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调度方法实现
范文

    孙刚 时延鹏

    

    

    摘要:集约整合和科学调度车辆、站场、货源等零散物流资源,有效解决了传统货运业运输成本高、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利用网络平台开发与硬件研发等方法,完成对接承运平台的司机端App的开发与应用,解决货物运输不能实时卫星监控问题;解决司机不能实时匹配货源问题;解决货运司机、货运车辆、货物和运输目的地等数据不能实时更新问题;解决货运过程不能实时反馈与货物运输大数据精准服务问题。

    关键词:物流资源;调度;货物运输;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TP311?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4-0244-02

    为了加快传统货运行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以北斗应用技术为核心,基于无车承运的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分散的仓储、车辆等物流资源,减少空驶率,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水平,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网络道路货物运输平台可以实现货物运输过程车货匹配,实时监控,绑定司机、车辆和货物;实现空车司机实时在线进行货运匹配,避免空车运程和空车等待;货运司机、货运车辆、货物和运输目的地等数据实时更新,货运过程实时反馈与货物运输大数据精准服务。

    根据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运营管理经营的实际需求功能,提出以无车承运理念进行开发及应用设计,实现通过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进行过程实时管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手段,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对车载终端实时监管,实现货物运输过程实时监控,绑定司机端App、车辆和货物;实现空车司机实时在线进行货运匹配,避免空车运程和空车等待;实现货运司机、货运车辆、货物和运输目的地等数据实时更新,货运过程实时反馈与货物运输大数据精准服务。

    1 应用原理

    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被配置为:车载终端通过移动网络与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进行数据交换,通过终端实现位置信息实时上传,实现车辆位置线路回放及轨迹监控;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端,采集货源数据,信息整理归类,发布货源信息给运力数据库车辆。基于两个标准:车辆位置定位信息回传服务平台;以货源为中心点,按照车辆位置距离比对,推送货源信息需求。

    车辆司机通过司机端App查看货源信息,根据车辆基本数据和所在位置进行车辆与货源匹配,形成车辆匹配货源信息,并把信息上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货物承运单信息管理模块。

    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货物承运单信息管理模块接收司机端App回传的匹配货源信息,形成车辆货物工作流程信息调度,对工作流程调度进行管理。同时对工作流程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和存储,通过司机端App,可实时在线进行调度管理,可实时推送调度消息下发。

    2网络道路货物运输调度服务系统结构

    1)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

    (1)数据信息通信模块:互联网数据通信与传输,连接车载终端进行数据通信与传输;接收司机端App数据。

    (2)数据信息采集模块:相关数据信息采集与存储。

    (3)车辆信息管理模块:接收各渠道注册的车辆和人员信息形成运力信息数据池,实时监管车辆状态信息。

    (4)货源信息管理模块:接收各渠道发布的货源信息,汇集各渠道实时货源信息;管理用户的货源承运信息;发送货源信息,发送货源信息到不同需求司机端App;不同需求司机端App查看相关信息,同时可对货源位置信息和工作流状态信息进行监控。

    (5)货物承运单信息管理模块:接收司机端App承接货源承运任务信息,管理车货匹配形成的承运单信息。

    (6)车辆安全信息监管模块:通过车辆实时位置信息,管理车辆安全行驶数据信息。

    (7)数据信息处理模块:相关数据信息处理。

    2)车载终端设备(定位设备)包含

    (1)电源模块:车载终端供电,以满足车载终端正常运转。

    (2)通信模块:发送车载终端北斗卫星定位数据;接收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车辆安全信息监管模块预警消息下发。

    (3)北斗定位模块:连接北斗卫星定位数据;接收车辆北斗位置信息数据。

    3)司机端App

    司机端App应用软件程序:接收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货源信息管理模块货源调度信息;司机承接货源承运任务;司机通过司机端App查看相关信息,同时可对货源位置信息和工作流状态信息进行监控。

    3应用方法

    1)车辆匹配货源(见图1)

    (1)车载终端北斗定位模块,接收北斗卫星定位数据,通过通信模塊把位置数据信息传给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数据采集模块。

    (2)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数据采集模块把接收到的车辆位置信息,传送给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数据处理模块。

    (3)同时,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数据采集模块接收货源信息管理模块的货源信息,传送给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数据处理模块。

    (4)同时,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数据采集模块接收车辆信息管理模块的车辆信息,传送给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数据处理模块。

    (5)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货源属性,出发地、目的地、货物属性、重量、运输需求等,对货源信息进行承运需求分类,形成货源承运需求数据和货源调度信息。

    (6)根据货源承运需求数据,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数据处理模块对车辆信息进行筛选,选择符合承运条件的、没有承运任务的、距离货源出发地距离较近的车辆,形成可承运车辆数据信息。

    (7)针对可承运车辆数据信息,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数据处理模块把货源调度信息传给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通信模块。

    (8)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通信模块把货源调度信息传给司机端App。司机通过APP接货源承运任务。

    2)货物运输调度(见图2)

    (1)司机端App承接货源托运任务,实现车货匹配,形成承运流程单,同时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货物承运单管理模块管理承运流程单。

    (2)车辆车载终端北斗定位接收器,接收北斗卫星定位数据,把车辆位置数据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回传给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

    (3)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通信模块把车辆位置数据信息传给数据采集模块。

    (4)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货物承运单管理模块把承运流程单信息传给数据采集模块。

    (5)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车辆安全监控模块把车辆监控变化数据信息传给数据采集模块。

    (6)数据采集模块把整理后的车辆位置状态信息、监控状态信息、承运流程单信息等持续发给数据处理模块。

    (7)数据处理模块实时处理车辆位置状态信息、监控状态信息、承运流程单信息,执行承运流程单需求,货物运达目的地,司机端App确认后完成承运流程单。承运流程单完成后,通信模块把承运流程单完成信息传给货物承运单管理模块。

    (8)货物承运单管理模块管理承运流程单完成信息,货源单位确认。

    4结论

    在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端,货源信息模块接收各渠道发布的货源信息,汇集各渠道实时货源信息,同时实时向系统运力池发布货源信息。运力信息模块接收各渠道注冊的车辆和人员信息形成运力信息数据池,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实时监管运力信息。

    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根据货源情况进行运力调度分配,将货物及信息分配给实际承运方。也可根据货源位置信息对比车辆运力实时的位置信息,优化调度资源。货源数据信息、运力数据信息在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端对接,形成承运流程单。

    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发布货源信息,匹配车辆运力,通过通信模块将信息发送到不同需求车载终端和司机端App;不同需求端可查看相关信息,同时可对位置信息和工作流状态信息进行监控。实体运输客户使用对应的司机端App承接承运任务,同时连接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端,形成承运流程单。

    司机端App(客户端)连接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端负责接收车辆的地理位置信息、调度任务数据、承运流程执行过程、安全监控回传数据。司机端App与承运车辆绑定,进行承运任务流程数据提交,接收网络道路货物运输服务平台发送的调度任务信息,发送运输时产生的承运数据。

    参考文献:

    [1]刘焕鑫.辽宁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发展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7(1):1-5.

    [2]张蔚芳.辽宁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体系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7(3):25-29.

    [3]邢伟坡,于臻,徐斌,王玉林.Android移动智能终端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研究[J].航海,2019(6):50-52.

    [4]贺登才. 无车承运人新业态全面推广的“行动指南”[N].现代物流报,2019-09-11(A01).

    [5]董红雨.“互联网+”推动道路运输业转型升级的思考[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7(6):23-26.

    【通联编辑:代影】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