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上海“政务便利店”评分出炉办事范围扩至长三角 |
范文 | 来自江苏省的赵女士在上海工作,原本办理“就医登记备案”事项要回户籍地,往返奔波,费时费力。上海家门口政务便利店开通“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后,她前往就近的专窗,很快完成了办理。 上海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即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这是上海设在街镇层面,集中为市民提供个人政务服务的社区综合性服务机构,是政府为民办事的一线窗口。 上海市民政局9日首次公布了“2017- 2019年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第三方评估”结果,结果显示,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平均81.4分。 此次第三方评估设有“服务规范”“管理规范”“专项评估”等3大类45项指标,评估自2019年5月开始至2019年底结束,历时八个月,上海全市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部参评,得分均超过60分,合格率100 %。 评估不仅将一网通办和全市通办服务效能纳入指标体系,而且还设置了后台数据评测指标,可精准反映受理中心人员能力建设、综合窗口设置等情况,以及“一网通办”“收受分离”等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 评估表明,过去三年,上海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所有服务规范与管理规范指标全部达标。其中,在服务规范方面,环境设施与服务能级得分较高;在管理规范方面,档案管理、网络运行和内控管理等方面提升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方针的实施,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海民政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推动长三角地区个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上海市民政部门指导各区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试点开设“长三角通办”专窗,并逐步扩大专窗范围。在上海,目前,16个区共开设54个社区事务受理长三角个人政务一网通办线下专窗,市民可跨省办理21个自然人事项,包括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相关手续、社保咨询和参保情况查询打印、敬老卡申领及发放和婚姻登记档案查询等项目。21个事项中,上海提供20项、浙江4城提供11项、江苏1城提供9项和安徽8城提供7项。 有关部门正在梳理上海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事项清单,协助上海大数据中心完成“三省一市”个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的梳理;积极研发信息系统,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受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开发长三角“一网通办”信息传输模块。 多年来,上海民政部门倾力打造市民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行“一门式”社区政务服务,上海五里桥街道建立了首个“社区政务超市”,在街镇层面探索“一门承接”政府多部门的政务类服务。 2000年4月,上海市民政局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制推广。在全市街道乡镇逐步建立“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着力改变以往政务服务资源“空间上分散多门,管理上各自为政”的现象,构建形成政府为民办事的社区政务服务一线窗口平台。 2018年以来,上海通过持续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全面深化全市通办,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不断建设、完善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全市通办和全年无休的工作格局。 目前,上海全市共建有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覆盖所有街镇(乡),汇集了12个委办局(公安、民政、人社、卫计、住建、粮食、总工会和残联等)的189个政务服务事项,如:居住证、社保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失业登记、城乡居保、医保、工伤、廉租房申请和档案查询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政务服务,年受理量超过1 250万人次。(来源:中国新闻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