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网络学习适应性研究的二十年回溯与展望
范文

    吴芳妍 陆宇正

    

    

    摘 要:与传统学习一样,网络学习依旧存在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本文以CNKI近二十年来“网络学习适应性”主题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从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发表时间及数量、期刊来源分布、研究主题等角度分析相关文献,并梳理出当前网络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内涵,总结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学习;适应性;研究回溯;综述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8-0247-02

    现代信息的增加速度持续上升,人们对学习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传统学习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学习者需求,当前的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网络学习平台完成对知识的深度掌握与内化。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网络学习侧重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使得学习过程不再仅仅依赖于教师。然而,不管学生采取何种学习形式,学生都会存在学习适应性不强问题,国内最早研究网络学习适应性问题的学者是陈肖生[1],此后随着网络教育模式的普及,网络学习适应性不良等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解国内网络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现状,本文对CNKI数据库中近二十年来相关主题的文献进行了检索,梳理了网络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脉络,对国内有关网络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进行了归类分析,为网络学习适应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1网络学习适应性国内研究基本情况

    1.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检索法和内容分析法,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期刊文献。在知网以“主题”为检索项,考虑“网络学习”存在同义词,故设置检索词为“网络学习适应性”为OR“在线学习适应性”进行相关文献的精确检索,设定文献发表时间为2002年1月~2019年12月,共查询到169条记录。然后通过文章的标题、摘要或者正文内容对查询到的文献进行手动筛查,去除相同文献或者删除与网络学习适应性主题无关的文献,最终筛查出与网络学习适应性相关的文献120篇。

    1.2发表时间及数量分析

    网络学习适应性发表论文数量的集中时间主要在2010年到2015年(详见图1),可以看到在2012年发表的关于网络学习适应性研究的论文数量最多,为13篇。该年被称作“慕课元年”,慕课的这种以短视频方式学习的在线网络课程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关于网络学习适应性的研究也增多。

    1.3文献来源分析

    在筛查结果的120篇文献中,期刊论文93篇,毕业学位论文27篇,毕业学位论文均为硕士论文。文献在部分期刊中的发表占比较为集中(如表1所示),在其他期刊上的发表较为零散。

    1.4研究主题分布

    网络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现状,可以下几个类别进行分析:第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进行网络学习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现状进行调查,对影响其网络学习适应性的因素进行探析。第二,针对现阶段网络学习适应性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和干预策略。第三,针对不同类别学习者存在的网络学习不适应性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通过对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设计开发适应学习者的网络学习平台、课程或者系统以解决其适应存在的问题。第五,还有其他一些关系网络学习适应性内涵、特征等基本概念的研究(如表2所示)。

    2网络学习适应性研究主题具体分析

    2.1網络学习适应性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网络学习适应性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从理论角度出发,学者分析了网络教学模式可能会带来的学习不适应问题,并通过构建模型、对比分析等方式探析影响网络学习者学习适应性的因素。蒋成凤(2005)基于辍学理论建立了一个涵盖网络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2],张成龙等(2017)构建了一个基于MOOCs的网络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假设模型。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网络教育中学习者的适应性现状,使用特定数据分析的软件,总结出影响网络学习适应性的因素,主要从环境因素[3]和内在因素[4]两方面来讨论。除此以外,还有高洁(2019)、赵呈领(2019)等学者采用在线学习适应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实证研究,以此探析影响网络学习适应性的因素。

    2.2分析网络学习适应性的问题并提出干预策略的研究

    通常而言,在网络学习中有愉悦学习体验的学生,其学习绩效一般也优于存在学习适应性障碍的学生。因此,曹忠贤(2008)等学者对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的内涵、特点、机制、种类、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根据系统全面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应对网络学习适应性不良的干预对策和建议,进而促进了网络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解决[5]。

    2.3对不同类别学习者网络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对不同类别学习者网络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可以分成以下两方面:首先,针对儿童、小学、中学、大学生、留学生、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学生的网络学习适应性研究中,关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是最多的。彭青华(2013)、邓隽(2012)等都对大学生网络学习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网络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现代远程教育是在网络学习资源的辅助下,成人学习者采取网络学习方式进行继续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本质上就是网络学习。此外,李晓睿(2011)还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留学生网络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6],林君芬(2010)分析了小学生网络学习适应性的特点并提出了开展网络教学设计的建议[7]。其次,网络学适应性不仅在学段方面存在差异性,同样在不同学科专业的学习者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于莹(2015)调查分析大学英语学习者在多媒体网络辅助环境下学习适应情况并提出改善建议;张萌(2014)以大学物理为课程对象,对理工科学生大学物理网络学习适应性能力进行实证研究[8];李鸿艳等(2013)编制了本科护士专业网络课程学习适应性量表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2.4通过对适应学习者的网络平台

    课程或系统的设计开发来解决学习适应性问题的研究,网络学习资源、平台、课程的质量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习者的学习适应性会造成影响,已有学者开展了相关实践研究。朱轩(2008)从分析适应性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出发,尝试将适应性学习理论和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中,提出了适应性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原则[9]。李敏(2007)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对网络学习内容进行适应性的呈现,开发了适应性学习平台,进而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10]。

    2.5概念意义等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上述的几种研究外,还有一些概念、内涵以及构成要素的研究,这类研究偏重理论叙述。如贾巍等(2013)基于内涵和构成要素探讨了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的问题,张琼等(2005)从网络学习适应性的概念、网络学习过程的发生机制以及网络环境下影响学习适应性的因素这三方面来开展网络学习适应性研究,刁秀丽等(2014)从学习者网络文化适应性的角度来探究其对网络学习的影响。

    3网络学习适应性研究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学习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所暴露出的学习问题也愈加明显,只有不断优化这些问题,才能使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目前我国学者已作出相关研究,并根据结果给出了一定改进策略。但是这些对策还无法形成系统,而且缺少对干预策略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因此,应该继续深入探究网络学习者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和解决网络学习适应性不良的策略;多关注提高网络学习适应性策略的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干预模式和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学段和学科的教学对象应开展个性化的实证研究,促使网络学习适应性问题的研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 考文献

    [1] 陳肖生.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2(3):6-8+13-79.

    [2] 蒋成凤.网络学习者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模型[J].中国远程教育,2005(1):33-36+79.

    [3] 林雪芬.影响网络化学习适应性的环境因素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4(5):61-63.

    [4] 张进良.大学生网络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4):37-39.

    [5] 曹贤中,何仁生,郑采星,等.国内网络学习适应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2):52-55.

    [6] 李晓睿.留学生网络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探讨[J].青年记者,2011(14):79-80.

    [7] 林君芬.小学生网络学习适应性分析及其启发[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1):96-97.

    [8] 张萌.大学物理网络学习适应性问题剖析及干预策略[D].长沙:湖南大学,2014.

    [9] 朱轩.适应性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扬州:扬州大学,2008.

    [10] 李敏.网络学习内容适应性呈现模块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07(10):30-3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