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及感悟 |
范文 | 杨 玲 一、教学依据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33—134页“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二、设计意图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联,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接受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数学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欣赏、绿化苍梧绿园为载体,以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为途径,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分析、去计算、去设计、去创新,将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综合灵活地运用,从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启迪学生的思维闸门,激发学生联想,激励学生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合作氛围中灵动起来。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巩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综合运用知识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使学生运用切割、平移、旋转、拼合等方法,把稍复杂的组合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平面图形,并会计算面积,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实际意义,感悟解法多样化和策略优化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知识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五、教学难点 运用切割、平移、旋转、拼合等方法,将稍复杂的组合图形转化成简单的平面图形。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每组一套平面图形拼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引人 欣赏图片:同学们去过苍梧绿园吗?你对苍梧绿园有什么印象? 谈话:如果给苍梧绿园再增添一些活动园地。会更生动、更丰富(出示儿童乐园、喷水池、花坛、知鱼乐园、溜冰场、射击场等平面图),让学生把园地平面图拖到自己喜爱的位置, 提问:这些园地中绿化部分是由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组成的? 2揭示课题 像这些由几个简单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运用学过的知识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说明:生活世界是生动的、鲜活的,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以学生熟悉的苍梧绿园为切入口,将学生的兴趣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提供学习素材,经历过程 1计算儿童乐园面积,体验数据的必要性 提问:这个儿童乐园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怎样求它的面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回答, 现在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为什么?(因为没有数据,学生无法计算)那需要知道哪些数据? 根据学生提出的要求,教师给出数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学生计算后汇报(指一生板演)。 小结: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要观察分析组合图形是由哪几个简单的平面图形组成,找出相关的数据,要注意一数多用。 [说明:课件出示图形,图中没有数据,其目的是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体验数据的必要性,在学生的质疑中将数据出现,更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思维。通过推理训练,使学生发现一个数据可以多用,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计算喷水池面积。探索算法的多样性 提问:怎样计算出喷水池绿色草皮的面积? 学生汇报想法,师板书算式,并标上解法(1)(2)(3)…… (1)把它分割成两个部分,上面是半圆减三角形,下面是长方形减半圆: (2)把上面的绿化部分移下来就是两个小三角形的和(如图一); (3)把上面的绿化部分移下来就是长方形减一个大三角形, 提问: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得出:(4)把移下来的两个小三角形拼在一起,就是一个正方形、(如图二) 引导学生比较算法:在四种算法中,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3小结计算方法,感悟算法的简捷性 从计算和理解的角度分别来看,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数据要尽可能少,计算时要寻求简单的方法。 [说明:计算喷水池的绿化面积解法是多元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对比从众多解法中优选,感情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和简捷性]。 (三)综合应用知识,拓展延伸 1叙述组成,感知组合策略 提问:怎样计算这些园地中绿化部分的面积? 学生同桌互相说思路,然后汇报(课件验证花坛与知鱼乐园的拼割过程)。 2口头列式,体验组合内涵 开展竞赛:时间2分钟,看谁列的算式又对又多。 学生汇报,全班核对。 (四)动手设计园地。丰富想象 1激情谈话,鼓励动手 欣赏图片:同学们,组合图形不仅带给我们视觉上的美感,更体现了人们思维上的灵巧,像这个花坛图案的构思,就取材于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易经》中的主要图像——太极图,它是数形完美结合的光辉典范,而这个溜冰场的造型则很好地说明了方与圆的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组合图形被人们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建筑上。 让学生动手设计一个健身园,要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简单图形组成,图案美观、实用、有创意、可操作。 提问:要做到这样的要求,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小组活动,教师点拨 学生小组动手设计,师巡视,并给以适当的点拨, 3学生汇报,反馈交流 从科学性、美观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各选取一幅作品展示,小组代表汇报设计思路,其他组评价。 [说明: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组合图像的实用性,通过图片观赏、小组讨论、合作设计、丰富想象的展现,美丽的健身园在学生的手下以多姿多彩的形态出现,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五)课外拓展延伸,总结全课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总结:今天,我们学的知识运用了小学阶段的基本的平面图形,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复杂的组合图形转化成简单图形,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学们回去后尝试在电脑上设计,将你的设计进一步完善,寄给苍梧绿园的管理人员,征求他们的意见。 八、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一个又一个问题,不仅巩固了知识点,同时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丰富想象,创新设计,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和倍感成功的喜悦,教学后感悟如下: 1教学内容体现数学与生活的链接 新课程的课堂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以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人手,来建立数学模型,借助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表达情感,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书中并没有固定的教材,我将学生已经掌握的平面图形的知识点进行了有机整合,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素材——苍梧绿园中的平面图:儿童乐园、喷水池、花坛、知鱼乐园、溜冰场、射击场、健身园等具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计算其面积,从而巩固了知识点,拓展了思维。 2教学方式体现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 策略的知识、方法的知识比技能技巧更重要,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求几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而是让学生掌握并体会利用割补、旋转、平移、拼合的方法,将稍复杂的组合图形转化成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策略,本课求喷水池的绿化面积这一环节,就很好地体现了解法多样化和策略优化的思想,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力求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探索出简单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当学生的思维真正开放时,他们知识和技能就能得到创造性的运用,从而很好地解决问题。 3学习方式体现多种方法的整合 现代教学观认为,对现在的学生而言,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我转变学生“静听”、“死做”的学习方式,将“探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本节课的学法设计力求体现:在问题情境中引导探究——出示苍梧绿园图,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操作中知道探究——让学生运用切割、平移、旋转、拼合等方法把复杂的组合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平面图形:在交流讨论中思维碰撞——围绕问题小组讨论,用多种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开放的练习中思维拓展——开放的练习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课尾我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平面图形,为苍梧绿园设计一个健身同,学生思维各异,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设计了多姿多彩、实用美观的图案,各具特色,展现了创新精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