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丹参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
范文

    程相前

    摘? 要:中药在我国有着数千年传承历史,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文化之一,随着时代不断改变,中药如今已经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可,并在临床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中药成为较为复杂,为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会对其成分进行检测。本文以丹参为例,采用薄层层分析法对丹参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质量进行鉴定,以便能够更好的了解其成分和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其质量。

    关键词:丹参;提取物;有效成分质量

    丹参主要是由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根制成,在临床质量方面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络,清心除烦的疗效,属于较为常见的中药之一。丹参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脂溶性,其二是水溶性。二萜类化合物是脂溶性中主要成分,其中大部分都是丹参酮型的二萜类化合物。本文主要对丹参提取物中含有的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鉴定,将这三种成分最终检测结果作为丹参提取物有效成分质量标准,从而为新药研发工作提供科学性参考资料。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100 Series液相色谱仪,电子天平(十万分之一)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对照品自制;丹参提取物20050901批、20051102批、20051201批(3批中试产品);硅胶G板(自制);甲醇(分析纯、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醋酸乙酯为分析纯。

    2 薄层鉴别

    2.1 供试品溶液制备

    在丹参提取物中称量适当的药品粉末,将粉末放置于专用器皿当中,结合实际情况选取5ml醋酸乙酯放入于器皿当中,使药末得到充分溶解,利用醋酸乙酯定容到指定刻度,通过上述操作即可得到适用于本次研究过程的试品溶液。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在选取的样品当中结合实际情况称量适当的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等药品成分,将它们分别放置于专用检测器皿当中,分别向每个器皿当中加入酷酸乙醋,使其与药品成分混合,从而完全溶解于酷酸乙醋当中,通过上述操作即可得到适用于本次研究过程的对照品溶液。

    2.3 测定方法

    参照我国有关医疗单位编写的《中国药典》中记录的薄层色谱法开展试验,从试品溶液当中与对照品溶液当中分别抽取5μL液体,并从中抽取一滴液体放置同一硅胶薄层板之上,以石油醚(60~90℃)一醋酸乙酯(7:3)作為此次研究过程的展开剂,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将先前抽取的液体平铺在薄层板之中,取出,放在通风之处将其晾干。之后将薄层板放在阳光下观察液体变化情况,发现在丹参提取物供试品色谱当中有许多斑点出现,在对照品色谱中同样有许多斑点出现,且两方斑点位置,颜色均相同。

    3 含量测定

    3.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

    迪马DiamonsiTM(钻石)C18(250mm×4.6mm,5μm)柱;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25℃;流速:1mL/min;进样量10 u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A与其他组分能得到很好的分离。

    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在事先准备的丹参提取物中称量大约20mg药品粉末,使其符合实验要求,将这些粉末放置在容量瓶当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醇,放在超声环境当中,直至溶液温度与室内温度保持一致,向容量瓶中加入甲醇直至指定刻度,摇晃容器使内部药品混合在一起,当药品粉末充分溶解之后将液体倒入过滤器具当中,在过滤之后的药品溶液当中称量5ml液体,将其注入在25ml容量器皿当中,再次向其中加入甲醇直至指定刻度,摇晃过滤之后的药品溶液即可得到供试品溶液。

    3.3 线性范围考察

    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36h的隐丹参酮9.70mg、丹参酮I11.02mg和丹参酮IIA9.99mg分别于5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摇匀并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贮备液各2ml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适量,用甲醇配制成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各10μL进样,以进样溶液的浓度(μg/mL,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4 实验

    3.4.1 精密度实验

    依照本次实验流程,在相同供试品溶液之内根据试验需求称量合适溶液10μL,将此操作重复执行六次,记录色谱峰峰面积,并根据操作流程计算其平均峰面积。根据计算结果得出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的RSD分别为1.12%、1.00%和0.99%。从而表明本次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在精密度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3.4.2 重现性实验

    依照供试品溶液制作过程再次制作六份相同的药品溶液,制成之后从各个样品当中抽取适量的溶液,其重量大约为10μL,并对其进行检测,根据此次检测结果发现样品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的RSD分别为0.76%、1.33%和0.95%,此项数据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3.4.3 稳定性实验

    在同一品供试品溶液中抽取适量的药液,其重量大约为10μL,将这份溶液分别放置在4个实验器皿当中放置12小时,并观察此期间药品溶液变化情况,重复精密度实验操作流程,得到色谱峰峰面积,记录其面积并计算得到丹参提取物中含有的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的RSD分别为2.67%、2.44%和2.38%,此次结果表明12小时之内供试品溶液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3.4.4 加样回收率实验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适量(批号20050901),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80%、100%、120%的对照品,按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方法制备,进样测定,以加入法计算回收率。结果样品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44%(RSD=1.75%)、97.59%(RSD=1.03%)、97.07%(RSD=1.60%)。

    3.5 样品的测定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峰面积,计算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的含量。

    4 讨论

    4.1 薄层色谱展开剂的选择

    本次实验采用了不同比例的石油醚一丙酮、氯仿一丙酮及石油醚-醋酸乙酯系统来作为对照品及样品的薄层展开剂,最终以石油醚-醋酸乙酯(7:3)展开为最佳。

    4.2 提取溶剂的选择

    本次实验考察了不同的溶剂及不同的提取方法处理样品,分别采用了乙醇回流法、渗漉法、传统水煎煮法、乙醇和甲醇的超声提取法,最后确定用甲醇超声(30min)提取的方法为最佳。药品溶液制作方法虽然简单便捷,但只能够适用于此次实验,这就意味上述溶液只能用于检测丹参提取物中有效成分质量,无法用于其他中药检测过程。

    4.3 检测波长的选择

    經在200~400nm范围内光谱扫描确认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均在200~290nm波段有吸收,隐丹参酮最大吸收波长为262nm,丹参酮I最大吸收波长为245nm,丹参酮IIA最大吸收波长为270nm。为保证各成分都具合适的灵敏度和精密度,选用了3种成分均有较好吸收且吸收曲线平坦处的270nm作为检测波长。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药当中含有许多化学成分,正因如此,重要才能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出显著的疗效,本文通过实验对丹参中提取物中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单种成分含量情况并不能够真实表明中药本身具体疗效,实验根据丹参本身药理确定丹参酮IIA、丹参酮I、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为有效成分质量测定指标,通过多种体系来评价药材本身质量情况,将我国中医药整体情况以及作用体现出来。该方法操作简单便捷无需复杂流程,实验结果准确可以反映出丹参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增军.丹参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及药动学研究[M].沈阳药科大学,2008.

    [2]杨洋.丹参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及药动学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9,000(002):120.

    [3]苑宏亮.丹参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及药动学研究[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000(010):193-19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