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
范文 | 摘要: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凸显的人文性、工具性,决定其在大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中的培育价值,在大学英语课程教育中,应关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与培育,发挥大学英语文化育人效度,增强大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训练,促进大学生在未来发展、就业、创业中更好运用英语知识。对此,本文立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培养价值,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与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文化视域下,促进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方向。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文化的辅助。但在以往大学英语课程中,教学的实施较为关注大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与英语语言知识的教育,轻视大学生语用文化、素养等的教育与培养,未能发挥语言文化教育效度,使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不高。新时期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开展,凸显大学英语教学的教育性、语言性、文化性、人文性教育效度,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未来良好的就业、创业进程。 2基础教育阶段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 2.1? 英语教学中缺乏文化教学观 在目前应试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师仍多要求学生背诵单词、句型、课文,考试之前采用“题海战术”,旨在提高学生的卷面分数,将学生视为简单的记忆单词和学习语法的工具,而不重视学生日趋成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这种固守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核心素养”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虽然部分教师对于跨文化教学已有初步基础的认识,但仍未能摆脱彻底的应试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仍不能避免以教授生词、句型、语法为主,也就是指观念还未能及时体现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未能将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真正实施到位。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形成系统全面的跨文化教学观迫在眉睫。 2.2? 传统教育理念阻碍跨文化交际教学发展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学生与教师都秉承这样的信念:只要将考试的内容掌握,就可以得高分,便达到了教学任务与学习目标。因此,在平时英语学习中,教师将词汇、语法、阅读及写作等应试技巧反复讲授,学生进行反复操练获得卷面高分即可。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时代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已不再停留于对表面语言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须透过现象看到语言和文化的内在关联,以达到语言与文化的互通,彻底实现跨文化交际。学习英语就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并接受中西文化的差异,以此来深入贯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要求。 3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价值 3.1? 激发大学生英语学科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以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与培育为导向开展的大学英语课程教育模式,需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等的创新与优化,这为大学生英语课程学习提供了新的教育环境,以此培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师应遵从人才培养要求,优化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本着一切为大学生能力、素养培养为原则,使大学生能够在英语语言活动开展时主动、积极地融入英语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在大学英语凸显文化育人教育过程中,针对英语知识、技能的传递,教师会在备课中挖掘相关的文化知识内容,将文化同英语单词或者句型、语法知识一同传递给大学生,使大学生知晓知识文化的内容,诸如艺术内容、经济内容、政治内容、风俗内容、礼仪内容等,带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 3.2? 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语言类课程教学的宗旨是运用,通过具体场景的设定引领大学生融入场景中,感染大学生,带动大学生的情感,使大学生通过环境效度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将自身所想、所感进行表达,培育学生良好的英语学科素养。同理,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与培育过程中,通过文化的融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领大学生融入文化氛围中感受文化气息、魅力,拓宽大学生文化知识面,以此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4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4.1? 教师英语思维观念的转变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育实施中,英语教育工作者需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认知度,以新的英语教育思想观念、语言教育思维,促进大学生跨文化思维、跨文化学习观念的启迪,彰显英语教学有效性。首先,英语教师踐行素质教育理念,立足于大学英语教学层面,以大学英语教学开展的有效性促进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重视大学生知识教育,更要重视大学生能力、素养、思维教育,以此使大学生成为我国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推进我国文化的发展。其次,教师应提升认知,深入知晓英语文化教育重要性,关注、重视大学生语言文化学习效度,提升自身跨文化思想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此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形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最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内容更新等方面,本着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观念,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未来良好的就业、创业进程。 4.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厚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应关注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以文化为导向,丰厚大学英语教材内容。首先,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立足于大学英语教材内容,重新编排教材内容,并进行删减,增加相关的教育资源,删减重复的教育内容。其次,在大学英语学科教学实施中,渗透文化内容,立足于英语单词、语法、句型等知识,挖掘背后的文化内容,以文化为导向,丰盈英语课程知识内容,增强大学生学习兴趣。最后,依托于网络教育平台,构建文化教育板块,成为大学生文化学习的有力资源。例如:在网络平台中,根据英语课程知识,将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纳入其中,使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或者是课前预习中,通过登录平台,知晓文化内容,拓宽大学生知识面,进而实现大学生有效性教学。 4.3? 大学英语学科教学方法的创新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与培育中,以文化为导向,重视语言文化语境的创设。而大学英语文化语境的打造,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支撑,营造良好的大学英语交际氛围,实现大学生英语语言合理运用模式。与此同时,推进英语学科教学方法的革新,突破传统大学英语授课模式的沉闷性,为大学生提供输出平台,使大学生借助文化效度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述自己,这为大学生听说读写译有效性锻炼提供契机。因此,在大学英语学科中,以文化为导向,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育,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并且教师可以融会贯通地将这些教学方法一同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是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素质养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以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为导向开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创新形式,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大学英语学科教学实施中,应转变思想教育观念,重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内容、方法,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61. [2]吴永练.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与培养——以肇庆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11):151-153. [3]金莉.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9):83-84. 作者简介: 李美宏(1975—),女,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河套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