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杜甫《石壕吏》的现实性意义探索
范文

    钱小亚

    摘 要:《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五言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官吏深夜抓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的残暴,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情。本文将从诗歌的现实性意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安史之乱;忧国忧民;现实性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五言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官吏深夜抓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的残暴,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情。

    公元759年,杜甫仕途遭遇一场变故,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夜宿晓行,一路风尘仆仆,所经之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杜甫投宿石壕村恰逢官吏深夜抓人,不禁引起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于是,一首千古不朽的名诗就创作并流传了下来。下面我从诗歌产生的社会现实性意义方面进行分析:

    一.认清古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社会现实

    诗人写作《石壕吏》时,唐朝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它是一场争夺皇室统治权的内战及动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由反叛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历时8年之久,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各方面造成巨大影响。当时中国华北和关中一带经济受到巨大打击和影响,北方人民流徙严重,经济大受破坏。例如,诗中“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四句,将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鲜明地展示出来,官吏深夜拉丁抓夫,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这家人三个儿子都被拉入伍当兵,其中2子死于战争,还有一子下落不明不知生死,家中仅剩年老体迈的公婆和儿媳和一个襁褓中的孙子,儿媳因为一件完好的衣服都没有,连门都不敢出,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动乱程度!社会如果要长治久安,君主应该施行仁政廉政,并取信于民,与民休息,这样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二.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精神

    诗歌“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四句,写出了老妇人不怕牺牲的铮铮铁骨精神,使人对这位老人敬佩不已。当时由于前线战事紧急,叛军气焰嚣张,唐军兵力严重不足,为平息叛乱,急需兵力做补充以应急,所以,官吏深夜到石壕村抓人时,把老妇人这样这样上了年纪的人也强行带走了,老妇人说自己可以为士兵们准备饭食,也算为国效力,所以,可见老人是有一颗强烈爱国之心的。我认为每位公民都应有社会责任感,应像古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

    《石壕吏》给人印象较深的一面是诗人的强烈的爱国心,杜甫本是一介文人,当时仕途正遭遇一场打击,被贬官为华州司参军,时值他离开洛阳,历经长途跋涉,所经过的地方皆是哀鸿遍野,百姓生活流离失所,于是,饱含爱国爱民的一腔情怀,写出这首千古名篇。诗歌描述的老人的儿媳“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二句,令人深感同情,若不是战乱,这家人一定会过得其乐融融,不会家破人亡,可怜女子连一身像样的衣裙都没有!可见当时老百姓生活的疾苦,就连家中上了年纪的老妇人都被带走去了前线,可知官吏统治是多么强暴和黑暗!记得有位伟人说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每个有识之士都应有一份责任和担当,为了个人和民族前途,我们都应该好好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全文小结

    杜甫《石壕吏》充满了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流传几千年的这首名作至今影响着我们的心灵,惟愿我们牢记历史,矢志不改,用我们的热情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梦想吧!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4]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5]杜甫.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冷成金.唐诗宋词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