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下的数学课堂
范文

    张燕华

    【摘要】“互联网+”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数学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数学教育进步、效率提升和数学课堂变革,提升数学课堂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数学教育发展新形态.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以数学課堂教学为例,探讨“互联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数学;课堂教学

    一、“互联网+”下的数学课堂更加活跃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互联网+”将走进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带手机和电脑来上课,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上网查看和搜集资料.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谨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生,很多学生有惧怕学习数学的心理,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改变了看法.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数学教学,可将互联网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二、“互联网+”下数学课堂更加广阔

    目前中职数学课堂仍然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常常是教师通过讲述、板书等简单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和落后的教学手段,在“互联网+”下的今天,已不受学生的欢迎,也无法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伴随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及中职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中职数学教学面临新要求、新挑战.中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网络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使我们的中职数学课堂更具吸引力.如,利用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等让学生根据需要自觉主动观看微课、慕课、视频等,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在数学课堂上,采用翻转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探索性、创造性的课堂,充分实现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充分互动,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更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进行联网实况教学,让学生感受不同名家的教学风采.在教学反馈中,鼓励学生可以通过作业网、微信平台、QQ群、公共邮箱等多种形式提交,师生、生生交流可以尝试在线答疑、答题、交流等形式,这种交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突破时空限制.在“互联网+”的时代,中职数学教学课堂呈现出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灌输知识,而是提供更多的资源链接,实施兴趣的激发,进行思维的引领,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的数学课堂更加广阔.

    三、“互联网+”下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互联网+”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简单的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授,而是动态的教与学的过程,课堂上充满着魅力和挑战.学生与教师交互、与学习伙伴交互、与课堂内容交互、与媒体交互,师生可以对教与学的状况做及时的诊断与评价,让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精彩.新的数学课堂形态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开阔又独有的学习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吸引力,使“互联网+”下的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四、“互联网+”下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互联网+”下的数学课堂能让教学做到图文并茂,再现迅速,创设情境能突破时空限制,特别是交互式动态网页更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能,发挥其最大的潜能和创造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和记忆.

    例如,教师在讲授函数这章节的内容时,我们知道函数的图像及图像变换是教学的重、难点,传统上的函数图像画法是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得到的,而这些工作非常的烦琐,静止孤立.教师要自制每一节的课件难度又特别的大,时间上又有限,但在“互联网+”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版课件,进行网上学习,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将教师从烦琐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新研究,同时让学生在交互的动态网络环境下学习,观察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同时变化及对应运动的轨迹,从而得到完整精确的函数图像,让学生体会到同一函数不同参数与图像特征之间的联系,掌握函数的性质和抓住图像的平移、翻转、拉伸、压缩、对称变换等特征.通过多媒体,师生之间还可以时时地交互反馈,使学生深刻理解,难以忘却.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互联网+”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这样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互联网+”下数学课堂更加生活化

    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能让数学课堂更加生活化.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很轻松地搜索相关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素材.例如,在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搜索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60—480年)的话:“数”是万物的本源,支配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世间一切事物都可归结为数或数的比例,这是世界美好和谐的源泉.结合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在古代生产与生活中像打猎等记数需要产生了0,1,2等自然数,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物品交易,于是就出现了负整数,也就将数系扩充到了整数集.而在生活中,如果有3个大小相同的苹果分给5位小朋友,仅仅用整数就解决不了,因此,就需要引进分数,从而将数系扩充成为有理数集.而我们在度量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时,有理数就解决不了,就需要引进无理数,从而将数集扩充到了实数集……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我们数系扩充发展的过程,同时又让学生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发展过程,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在网络上搜索这样的生活引例,学生带着好奇与兴奋,顺利进入了新课内容,更能促进课堂对话,形成课堂互动,使学习过程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互联网+”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不是一概地否定传统教学,而是在传统中借鉴、在研究中升华,因为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新的模式的形成,所以,我们继承传统模式的优点,充分地发挥“互联网+”在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功能,不懈努力、科学研究、大胆创新,积极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