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情绪变化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研究
范文

    王雪 杨晶晶 杨陆

    摘要:目的-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分析医学专业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职业认同,了解重大社会公共卫生事件对青年学生心理、思想的影响,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理论依据。方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和医学生职业认同量表对吉林省四所医学高校的在校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疫情期间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61.85±14.67),正性情绪(92.56%),负性情绪(7.44%)。结论-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医学生职业认同感受情绪变化影响,医学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情绪变化;医学生;职业认同感

    基金项目:共青团吉林省委员会课题(2020jqy-072)。

    作者简介:王雪,女,长春中医药大学,讲师,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杨陆: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导师。

    2020年1月,全国各省宣布新型冠状病毒为一级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的冠状肺炎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传播,武汉于2020年1月23日开始封城。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报道,从第一批医疗队抵达武汉至3月1日,全国共派出护士2.86万人,占派出医务人员总数68%[1]。在爆发期间,紧张、焦虑和其他负面情绪开始在全国蔓延,并迅速在全社会普通群众中传播和扩散,让全国陷入心理危机[2],尤其是对于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情绪变化产生较大影响,并且影响着同学们对职业的认同感。在校医学生是培养职业认同感的关键时期,正性情绪可以帮助医学生有足够的热情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负性情绪会改变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改变职业选择。本研究深入剖析医学专业学生的情绪变化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吉林省四所医学高校的在校医学专业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情绪变化和职业认同感。

    1.2调查问卷

    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涵盖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选择医学专业原因、亲友中是否有人从事医务工作、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学习成绩、是否会调换专业、毕业后去向、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新闻报道关注度、家庭所在城市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数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活动主要方式、新冠肺炎期间居家隔离时间、是否担当过防疫志愿者几个维度。

    正负性情绪量表。该量表源于情绪的环状结构(Watson,1985),分为正性情绪(PA)和负性情绪(NA)两类,其中每一项的情绪形容词以五点计分,如“极其多”、“比较多”、“中等程度”、“比较少”、 “几乎没有”[3]。

    职业认同量表。该问卷由王英杰等人编制,职业认同部分确定为纵、横两个方向,纵向分为3个阶段(过去、现在、将来),6个维度(择业动机、职业认知、职业支持、职业情感、职业期望、意志承诺),每个维度包含6-7个题目;横向又按照内部、外部2个方面将 6个维度进行细化,分为主观重要性、客观可行性、行业认知、环境认知等因素,每个因素包含3-4个题目[4]。

    1.3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在获得吉林省4所医学院校学生知情同意后,通过线上限时发放电子问卷,由学生独立填写,调查员在线实时解决问题,同时按照自愿的原则,选取 5人為研究对象,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论

    2.1基本情况

    该次网络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714份,其中男性395人(23.05%),女性1319人(76.95%);本科生1450人(84.60%),研究生264人(15.40%);城市1075人(62.18%),农村639人(37.82%);独生子女798人(46.56%);党员95人(5.54%);学生干部589人(34.36%)。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1546人(90.20%)担任防疫志愿者。调查医学生择业情况如图1。

    2.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情绪变化情况

    研究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的情绪及心理状况受到一定的影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调动了大部分医学生的积极情绪,但仍有少部分学生的情绪转向消极。研究数据表明医学生的情绪变化与教育水平及学习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学生都会发现自己产生了一些心理和情感问题,包括压力、焦虑和恐惧,需要大量的个人心理调整和社会的支持[5]。医学生正负性情绪变化情况如表1。

    2.3医学生职业认同感单因素分析

    调查报告显示97%的医学生将一名德技双馨的医学前辈当做学习的榜样,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97.78%的医学生有足够的热情来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98.31%的医学生将成为优秀的医护工作者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对于未来是否希望自己的子女学医一问题,单样本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职业认同感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医学生情绪变化的影响因素

    从本研究可知,①医学生对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状况产生担忧。在疫情爆发初期传播速度很快,并且可能无症状扩散,医学生对感染症状有一定的了解,担心新冠病毒会危害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6]。②社交方式的改变。为减慢病毒的扩散,各地区响应号召居家隔离,对于正处于寒假的医学生来说,假期本规划着出游或与朋友相会,可是居家隔离迫使他们无法外出会友,只能在家中通过社交软件与朋友们聊天[7],调查报告显示,有90%以上的医学生选择在家玩游戏等方式消磨时间,这样社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③学习及就业的压力。医学生教育学时、学制长、学业繁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延迟开学等措施为学生学习带来不便,由于线上学习使医学生在专业课、实训课的学习中,缺乏实验、实训道具;网上观看老师演示不够清晰等原因,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并且调查显示,有11%的医学生为应届毕业生,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存在线上论文答辩及寻找工作的压力,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医学生的情绪变化。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