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数学“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
范文 | 徐忠华 [摘 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以“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为例,探索了高中数学“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并提出了实施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高中数学;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板书、讲授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只顾“教”,忽视了学生的“学”,这种教学模式有违于新课标和现代教学理念. 而以导学案和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的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学”,背后隐含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高中数学教学新课改的精髓.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导学案和自主探究是“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意义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先学,在自主亲历探究、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建构知识. 因此,“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活动分为六个环节,即“自主先学——制定方案——分组讨论——精讲点拨——达标检测——整合拓展”. 1. 明确目标,自主先学 明确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学习的方向,作为实施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明确每节课程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并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开展自学,对于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问进行标注,以便在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例如,在“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课前准备时,笔者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预习制定好导学案并提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即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够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通项公式或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并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 2. 创设情景,制定方案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前五分钟内教学效率是低效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迅速完成课堂角色的转化,教师应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需要,通过多媒体投影、实物展示等方式创设与本节课程密切相关的真实感观体验,精心设计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课堂教学开始时,笔者以高中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和文言文知识为例,设计了以下问题情境: (1)某一细胞1小时内分裂1次,2小时内共分裂细胞多少个?4小时、12小时、24小时呢? (2)“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来自于《庄子·天下篇》. 该句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如果将1米的竹竿按照上述方法截取,截取多少次后才能达到1/32米? 3. 分组讨论,尝试答疑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疑,并鼓励每一个学生简要地说出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自己的分析思路以及解题步骤,其他同学在认真听取的同时及时进行补充和评论,这样不仅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且学生在讨论和探究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不同角度为自主探究提供良好的开端. 例如,在“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教学时,笔者组织前、后、左、右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讨论,要求每一小组在组内解决本组成员导学案疑点问题,并设计了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 知识点拨,精讲例题 教师应针对小组讨论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精选例题进行经典例题讲解,鼓励学生归纳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加深对原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在具体讲解中,教师应适当运用渗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特点和形式. 例如,在“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时,笔者根据同项公式和第n项数之间的难点,设计了以下“典例透析”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整合提升、补充完善的教学效果. 例1:已知数列an=2n+1,求出数列的首项、第2项和第11项,并画出他的图像. 例2:已知数列an=n2-4n-12,则65是数列项数吗?如果是,则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出理由. 5. 科学评价,达标检测 教学评价和课堂检测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对于学生在自学、讨论环节中应用到的数学思想、解题方式给予表扬,对于学生探究过程中表现的精神给予肯定,并鼓励“失败”的学生要大胆去探索. 同时,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例如,在“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评价与检测时,笔者从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了以下题目进行当堂检测: 6. 整合拓展,创新应用 为了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对所学数学思想、方法和策略进行歸纳和总结. 同时,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应将本节重难点内容进行梳理,指出学生在导学案自主探究过程中应用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自己回顾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实施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应注意的事项 虽然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但在长期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例如,教学进度难以保障,导学案设计仅停留在定理、公式的默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行为机械化,等等,因此,有理由对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进行补充说明. 1. 导学案的编写 教师应根据每一章节固定课时的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 同时,应将杂乱无序、难易不一的知识内容按照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原则梳理成为具有阶梯形、层次性,符合高中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例如,在设计例题和练习题目时,笔者常常设计体现大纲和教材最基本要求的必做基础题,体现较高要求的选做题,检测学生综合素质、发掘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题. 此外,要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点和能力点,通过解释、质疑等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要想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仅靠简单阅读教材是不行的. 例如,笔者为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问题,常常设计“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是,则答案为多少;如果不是,如何证明”等问题. 2. 导学案的应用 教师不应机械地依靠自己已经设计好的导学案,而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灵活应用导学. 例如,笔者在学习基础、能力较强的“实验班”教学时,导向问题设计难度较高,并且只点拨关键之处;在学习基础、能力较差的“普通班”时,问题设计难度较低,并且逐步接触问题的实质. 3. 小组合作学习 在组内讨论时,鼓励学生应通过互相提问、互相帮助解决组内成员的疑惑,将自己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成果. 并且教师应对每一个小组不能探讨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选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组间交流,交流中更加注重素材的提供、思考方向的引导以及已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而不是直接将解题步骤呈现在学生面前. 综上所述,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新课改的要求,能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但也受导学案、小组讨论等方面的束缚,弱化了探究过程,落套于形式. 因此,只要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注重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定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