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法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
范文 | 陈晓玲 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经济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想要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要对经济法进行重视,对其进行研究和创新发展,进而让其和全球化经济环境相适应,促进经济的快速繁荣和发展。本文分析研究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法的发展和创新,以促进经济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背景;经济法;发展与创新 社会和经济如今在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和互联网也在不断地进步。现在进入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给各个行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有必要对经济法实施创新研究,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经济法的发展。 1、我国经济法 1.1简介我国经济法的形成 新中国的建立促使新社会改变了传统经济及有关政治、法律、经济制度等,开始以新起点组织相应的法制建设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始重视中央政府权力和经济发展建设,同时建设相应的层级制经济体系,形成比较薄弱的横向经济往来关系,不允许存在自主贸易[1]。我国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经济,陆续出台了相应经济建设和关系的法律。当时的这些法律实质就是进行复述国家经济政策和指令或者是领导者的指示等,并没有相应的法律稳定性、确定性、相对独立性。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实施了改革,进而加强了经济立法的恢复和改革。1979年到1980年,国家领导人对经济立法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正式指出,从而促进了对经济法的研究和制定,也就开始出现了经济法等新的法律。 1.2经济法的发展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转型的过程,也是我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实施了市场经济法律和计划经济法的不断兼容和过渡。改革初期,所建立和出台的经济法律具有很浓郁的计划经济色彩,进行制定和实施经济法,是为了进行国家计划的有效完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进行立法说明时指出,随着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纵向、横向联系中,一些特殊情况除外,要进行广泛应用经济合同。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目标,对经济法当中的计划性有所削弱。在党的14届三中全会中,出台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其中开始明确指出,国家政府要应用相应的经济、法律及有关行政方式进行管理和开展国民经济,对于企业生产经营不要实施直接干预。而后来出台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了经济法的形成,这是为了更好的实施社会关系调整和协调。对于经济法,以1993年为界限,经济法被分为国家观和市场观两种形式。 1.3我国经济法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为更好地消除资本主义市场,同时进行开展社会主义改造活动,国家开始出台了相关经济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和现代法律意义中的社会经济法不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设中,取消了市場,不用进行弥补西方式经济法。改革开放开始后,国家对经济立法工作重新进行重视,和新中国成立时的经济法律比较,这时的经济法有明显的不同。这时的经济法,不再是进行市场消灭,而是要进行市场开发和组织,开展有关培育活动。其立法思想观念是对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有效服从,并进行市场建立,进行市场竞争的维护、规范等。 2、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 进行了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法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经济法学成果。可是,始终都以我国国情为基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制定相应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内容[2]。我国的经济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都经过了相应的探索、发展、实践、完善等整个过程,进而能够表明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基础和轨迹,理论体系和法律框架等各个方面,都和西方法律完全不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变得更加频繁和密切,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不断结合市场经济环境及实际状况,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经济法的有关内容,进而保证了我国的经济法更具有相应的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展了经济法的发展和创新工作,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不断的打破传统认识中经济调整能力,进行了不断扩展经济调控范围,保障了国民经济的迅速、稳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同时,进行区别经济法和其他行政法,这符合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方向,给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变国家机关职能打好了相应的法理基础,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工作有效顺利实施,进而可以帮助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实力。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法发展与创新研究重点 3.1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施研究重点把握和控制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组织和进行经济法发展与创新的工作中,其核心是要更好的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其基础是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平等竞争的新格局,进行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应法律制度[3]。重点是要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快速实施经济发展形式的转变,从而促进相应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科学合理的进行城乡发展统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进行有效加快;对能源节约及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工作要深入加强,进而达到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快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有效改良国土开放格局,真正达到缩减区域发展间的发展差距;加强实施改革金融、财务等体制,让我国开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更完善和更健全;进行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的扩大,提高适合时代发展的开放型的经济水平。进行资源配置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利用制度进行更好的体现其良好的基础,从事健全和完善经济法,从而促进科学发展的有效调控及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 3.2以现代市场体系进行研究重点的把握和控制 有关工作重点是实施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实施要有效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实施改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达到提升国有经济的有效升级及其影响力;深入实施改革相应的垄断行业,加入竞争机制,更好地加强研究相应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要深入研究经济对社会资源和权力再分配的功能,有效体现经济法在进行统筹各种发展关系中的作用,从而妥善处理效率和公平,保证能够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要更有效促进社会主义稳定建设与和谐发展,要进行健全和完善相关市场经济发展体制。要对国家资本经营的预算制度实施快速制定,不断实施健全和完善国家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实施建设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相应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快速建设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有关生产要素和形成资源价格机制,从而实施科学合理规范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促进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工作,不断进行健全和制定相关经济法律制度。 3.3以经济科学性进行研究重点干预和控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有效开展经济法的发展和创新工作,其研究重点是进行经济生活实施干预,要研究根据有关规则保证完成科学干预工作。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要实施经济法的继续调整,对于相应的经济关系及自身特征,对于保护利益结构和体系等方面实施调整,组织开展有关研究[4]。对于国民经济的具体发展,会受到相应宏观经济关系平衡的直接影响。要保证市场管理法律宏观经济管理法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才可以有效建构经济法内部的和谐统一,进而实施经济建设和发展,促进经济的科学合理进步,使其能够顺利和谐发展。 3.4以宏观调控进行研究重点有效把握和控制 在如今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效实施经济法的发展和创新工作过程中,国家宏观调控要进行积极面对新任务。进而要求经济法要试试深入研究宏观调控,要重点研究建设宏观调控体系和相应运转机制。开展科学性、有效性试试宏观调控工作,需要经济法研究成果的密切支持。要进行政府微观管理和实际行政行为规范,有效转变相应政府职能,很好地体现市场基础作用,促进经济有效管理。加强开展相应的投资体制的改革工作,讓地方政府形成相应的投资审批权,保证企业进行自主决策,实施自主经营,发展经济建设。对于宏观调控力度进行有效把握,控制相应节奏,国家要对有关研究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可以更好地实施国民经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有效发展,给经济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建设在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的发展要和时代发展相适应,实施经济法的健全和完善,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支持我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进行经济法的发展和创新的研究过程中,进行经济贸易的发展有效确定,对相应不足、问题进行准确清晰的认识,以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更好的解决,进而增强经济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有效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哲.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前景分析[J]. 神州, 2018(34):276-276. [2]郭原.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趋势[J]. 今日财富, 2018(8):155-156. [3]徐华娟, 强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实用主义与特朗普风格[J].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18(5):112-120. [4]马铭泽. 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语言人才的重要性[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38):173-17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