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唤醒问题意识,提升教学实效
范文 孙永
[摘 要] 具备问题意识才有可能具备创造性与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早在30年代就提出过创造始于问题的观点. 因此,教师应将唤醒学生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始终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问题意识;情境;学生
学生的学习大多都是在没有问题中度过的,事实上,这样的没有问题并不是学生学习中不存在问题,而是学生提不出问题,问不出问题,这种现象的产生源自于学生问题意识的严重缺失.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试教育观令学生的提问意识与习惯荡然无存.许多数学概念与现象在教材中也都是直接呈现,数学家们相关的探索是不展露的,教材与学生练习册基本将所有的问题都概括了,学生只要面对现成的问题做出判断与解答即可,深度思考无从谈起,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从学生口中无法获得;错误评价观令学生失去提问的勇气. 很多时候教师对于学生疑问的处理方式是不够科学的,学生担心被笑话、被批评的心理一旦产生,提出问题的勇气也就消失了.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问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应与生活实际进行关联的具体要求,因此,教师应不断挖掘教材的内涵并使之与生活实际结合创设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提问: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供学生探究;设计带有启发性与延展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学生提出疑问.在这其中,学生觉得最有意思的肯定是自己的提问,因此,教师应将自己课前的设计与准备主要放在学生提问的引导上,使学生在不断创造与发现中保持对数学学习的激情. 诸如怎么变形、怎么应用的一些探究使得学生在不断解决悬念的探究中展示自我、体验成功,提问也就不难了.
1. 贴近生活的问题
浓郁生活气息的解题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比如:大学生申请一年期以上的助学贷款时均应履行月均等额还本付息,假如一学生贷款10000元并准备两年还清,月利率0.4575,请你核算每月应还的钱款是多少.
教师面对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反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这部分贷款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本金与利息之和为多少?每月还x元后产生的利息怎样?通过这些子问题的分析,最终所求也就基本没有问题了.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心理相对会更迫切.
2. 模仿数学家探索的问题
教材中的部分公式定理是没有推导过程的,但这些定理公式其实蕴含着深刻的结论与推导过程,因此,对结论的推导能加深学生参与、感受知识形成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学生对于这些公式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就会更加牢固.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经常会有终边落在数轴上的特殊情况需要考虑,这些特殊值与象限符号等如何掌握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并加强理解记忆了. 教师在学生得出各象限符号之后引导学生将终边特殊情况时候的值进行标注,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忆.
3. 抽象问题直观化
多媒体对于优化组合文字、图表、图形、声音以及视频来说是最为恰当有效的手段,它能够将一些难以表述以及抽象难懂的数学内容进行直观性的展示,上課节奏得到有力调控的同时,学生通过直观化的展示不仅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兴趣,视听并举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思维的拓展、问题探究意识的萌发与树立都得到了非常有意义的推动.
针对性方法训练,促进学生会问
教师在教学时应始终牢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将如何产生提问意识的思维方法进行提炼并引导学生去掌握,学生一旦对形成提问的技能初步掌握之后,专门性的引导训练就可以有意义地实施,学生在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方法训练中会产生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火花与灵感.
1. 通过专门性方法训练使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
对权威不盲从并大胆质疑是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灌输的理念,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身的想法并因此养成质疑的习惯,面对各种现象要学会用质疑的眼光与思考的态度来应对,面对未知的规律要养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与习惯. 课本概念或规律的编写、报刊杂志的一些例题选编都是可以质疑的,学生一旦养成质疑的意识与习惯,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往往能令他们进行知识点学习的意图、例题是否科学等等问题进行探寻.
2. 用经典例题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提问的能力
例题的难度与学生提问之间的关系还是很有奥妙的,太过简单的题目一看就能明了,自然没有疑问,太难的例题令学生的思维索性无法施展,提问自然也就是不切实际的空谈. 因此,教师首先应选择好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题目促进学生提问生成,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突破自身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在高次不等式序轴法、奇偶次注意事项、分式处理以及≥和>的区别之后引导学生解题与编题,解题、编题、评价这样一个系统的训练使得学生对一题多解、一题多用等产生诸多的体会,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锻炼.
3. 训练提问技巧
数学问题的类型多样,大多表现为概括型、猜想型、引申型、探究型、批驳型以及完美型这几种常见的形式. 比如:若a,b>0,a+b=1,则>,鼓励学生在此问题证明之后进行提问,有学生就提出以下问题:若a,b,c>0,a+b+c=1,则≥?学生在这样的问题中会萌发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大胆质疑的同时对于提问的技巧与方法也会产生诸多体会,数学学习的能力与成绩自然产生质的飞跃.
?摇?摇总之,数学教师始终要牢记学生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中最有价值的表现,一旦学生的提问兴趣得以建立,那么建立问题的模型也就会在他们头脑中逐步建立并慢慢完善,问题之间各因素的关系也会随之被理解得更为清晰,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与激情也会大幅提高,因此,“问题意识”在一定的层面上已经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问题了,很多时候它已经表现为教育观念的问题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