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欧利坨油田沙三段低渗储层勘探开发效果分析
范文

    于海琨

    摘 要:欧利坨子油田一直以来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难度都很大,结合近几年的勘探开发实践,提出了适合欧利坨地区沙三段低渗储层的勘探开发技术和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为下步该区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同类型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低渗储层;开发技术;实施效果

    引言

    欧利坨子油田钻井揭露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中生界、下第三系房身泡组、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一段、东营组、上第三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及第四系等地层,其中沙三段为主力含油气层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针对复杂断块低渗油藏的勘探开发难点,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实践, 寻找出一套合适的开发技术手段来提高欧利坨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

    1 地质特征研究

    1.1 构造特征

    欧利坨子油田构造上位于辽河坳陷东部凹陷中段,南与热河台油田相接,北与铁匠炉构造相连,构造面积约40km2。欧利坨子构造带主体是长轴沿北东向展布的断裂背斜构造,整个构造被界西断层和沙岭~大湾断层所夹持,属洼中之隆。区内断裂系统主要分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其中北东向断层延伸长、断距大、活动期长,是本区的主干控油断层,控制着地层沉积、构造和油层展布,使构造东西向具有分带性;北西向断层属于次级断层,它们对构造带和油藏起分割作用,使构造进一步复杂化,将本区分割成多个断块,使构造南北向具有分块性,该组断层不仅控制本区圈闭的形成,同时也控制油气的分布。欧利坨子构造带被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层所切割,形成一系列成北东向展布的断鼻、断背和断块,构成了多个多种类型的局部构造圈闭。这些圈闭从沙三下段及沙三中段直至沙三上段大都迭置存在。

    1.2断层特征

    欧利坨子油田构造复杂,断层极为发育,其主要特点是沿主干断裂发育一系列反向补偿的断层,发育有走滑断裂特征的花状断层。这些断层在平面上可以分为三个方向。a.北东向断层:北东向是本区断层的主要方向。由东向西为界西断层、欧 27 断层、欧 26 断层、欧 35-45-27 断层、欧 35 断层和欧 10 断层。这些断层断距较大,一般为 200-300m,最大的可达到 500m 以上。早期断层主要为正断层,晚期表现为逆断层,形成时间在 S3-d 时期。b.近东西向的次级断层:该方向主要为欧 36 断层。这些断层被北东向主干断层所限定,延伸长度大约为 1-2km,是东营组时期构造反转派生出来的逆断层,断面较缓,断距较小,一般为 20-30m,但对油层有控制作用,油层通常发育在逆冲上升盘的前锋。c.近南北向的次级断层:该方向落实了欧 41、欧 8 断层等。这些断层都具正断层性质,断面较陡,断距一般在 50-200m 之间。根据欧利坨子断层的组合特征,进一步将研究区进行了断块划分,共划分出 24 个微断块。

    1.3储层特征

    沙三段是一套水进-高水位体系域沉积,沉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地层厚度800~1600m。依据沙三段沉积特征、岩性组合可分为沙三下、沙三中、沙三上三个亚段。沙三下段地层的上部以大套深灰色泥岩为主,下部为凝灰质泥岩和凝灰岩不等厚互层夹薄煤层,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沙三中段地层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逆断层的西侧主要以大套的砂砾岩为主,夹深灰色泥岩及火山岩,此套砂砾岩为本区砂岩油藏的储集层,本区钻遇砂砾岩储层最大厚度为196m;沙三上段地层的上部为深灰色泥岩、灰黑色炭质泥岩夹薄层浅灰色砂岩,下部为厚层状砂岩、砂砾岩与深灰色泥岩、黑色煤层不等厚互层,该层储集层较发育,油气显示丰富,是欧利坨子油田的主力开发层系。

    沙三段储层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来自北西侧的中央凸起,受物源和沉积相带影响,总体上呈片状展布,近物源区砂体较厚,远离物源区砂体较薄。岩石类型以碎屑岩为主,成分以岩屑为主;岩石粒度变化较大,粒度中值主要分布在0.1~2 mm之间,平均为0.8mm;磨圆较差,颗粒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等碳酸盐矿物;胶结类型为接触型,以线接触为主,反映了较低的结构成熟度。随着埋深的增加,储层物性逐渐变差,沙三段平均孔隙度13.1%,平均渗透率16.2×10-3μm2,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

    1.4 油藏特征

    沙三段砂岩油藏主要分布在西翼的构造高部位,低部位过渡为水层,同时油层的发育程度又受到砂体分布及储层物性的影响,油藏类型主要为边底水岩性-构造油藏。该区低渗油层主要分布在一套含油砂体中,油层分布集中,平面上叠加连片,分布形态受构造控制,构造高部位油层发育最厚,向周围油层变薄;纵向上含油井段集中,油层埋藏较深,在2790~2900.0m之间。

    2 勘探开发技术手段

    2.1 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欧利坨地区部署实施了三维地震勘探,在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重新落实了构造,并先后钻探了欧14、欧26、欧29、欧31等井,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2000年以来,引进Landmark地震地质解释软件,通过对欧利坨油田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相继发现了欧35块、欧36块和欧37块等一系列低渗透含油气圈闭,作为一个勘探整体先后部署3口探井(欧35、36、37井),在沙三段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试油均获工业油流,新增探明储量424万吨。

    2.2 低渗储层压裂改造技术

    针对欧利坨油田目前的勘探对象基本为低渗透油气藏的特点,为了提高开发效果,必须先对储层进行改造,油层才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低渗透油藏储层不压裂改造一般达不到工业油流标准,因此我们在投产前多采用填砂分压、加砂合压、桥塞分压和进井下管柱分层压裂技术。油井经压裂改造投产后, 日产油可增加10吨以上。

    2.3 整体完善注采井网技术

    欧利坨油田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区块产量下降明显;二是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存在大面积空白区,对储量控制不充分。沙三段作为低渗油藏较适宜的开发方式为注水开发。当区块产量出现下降则说明注水效果不理想,由于区块内注采井网不完善,我们通过断块边部外扩、内部加密调整的方式整体部署新井,合理规划注采对应关系,满足整个油田的生产需求。

    3 实施效果分析

    欧利坨油田从2001年至2006年底为天然能量开发阶段,2006年底转注部分油井实施注水开发,从2006年底至今为注水开发阶段。目前,沙三段的日产油量较转注前增长一倍,区块平均动液面由转注前的1712m目前上升到1470m,升高了近300m,采油速度为0.98%,采出程度为9.05%,累积注采比为0.68,效果良好。

    4 取得的主要认识

    4.1对于复杂断块低渗透油气藏,坚持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及滚动勘探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是提高勘探开发效益, 实现少投入、多产出、早受益的有效途径。针对欧利坨油田复杂的断裂系统,利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有效识别各条断层,落实了可靠的油气圈闭,提高了钻井的成功率。

    4.2探井的成功实施及开发井的稳定产能,实现了欧利坨油田两侧扩边及内部加密,发现区块南、北两侧均具有较大部署空间,证明了老油田仍有潜力可挖,使我们对研究区沙三段油藏有了新的认识,为下步勘探开发打下基础。

    4.3整体注水开发是针对低渗透油藏较为有效的开发手段,经过本次实施,基本解决了研究区沙三段的开发矛盾,下步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同类型油藏,探索建立一套适合该区特点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模式。

    参考文献:

    [1] 柳广弟等.石油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興隆台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 辽宁 盘锦 1240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