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铣刨料在扶贫通村道路中的应用 |
范文 | 张通文 摘 要:在公路日常养护中如何变废为宝将资源与环境相结合,是我们一直在公路养护中所探索的方向。本文重点阐述了利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过程中产生的沥青路面铣刨料对脱贫攻坚帮扶村低等级通村道路进行改善的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扶贫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12-0136-02 0引言 张掖公路局脱贫攻坚帮扶对象山丹县老军乡焦湾村刘家地社现有村民不足10户,该社通往焦湾村杨庄的1.8km村道道路大部分路段是砂砾路面,均没有进行硬化,路面多处存在大面积沉陷、波浪搓板、坑槽等病害,路面平整度差,严重影响村民的农业生产和日常出行,村民出行不够便捷,村民要求改造的愿望强烈。张掖公路局严格按照省、市两级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查看后,对道路现状和现有交通量进行了科学分析,决定对原砂砾路面存在的坑槽、波浪搓板、沉陷等路面病害集中彻底处治后,采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铣刨料铺筑15cm面层,压实后形成沥青路面,改善路况质量。 1以绿色发展理念引导精准扶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确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未来的经济将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需要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例行高严格力度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经济体系、技术创新体系、能源体系等。在“推进绿色发展”指示的引领下,逐渐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创建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在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上,需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坚持节约、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正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路径选择。当前,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需求的同时,更加的重视精神上的财富,因此,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需要以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准则,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给出的指导方针,自然成为贫困地区破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坚持绿色发展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的指导思想,在精准扶贫的全过程中渗透绿色发展理念,在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中,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不能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 当前,减贫脱贫工作逐渐步入改革攻坚期,大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开展,已成为服务于“共富共赢”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实现的关键途径,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必然要求。甘肃省作为我国农村贫困程度较深的省份之一,是贫困攻坚的重点和难点。精准扶贫的提出为甘肃省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决胜的关键时刻,张掖公路局从解决群众出行难的实际出发,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帮助帮扶村铺筑通村公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积极组织装载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利用公路沥青路面铣刨料,为山丹县老军乡焦湾村铺筑1.8km的通村公路,解决了焦湾村刘家地社通往杨庄之间群众出行难问题,为实现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受到村民称赞。此次道路的铺设与硬化,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实施精准扶贫进程中,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应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铣刨料铺筑路面,既节约了修路成本,又降低天然骨料需求量,也减少大量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并能提升路面抗老化性能和抗车辙性能等,这一技术优势明显,节能效果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 2实施方案 2.1原材料试验 (1)我局试验人员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对原材料(铣刨料)进行了沥青含量试验和矿料级配试验,表1为试验数据。 (2)根据高速公路铣刨料抽提试验和筛分试验数据及铺筑路段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乳化沥青洒布量为0.7kg/m2。 2.2施工工艺 (1)施工流程:准备工作—砂砾路面整平及压实—乳化沥青洒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铣刨料的摊铺—初次碾压—乳化沥青再次洒布—人工撒布养护砂—压实—开放交通[1]。(2)准备工作:2020年3月18日,山丹县老军乡天气晴朗,满足施工条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铣刨料储存在山丹公路段清泉养护工区料仓,运至焦湾村刘家地社至杨庄村道距离42km。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均已准备就绪。(3)砂砾路面整平压实:对砂砾路面存在的坑槽、搓板、沉陷等路面病害进行集中彻底处治,并对有污泥的地方进行冲洗并风干,确保在路况质量较好的状态下实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铣刨料铺筑,使沥青能够充分粘附[1]。(4)乳化沥青洒布:根据试验确定洒布用量为0.7kg/m2,在洒布过程中,应确保车速与喷洒量保持稳定,漏洒空白处由人工补洒,乳化沥青洒布温度不低于20℃。(5)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铣刨料的摊铺:铣刨料的铺筑需要在乳化沥青破乳后开展,摊铺所用器械为3m~4.5m小型摊铺机,摊铺宽度4.5m。以匀速缓慢的摊铺速度进行,以保障路面平整度,采用人工对漏缺部位进行摊铺。(6)初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铣刨料摊铺后立即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遍,振压两遍。(7)乳化沥青再次洒布:初压完成后按0.7kg/m2洒布量再次洒布乳化沥青,洒布要求按照2.3.4条款之规定。(8)撒布养护砂:乳化沥青洒布后立即采用人工撒布养护砂。养护砂最大粒径按要求不超过0.5cm,需洒布均匀,以保证乳化沥青不被粘提。(9)终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和双轮双振压路机振压等综合碾压3~4遍,最后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遍,边角部分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使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顺纵向由低边向高边按规定要求的碾压速度均匀进行,相邻碾压重叠宽度大于30cm[1]。 2.3现场检测 村道改善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铣刨料铺筑长度为1800m、路面宽4.5m,共计8100m2。铺筑厚度15cm,平整度检测最大值为5mm,经改善的路面平整密实,无松散、推移、泛油现象。 3成本分析 表2直接费用共计179050元,改善通村道路1800m,面积8100m2,单价为22.10元/m2。笔者查阅了2019年山丹县农村公路(山红路)养护维修工程,此工程起点位于山红路K2+500处(山丹县农村公路养护中心),终点位于山红路K6+660处(山丹县公墓左边界),路线全长4.16km,按照四级公路标准改建为C30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为15cm天然砂砾垫层+20cm水泥(5%)稳定砂砾基层+22cmC30混凝土面层。此项目预算总造价3716611元,经过换算后C30水泥混凝土路面单价为110元/m2。按照换算后单价进行计算改善通村道路8100m2费用为891000元,通过对比这项工艺节省费用711950元,占比约为79.9%,较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 4跟踪观测 施工后,我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多次对改善路段进行观测并收集整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路面沉陷、坑槽得到了有效处理,路面平整密实无松散、推移、泛油现象,雨季路面排水通畅,方便了当地人民的出行[2]。 5结语 采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铣刨料对焦湾村刘家地社至杨庄的村道路面进行改善,实现了将养护生产工作同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相结合,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既能够保证村民的农业生产和日常出行,还能变废为宝将资源与环境相结合,加快帮扶村农业发展,幫助所在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新成效,推动帮扶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JTG/T.5521-2019,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S]. [2]JTG.H10-2009,公路养护技术规范[M].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