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时间压力和任务类型对大学生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 |
范文 | 韩菲菲 刘天豪 曹梦萌 孙靖延 朱星驰
摘?要:采用2(时间压力:控制组、压力组)×2(进行中任务类型:语义加工、知觉加工)×2(前瞻记忆任务类型:语义加工、知觉加工)混合实验设计,考察时间压力对不同任务类型下大学生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有时间压力的条件下,进行中任务若为知觉加工,前瞻记忆任务为知觉加工的正确率高于任务为语义加工的正确率;进行中任务若为语义加工,前瞻记忆不同类型任务正确率差异不显著。结果说明时间压力条件下,大学生前瞻记忆TAP效应部分存在。 关键词:时间压力;前瞻记忆;任务类型;TAP效应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指在未来固定时间或场景需要完成的事件或任务的记忆(McDaniel,LaMontagne,2013)[1]。依据线索类型,前瞻记忆可以分成两类: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TBPM)和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event-based prospective memory,EBPM)(Einstein,McDaniel,1990)[2-3]。前者是指在固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去完成某项目标任务,后者是依据线索的提示而引起的意向行为[2]。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 双任务范式是前瞻记忆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实验范式,包含进行中任务和前瞻记忆任务两个任务,而每个任务又包含语义加工和知觉加工两种任务类型[2]。2000年,Meier和Graf通过实验研究提出前瞻记忆的TAP效应,即进行中任务和前瞻记忆任务类型一致时的前瞻记忆成绩明显优于任务类型不一致时的成绩[4]。然而,有研究发现如果进行中任务类型为语义加工,前瞻记忆的TAP效应就不存在(张芝,2011)[5]。也有学者指出,前瞻记忆成绩与两种任务类型是否一致并没有直接关系,否定了前瞻记忆的TAP效应(West,1999;Maylor,2002)。关于前瞻记忆TAP效应存在条件的研究中,有研究者指出任务难度(孙瑶,2009;李振云,2016)、任务负载量(李菁,2012)、认知方式(李寿欣,2008)等对前瞻记忆TAP效应有显著影响[6],仍没有研究者从时间压力角度对前瞻记忆TAP效应进行探讨。基于此,本研究依据双任务范式编制实验,探讨时间压力和任务类型对大学生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华北理工大学在校本科生63人(男12人,女51人),年龄为(19.17±1.09)岁,随机分配到压力组34人,控制组29人。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母语皆为汉语且没有任何阅读或识字障碍,无色盲,均没有做过类似实验。 1.2 实验设计 采用2(时间压力:控制组、压力组)×2(进行中任务类型:语义加工、知觉加工)×2(前瞻记忆任务类型:语义加工、知觉加工)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时间压力为被试间因素,进行中和前瞻记忆任务类型为被试内因素。 1.3 实验材料 时间压力量表[7]由Svenson编制,王大伟修订,共8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时间压力越大。该量表在本研究中Cronbach'sɑ=0.812。 进行中任务材料从《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中随机抽取出的200对反义词词组和随机搭配出200对非反义词词組成为进行中的任务材料,各个词组显示的颜色分别是绿、蓝、红三个颜色中任意的一种。 前瞻性记忆任务材料为五对均为动物类的词组(如:企鹅-熊猫)和五对颜色均为红色的词组。 1.4 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使用E-prime2.0设计,材料和数据均由计算机呈现并记录。 实验前告知被试尽量准确、迅速的做出反应,待被试理解实验要求后,让被试观看一段时长1min的干扰视频。实验中,先给被试呈现注视点“+”800ms,然后依次呈现进行中任务和前瞻记忆任务。语义加工的进行中任务是让被试判断呈现的两个词组是否是反义词,知觉加工的进行中任务是让被试判断呈现的两个词组颜色是否一致,如果是按F键,否则按J键。语义加工的前瞻记忆任务要求被试当呈现的两个词组皆是动物类词组时按空格键;知觉加工的前瞻记忆任务要求被试当呈现的两个词组颜色皆是红色时按空格键。压力组被试限制呈现刺激时间850ms。实验结束后,所有被试填写时间压力问卷。 2 结果 2.1 时间压力对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的影响 对时间压力量表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压力组被试(22.63±5.83)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17.48±5.09),感受到了更大的时间压力,F(1,59)=13.55,p<0.01,η2=0.19。 对压力组和控制组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表明时间压力对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有显著消极影响(t=-9.98,P<0.001)。 2.2 时间压力对前瞻记忆TAP效应影响 对有无时间压力下两种任务类型的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进行比较发现,当被试有时间压力时,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进行中任务类型与前瞻记忆任务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9.15,P<0.01)。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当进行中任务类型为知觉加工时,前瞻记忆任务类型同为知觉加工的正确率高于任务类型为语义加工的正确率(F=7.10,P<0.01)(见表2),存在TAP效应。当进行中任务类型为语义加工时,不同类型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差异不显著(F=2.60,P>0.05),TAP效应不存在。当被试没有时间压力时,进行中任务类型与前瞻记忆任务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F=3.67,P>005)(见表3),对任务类型是否一致对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的影响做进一步分析发现,任务类型一致时的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高于不一致的正确率,结果边缘显著(t=1.90,P=0.06>0.05),TAP效应存在。 3 讨论 3.1 时间压力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时间压力对前瞻记忆有消极影响。2012年,Shah和Mullainathan的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的稀缺(包括时间)会造成认知资源过度聚焦,从而损害认知功能[8]。所以可以将本研究结果解释为当感觉到时间压力后,个体会把注意力过度聚焦于时间压力引起的问题,而忽略了将要面临的问题,从而导致被试在前瞻记忆任务中表现较差[8-9]。 3.2 时间压力对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 在没有时间压力的条件下,本研究发现前瞻记忆的TAP效应,这是因为当两种任务类型一致时,对进行中任务的加工含盖对前瞻记忆线索的加工,当被试在遇到記忆线索时,能自动联想起前瞻记忆内容,所以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较高;而任务不一致情况下,进行中任务与前瞻记忆任务联系较小,而且被试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要兼顾两种不同的加工类型,注意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所以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较低[5]。 在时间压力条件下,进行中任务类型若为知觉加工,TAP效应存在,与上述所讲同理。进行中任务类型若为语义加工,TAP效应不显著,这是因为时间压力导致部分注意资源损耗,知觉加工的前瞻记忆任务倾向于依赖自动加工,语义加工的前瞻记忆任务倾向于依赖策略加工,注意资源缺乏导致策略加工受到制约,使不同类型的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差异减小,致使TAP效应不显著[5]。 参考文献: [1]周晨琛,姬鸣,兰楠,黄欢,游旭群.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与认知控制[J].心理科学,2017,40(04):856-862. [2]郭丰波,韦义平,高宇,王益文.背景任务对前瞻记忆策略加工的影响:一项ERPs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01):75-82. [3]Gan Jiaqun,Guo Yunfei.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the Practice Effect of 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The Role of Time Estimation.[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9,10. [4]赵彤,杨昭宁.基于不同情绪的前瞻记忆及TAP效应的影响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9,39(04):326-331. [5]张芝,葛列众.进行中任务加工类型对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1,31(04):318-320. [6]李振云.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对青少年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6. [7]钟毅平,张文洁,李亚蕾,范伟.时间压力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情绪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8,50(09):929-939. [8]Shah Anuj K,Mullainathan Sendhil,Shafir Eldar.Som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too little.[J].Science(New York,N.Y.),2012,338(6107). [9]李爱梅,颜亮,王笑天,马学谦,李方君.时间压力的双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09):1627-1636. 基金项目:华北理工大学大创项目“手机依赖对前瞻记忆的影响:时间压力的调节作用”(项目编号:X201927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