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
范文 | 陈成生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发重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这项工作。事业单位承担着较为重要的行政职能以及公益服务责任,其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影响。事业单位中的经济活动是否能够被及时记录、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些都对事业单位职能作用的发挥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根本上增强会计核算的精准性,减少财务工作计算错误,让事业单位资产得到保障,为后续的经济运行提前打下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预算法》等文件的出台与落实,各大事业单位已逐渐将财务管理工作当作首要的工作任务,并根据自身的财务管理需求,建立出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这一背景下内控制度已成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全面发挥出事业单位的服务职能以及社會公益性,让财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变得透明、安全,保障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以免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出现徇私舞弊、谋取私利的现象,进而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对于事业单位来讲,构建出较为完善的授权审批机制,能够有效避免在固定资产采购中发生工作人员贪污、舞弊、浪费等现象[1]。比如,某一科室在进行资产采购申请之前,需要获得资产管理部门的相关调查,并让管理部门需要对采购资产的质量以及价格进行查询,待审批合格之后,事业单位党组的成员进行讨论,多方一致达成认可过后,方可进行政府采购,这避免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采购中出现谋取私利的现象,同时也从根本上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得到提升。 (二)减少财务工作错误 首先,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若会计人员在工作时出现了差错,那么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复核时便能够及时发现,防止由于一人记录错误而让所有凭证出现差错的事件发生。其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会使事业单位形成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资产负债率以及资产周转率等指标的计算,让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升。 (三)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分离会计记账人员与办理资金支付人员之间的关系,从而避免记账与资金支付由同一人完成,降低谋取私利现象出现的几率。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建立授权审批机制,能够避免部分工作人员编造虚假业务或者是使用假发票报销,规范体制内工作人员的行为与态度,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2]。 (四)保障公益事业目标 事业单位和一些普通单位相比,其承担的社会任务更为艰巨。因此,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需要严格把控经费支出这一环节,让财政资金得到合理应用,面对一些非盈利的管理目标,事业单位在实施具体工作时,需要将战略目标牢记于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价值,进而为后续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给予相关支持。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现如今,各大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时,不要仅仅将经费支出、会计核算等工作当做主要管理目标。还需要重视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识别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对此,事业单位需要使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得到提升,始终按照经济业务流程完成风险提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工作,让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顺利完成[3]。首先,事业单位应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风险,制定出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当指标到达限额时,需要第一时间对事业单位的上级领导进行报告。其次,事业单位需要安排一名人员定期调研国家所出台的文件以及银行利率变化,通过一系列的审计工作,让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与改善。 (二)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环境 为了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属于一个健康稳定的环境下,需要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强化。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审计机构,完成会计核算、内部执行等审计工作,并第一时间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映,让各个科室根据审计结果进行问题的整改。其次,事业单位需要严格制定财务管理流程,让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了解自己在内控工作中的具体责任,从而保障各科室人员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为财务部门内控工作的实施提供必要支持。此外,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文件中的规定,将决算、预算以及三公经费的实际情况公开在官方平台中,让全社会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最后,事业单位需全面发挥出一些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价值,让其为财务管理以及内控执行等工作提出发展性建议,使事业单位能够逐渐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力度。 (三)完成财务管理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需要完善有关制度,让审计机构的权限、职责范围以及方法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事业单位的各部门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内审工作,以此保障审计监督与管理职能的作用发挥[4]。与此同时,内审机构需要在每年年初完成审计计划的制定,计划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缺陷,对一些违规现象进行整改,让财务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当完成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将所发现的问题向上级部门进行反映,并让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对审计结果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保障各个科室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彰显出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四)加强预算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重视起预算管理这项工作,形成正确的预算管理意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需要遵照预算法以及国家相关文件,合理完成下年度预算的编制,让部门基本支出以及项目支出变得精细化、透明化。事业单位还要全面发挥出预算管理控制的有效性,把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结论与绩效奖金业务考核等环节联系到一起,从而调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形成良好预算管理观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属于事业单位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变得更加多元化,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能够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合理、科学。除此之外,事业单位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必要性,结合单位的实际特点,全面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并在实践中对制度进行相关调整,从而打造出一套符合本单位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事业单位在经费保障、人才配备方面等制度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吕蓉.新时期的国内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1):85,93. [2]梁德志.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升工程财务管理水平[J].经营者,2020,34(23):151-152. [3]余思明,唐建新,孙辉东.管理层业绩目标、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J].预测,2020,39(3):50-57. [4]杨丽娟.关于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探讨[J].首席财务官,2020,16(1):136-13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