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化抽象为具体
范文

    李霁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便利,尤其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图形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图形教学更加直观,降低了图形知识的学习难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图形教学的质量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基于此,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具体的融合策略,希望对其他教师提高数学图形教学的质量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信息技术;融合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当前教育形势下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中,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空间概念、启发学生数学思维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图形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知识,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构建图形空间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意義,然后又提出了具体的融合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相融合的重要价值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频兼备的优势,可以将数学图形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其丰富多彩的画面可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图形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数学图形教学的整体效率.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呈现多媒体化、动态化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数学课堂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其主动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图形知识的学习更加有效.

    2.优化图形教学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融合是课程教育改革下的必然趋势.在实际图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与图形内容相关的丰富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对图形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认识,可以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物体,以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与三角形有关的内容.这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3.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

    在传统的数学图形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通过练习或者作业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这样能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但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可实现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即时反馈,不但能让学生很快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帮助教师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做好铺垫.另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发挥,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真正提升图形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有效融合

    (一)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万物都有着强烈好奇心的阶段,但由于数学图形知识较为抽象,小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图形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使学生对图形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玩七巧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自主探索七巧板的玩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上笔者就利用超级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为学生播放七巧板多种玩法的动态视频,当学生看到七巧板的多种变换时,异常兴奋.为了启发学生思维,笔者提出问题:“谁知道七巧板的更多玩法呢?”学生的学习热情立马被调动起来,有学生把手举得高高地说:“我!老师,我知道好几种玩法.”笔者面带微笑地说:“好呀,那你给老师说说,这个七巧板还能怎么拼呢?”这时,我利用超级画板的功能将这七块图形分别标上序号①到⑦,学生就告诉笔者哪块图形该怎么移动,然后笔者就按照他的指示进行操作,最后完成了一个新的图形,这时大家都非常兴奋.趁此机会,笔者就指一名学生到台上来进行演示,学生对这种新型的方法兴趣极大.由此可见,教师利用新型几何图形软件开展图形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探索七巧板的玩法,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七巧板中各个图形的特点和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对图形学习产生良好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资源

    在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找更多与图形教学相关的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斑斓、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改善图形教学枯燥、乏味的教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内容来理解图形知识,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同时加深学生对图形知识的深刻理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有所提升,达到理想的图形教学目标.

    比如,在学习“找位置”这部分内容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用数对具体情境中的物体位置进行表示.但由于这部分内容是低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平面坐标轴,为了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接受与学习这部分知识,教师可用GeoGebra数字式坐标平面系统,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位置”的概念.为此,笔者利用GeoGebra画出相应的图形,结合已知条件指导学生找到物体的具体位置,让学生根据坐标轴的具体信息说出物体的问题.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思路,而且能让学生快速掌握找位置的正确方法.如此一来,利用GeoGebra数字式坐标平面系统不仅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有用的教学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突破了数学学习难点,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又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通过研究教材可以发现,要想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这部分内容,就需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学习.为此,教师在课堂上便可利用超级画板和几何画板动态演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具体特征.教师先用超级画板绘制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标注好边长,然后提问学生:“长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征?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超级画板可直观地看到长方形对边长相等的特点,于是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教师又提问:“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说:“看起来是一样长的.”“到底是不是呢?我们来看一看.”接着用超级画板的功能对正方形的边长的长度进行测量并标注,进一步证明了学生的观察是对的.这样一来,利用超级画板可以帮助学生观察与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直观的方式获取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图形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数学更具象化,也讓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对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研究表明,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相融合能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图形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简单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主动观察,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分析,击破学生在图形学习中引导的难点,从心理上消除学生对图形知识学习的畏惧感,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长方形推导来理解平行四边形会有一定难度,不利于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及性质的掌握.但教师如果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动态展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转变,为学生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长方形之间的具体关系等,不仅能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平行四边形,而且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促进学生进行主动观察与分析,进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又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CAI课件的动画光电闪烁功能,在实物角的位置加上闪动效果,然后抽掉实物,留下图形的轮廓,以此抽象出几何角,这样可帮助学生很好地观察角的特点,掌握角的特征,继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主动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部分的内容相较于其他部分的知识更为抽象,且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要想让学生对图形知识产生直接的兴趣,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平面的图形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构建一个立体、多维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感,刺激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图形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合与分”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即可利用超级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直观演示图形在切割和拼凑时的动态变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分与合的意义.然后,教师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在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等,并将其划分成几部分,动手折纸将其进行分开与合并,以此让学生亲身体验图形的合与分,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这部分内容,同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又如,在教学“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很好地和英壬画板结合,通过构建三维几何模型,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物体和数学立体图形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英壬画板演示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体,如液晶电视机、牛奶盒、书桌、地板砖、积木等.教师之所以用英壬画板播放这些物体的三维图像,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中,结合英壬画板所构筑出来的点、线、面以及各种变换有助于学生发现立体图形的特点,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以致用

    在学生经历了质疑、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对图形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梳理知识,并设计相应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小亮家有一张长18分米、宽15分米的床,要做一个适合这个床大小的床单,请问床单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教师借助多媒体图文的方式来展示题目的相关信息.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和对题目的对比分析可以很快找到解题思路,进而对题目进行解决.这样一来,不但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数学问题上,还能使数学练习与课堂教学相呼应.教师可以及时获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让学生乐于探索数学问题,继而将所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有效融合,对实现高效的图形教学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认真研究图形教学内容,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对图形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图形知识,以此促进图形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春凤.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2020(12):51-52+55.

    [2]史华杰.信息技术环境下面向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的设计型教学——以《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0(3):72-76.

    [3]翟健.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20(9):75.

    [4]林雅.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12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