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服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范文

    刘杰 何小波

    摘? 要: 智慧校园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以服务为向导,将校园的各项资源、管理及服务流程数字化,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数据质量为目标,采用基于业务流程重构的微服务与微应用,将普遍存在于部门间的业务流程断层进行再造,解决智慧校园建设中数据更新不及时、不完整和不唯一等问题。文章以学校的人事职称评审服务为例,介绍了微服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 智慧校园; 微服务; 职称评审服务;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9?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8228(2021)07-31-03

    Application of microservice in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Liu Jie, He Xiaob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Information Center, Chongqing 400016,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makes use of information methods and tools, which taking the service as the guide, digitizes various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rocess of campus; taking the improvement of service quality and data quality as the goal, and adopting micro-service and micro-application for business process reconstruction, reconstructs the business process that usually existing business process fault between departments,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ata update untimely, incomplete and non-uniqu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personnel title evaluation service of the school as an example,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servi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is introduced.

    Key words: smart campus; microservice; title evaluation service; informatization

    1 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

    我校自2015年进行智慧校园建设,通过制定数据标准、建设统一门户实现了主要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其主要成果体现为建立了教职工数据中心、教职工个人数据中心、学生数据中心和学生个人数据中心。利用中心数据库的机制,在完善清洗数据、实现数据实时交互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业务数据的集成。然而建立了数据中心只解决了数据孤岛的问题,各业务系统的功能还都限于为各自部门服务,一旦有跨部门的需求,就不能通过业务系统来完成。这是由于业务系统的设计是垂直的,只为部门的业务服务,不能跨部门或者跨业务系统提供服务。

    在高校实际工作中,有不少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完成,如迎新工作,职称评审工作,年度绩效考核等。如何利用数据中心实现跨部门的业务整合,也是智慧校园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根据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公共数据平台基础上,以流程模块为基础、以微应用的特点来实现 [1]。

    以职称评审为例,每年都有许多老师要进行职称评审,需要经过准备材料、材料审核,提交材料、参加评审等多个环节,这不仅是人事处一个部门的事情,在准备和审核阶段涉及各院系,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等多个部门。以往的人事职称评审,从准备申报到评审结束,花费时间长,申报材料多,业务流程复杂,涉及部门多等。一些材料反复填写和审核,不但重复工作,而且纸质材料不易归档,不方便查询,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2]。所以人事职称评审模块的建设,是在已有的综合服务门户的技术框架下建设和整合的[3]。

    2 职称评审微服务的模块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各领域的應用,对于跨业务部门的应用如果单独建立一个职称评审应用系统必然会和其他的应用系统的一些功能和数据重复,造成重复建设,产生新的数据孤岛。既然学校已经建立了数据共享平台,那么可以将各系统中用于职称评审的数据读取出来,在此基础上构造一个跨系统的轻应用或微服务,保证申报和评审工作的有效性,真实性,保密性。整个人事职称评审服务分以下几个模块。

    ⑴ 教职工数据查询模块

    通过数据查询模块,教职工可以在教职工个人数据中心中准确的了解本人全部相关数据的情况。查询的数据包括:人事数据,科研信息、本科教学情况,研究生教学情况。查询的数据中基础数据和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系统对接,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业务系统直接推送给数据中心,不再需要老师自己填报,如果数据有问题,为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应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去修改,自己不能随意修改。比如:人事基本信息、主要学习简历、年度考核,来自人事系统;本科教学工作量、本科教学评价数据等,来自教务系统;研究生教学工作量来自研究生系统;科研论文、著作、成果,承担的科研项目等,来自科研系统。

    ⑵ 教职工数据填报模块

    教职工数据填报模块可以将目前暂时没有业务系统管理的数据,经过逐级审核以后,与其他业务系统保管的相关信息构成教职工个人权威数据。在流程平台的支持下,由教职工本人根据本人申报的职称情况,将缺少的数据通过填报模块提交,根据数据的归属情况,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完成审核。人事职称评审服务中的用户和组织架构,与人事管理系统内的用户和组织架构保持同步,按照学校现有的树状结构管理用户权限。在各审核环节,审核不通过的一律退回申请人,申请人可以查看审核意见,对审核不通过的申请表进行重新修改并提交。审核通过的数据作为个人权威数据保存在教职工数据中心中,供校内各类需要个人数据的业务模块使用,避免传统模式下教职工反复填报重复数据的情况。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没有业务系统管理的数据的采集及其管理工作,也是完善个人数据的有效方式。

    ⑶ 职称申报模块

    根据上级和学校职称评审相关文件的规定,所有申报职称的教职工必须按照学校对于不同系列职称的要求填写相关职称申报材料,对于申报高级职称的教职工还需要提供绩效评分表作为评审的支撑材料。职称申报服务模块是将已从各业务系统采集到数据中心的相关数据,结合填报模块中审核通过了的数据,直接生成申报所需的各类资料,减少教职工职称申报工作量。教职工在申报职称时,职称申报模块首先要验证申报人员是否满足申报条件,只有符合申报条件的教职工才能进行申报。

    ⑷ 职称评审模块

    职称评审模块主要用于各级评审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在线上进行职称评审的全部流程。

    评审服务模块包括两大部分功能:评审投票和评审组管理。评审投票:专供各级评审组成员使用,评审小组成员采取匿名方式登陆系统,查看参评人员的全部申报表信息,并参与投票。一旦管理员提交结果信息,投票结果将被锁定。评审组管理:采用逐级评审模式。评审组管理包括:院系评审小组管理、学科组管理、大评委管理。基本功能都是组内成员管理,分配申报人员,录入反馈意见。

    ⑸ 职称评审结果管理

    该模块为管理人员使用,包括:结果查询、评审资料导出、结果存档等。完成职称评审的后续工作,方便管理。

    3 职称评审微服务的使用效果

    人事职称评审服务基于数据中心通过将人事系统、科研系统、教务系统、研究生系统等系统的业务基础数据通过业务流程整合起来,为教职工提供一个线上高效率的人事职称评审服务平台,减少职称申报过程中大量重复劳动,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4]。

    对学校信息管理人員而言,评审服务模块是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开发工具完成,降低了整个信息系统的维护成本,同时大幅度提高标准化和流程质量,使得流程开发服务成为软件服务应用链中的一个标准化环节,这是新一轮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

    对学校各个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而言,人事职称评审服务可以让管理人员将评审需要的数据集中化管理和审核,避免对于同样的数据反复审核,提高了审核效率,提升了行政服务质量。

    对学校教职工而言,人事评审服务可以协助教职工收集评审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资料,减轻收集资料所需要的时间,同时无需为了审核资料的真实性而反复来往于不同的业务部门和行政部门之间,减少了行政事务对于教学、科研工作的影响[5]。

    4 结束语

    人事职称评审服务在我校已上线运行两年,涉及初级、中级、副高、高级4个级别12个类别,正高8个类别,参评人员达1000余人。没有出现参评人员数据不全,评审过程有纰漏等问题,实现了人事职称评审的全网络化。智慧校园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由垂直型建设向纵向跨平台转变,利用流程平台,以需求为向导,创新人事职称评审流程,推动信息化服务,优化流程,减少数据反复填报,并完善了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最主要的效果表现为“过程的改善”和“全校信息化的提升”。

    “过程的改善”,即减少填写和审核的工作量,一次审核,多次使用,需要新增信息时只需要增量填写和审核,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跑路”,同时减轻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量,提高职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全校信息化的提升”,即审核过的信息作为权威数据存放在数据中心的教职工个人数据中心,并可共享,促使各业务系统完善了自己业务系统的信息,反推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在此基础上,还能延伸出岗位聘任服务,绩效考核服务,年终考核服务等,这些信息可以在多个场景中使用,大大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还能为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升教职工对智慧校园的满意度。

    以服务为向导,整合各部门业务数据,重构跨部门的业务流程是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对学校现有数字资源进行结构化的变革和重组,采用微服务或微应用的方式避免了应用系统的重复建设,也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国胜,顾明言,张辉宜,刘明.智慧校园建设中微服务与微应用的构建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2-93

    [2] 刘南劭,刘江.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2:140-142

    [3] 韩雪平.高校职称评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信息与电脑,2019.22:74-76

    [4] 徐楠楠,胡晨光,王惠林.打破传统,基于微服务构建智慧校园平台[J].中国教育网络,2020.1:65-67

    [5] 林志杰,杨彬,青辉阳.高职高专院校智慧校园应用模型探索——以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信息通信,2020.4:273-27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