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
范文 | 段宁 张银凤 张丽 张家泉 张惠灵 摘 要:我国各高校正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导入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并指出在我国传统本科生教学模式为主的背景条件下导入本科生导师制的局限性和在现有条件下导入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现程度以及现有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的切入点。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必要性;教学模式 1 本科生导师制的含义 在我国各高校纷纷引进本科生导师制的背景下,有必要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做一些研究。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津津乐道和引以为傲的标志之一[1]。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含义,根据曾留学于牛津大学的费巩教授对牛津、剑桥等大学导师制的详细描述与分析,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是导师制的形式。导师制是一种存在于导师与数名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即这种教学活动的形式是以导师与数名学生为单位进行的,而不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另一方面是导师制的实质。导师制是在导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完成教学内容的,其实质是以导师指导为主,以课堂教学为辅,即学生的课业品性均由其导师负全责,学生亦以从导师研习为主要工作,上堂听课属次要[2]。 显然,无论从上述哪个方面看,它与我国现行的传统本科生教学模式都相去甚远,甚至是完全相反。若完全照搬其他学校本科生导师制,必然会与现行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冲突。另外,本科生导师制本身也存在诸如师资投入大、成本高、学费昂贵等缺陷,且其仅局限于精英教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但导师制的成功又使我们深信导师制中有着合理的内核,我们需要这些合理的因素为我国本科生教育服务[3]。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是采纳了导师制的先进、合理因素,同时又与我国现有传统本科生教学模式相匹配的导师制。前者意味着我们应当引进本科生导师制,后者决定了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本科生教学整体中只能暂时处于补充地位。 2 本科生导师制导入的必要性 2.1 从教育理念看导入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从教育理念看,教育本身并不仅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应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良好品格、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4]。这也是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相一致的。虽然我国现行教育也重视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由于具体的培养方式、方法问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很难达成。 目前,我国高校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班级制和年级制,即按学生班级和年级分别设班主任和辅导员,由他们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5]。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任务主要落在为数较少的专职政工干部或班主任身上。但一个班或一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少数的专职政工干部或班主任根本无法与那么多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对学生个体德育发展的影响极其有限。而一般业务教师多偏重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较少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即使是专业知识的讲授也仅限于课堂上。一个教师要同时面对七八十名学生,知识讲授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质量并不能令人满意,更别提如何培养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这就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育相分离的“两张皮”现象。“两张皮”现象的另一个不利后果是德育教育者与专业知识教育者会因为学生有限的时间而发生冲突。 因此,为了解决德智合一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引进本科生导师制。其他高等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教师通过教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人类长期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技能、智慧和思想等内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起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 2.2 从教育本质看导入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教育的本质在于沟通。但在这种模式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处于主动和被动的地位。它与现代教育把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也认为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相去甚远。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应當开放性表达;教育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彼此信任;知识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也要求积极倾听和支持性反馈。而这一切都需要以良好的沟通为前提。而沟通的必要基础则是师生之间的交往。 但是,在我国高校现实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机会较少,交往渠道过窄,交往范围偏小,因而师生关系比较疏远、淡漠。同时,为了实现“德智合一”的教育理念,我们也需要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往与沟通。此外,教师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交往也有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人才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氛围中熏陶出来的。这清楚地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是多么重要。借鉴其他大学的成功经验,进步拓宽师生交往渠道,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7]。 3 现有条件下导入本科生导师制的问题和导致制的实现程度 这里的“现有条件”是指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最大实现条件——以传统本科生教学模式为主导的情况。任何制度的实施都无法超越现实,我们只能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来论述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现有条件下导入本科生导师制的问题。与传统本科生教学模式相比,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各高校纷纷引进本科生导师制的情况下,由于导师制本身与传统本科生教学模式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存在冲突,完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想法并不现实,或者说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全实施仍有许多困难。这也是当前已经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困难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师生比较低。实行导师制要求有较高的师生比,这样才有利于导师和学生充分交流,师生间更易建立起亲切、平等、自由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学生也才有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各专业,作出合适选择。但在传统本科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师生比普遍较低。 (2)导师资源稀缺。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都将完全不同,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之期。在这样一个时期,导师要跟学生直接接触,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责任心和爱心,是不能真正胜任的。做人和治学往往是相融的,出色的导师,能在学术交流的同时,又不动声色地将生活哲理传达给学生,也能通过日常生活,将治学精神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因此,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担任导师。在师生比较低的情况下,导师资源稀缺的问题显而易见。为此,作为学校有必要推行教师个人发展活动,提高教师素质,从而逐步解决导师资源稀缺问题。 (3)学生、导师自身意识不足。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导师对其认识不清、意识不足的情况是很可能出现的。如果真是这样,就有可能使导师制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本科生导师应有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对导师、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导师制前,应对导师和学生进行充分的说明,使导师、学生明确导师制的意图、宗旨,明白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体现导师与学生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4 现有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现程度 现有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现程度,是指在现有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制能够在多大程度导航有效地发挥导师制的积极作用。 (1)以提高学生的生活、学习能力为主要内容。我国现有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应把提高学生的生活、学习能力作为主要的指导内容。这是应为,我们有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关知识点的讲授基本都在课堂上完成了,而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却是很难通过课堂知识点的讲解来掌握,所以在导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等方面多花时间、精力。 (2)尽可能结合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指导。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为进入大学而不得不为应试教育投入很大的精力。可以说,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多数学生都无暇顾及社会生活,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实践经验。而我们许多学科的学习却都需要以相当的社会实践经验为基础。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导师应尽可能多地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相学生解释一些典型的社会现象。当然,如果能够直接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则更加理想。 (3)结合学生的人生规划设计进行指导。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对于外界事物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往往在脑海中一闪即逝,是不稳定的、零碎的。尤其是涉及个体人生规划设计时,学生往往感到迷惑、盲目,不知应当为什么而学,也不知道应该学些什么。对此,导师应当根据自己的经验多与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方面的交流,使学生尽早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系统的人生规划,从而使它们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提高大学四年的利用效率,为将来的就业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5 结论 社会生产力在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在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趋向于独立平等而不再是附属依赖,这就为个人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這一现实背景要求大学的教学要为社会培养独立自主的、自我负责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由选择。能够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动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平等交往的机会,使教学目的和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这本身也是导入本科生导师制的根本动力所在,我们应当积极地导入本科生导师制,并探寻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文献: [1]罗红安,曹志立,马成松.浅析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意义[J].科技信息,2008(27):5-6. [2]李红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3(20):110-111. [3]吴益民.试论开放性教育中的本科生导师制[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06):68-73. [4]袁茂森,杜振亭,朱玮,王俊儒.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改进[J].科技信息,2010(33):213. [5]陈述.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导师制模式创新的设计[J].中国商论,2015(30):172-175. [6]刘恩元.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运行机制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90-92. [7]傅海燕,柴天.浅析应用型新建本科专业导师制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信息,2011(09):24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