习的兴趣。若要想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深入整改传统的教学模式。

    2.3 教学水平偏低

    部分高职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水平停留在几年前的问题。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的特点,一旦教师的专业知识及理论水平不注意进修培训、紧跟科技发展,将无法对学生提出的新时代问题做出恰当的解答,会直接阻碍计算机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发展。

    3 慕课和微课的教学优势

    慕课和微课,都是当前的一个创新教学方法。微课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课程知识理解最大效果的一个教学活动。慕课则是当前网络上大型的一个公开课程教学平台。以上二者对于当前计算机教学改革都有推动和帮助的作用。

    微课,可以帮助学生碎片化学习知识。教师将大规模的理论知识通过细致划分,分为一个个小的知识碎片。学生在课外往往只需要5 - 10分钟,针对每一个小的知识碎片进行逐一学习。通常,学生在90分钟的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效果不达标的问题。碎片化知识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碎片化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穿插习题,还能有效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当然,微课结合多媒体视频的呈现,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课程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慕课,作为一个大型公开课程的教学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慕课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视频,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知识板块重复学习,确保每一个知识环节都能够学透。慕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技术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養自身的交流能力和网络自学能力。

    4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措施

    4.1 调整教学理念

    面对当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问题,学校和教师必须率先做出教学理念的调整。教学过程中,需要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需要占据学习的主导地位,教师起到学习的引导作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过程,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能够在课堂和课下针对理论知识开展实际操作。实际操作过程,教师也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在操作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结合普遍问题,课堂上还需要进行专项讲解或二次讲解。

    教学模式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当前计算机科技,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面对相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适当地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优等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培优拔尖的方式,针对较弱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补救和扶贫的教学模式。还需要适当地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视频。课堂上结合不同的教学形式,采用多媒体软件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4.2 引进创新教学模式

    课程当中需要引进当前的创新教学方法,例如慕课和微课。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的理论板块,教师可以将大量的理论知识碎片化,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课堂知识。通过课堂和课下的结合,深入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做出铺垫。微课视频的录制质量,学校和教师都需要严格把关,以严谨的教学态度要求每一个视频都能够做到生动形象地讲解碎片知识。

    慕课的板块需要教师能够在学习平台上与学生产生实践互动。学生在网络平台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少问题。教师可以结合网络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搜集,及时地做出回答,帮助学生解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板块中的问题。同时,教师在慕课平台上,可以学习其他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培养先进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5 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具有课程多样化,贴切生活实际等特点。然而,当前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不少教师依然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做到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深入落实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针对当前科技的发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主动地结合科学技术和教学平台,落实慕课和微课两大教学模式,寻求最佳的切合点。

    参考文献:

    [1]庞根明.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多维度改革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3(2):115-117.

    [2]刘勇,刘梦莲,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6):37-38,91.

    [3]何艳华.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与网络技术互融性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17-19.

    [4]赵斌斌.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探讨[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28-30,43.

    【通联编辑:唐一东】

    作者简介:周璨,女,湖南邵阳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数据,职业教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