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范文

    蓝琼瑶

    摘 要: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班主任在班集体中充当的角色,就相当于一个大家庭中的大家长。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对班级纪律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除此以外,还影响着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当在平时积极地采用赏识教育法。本文将就如何通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出不同的应变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班主任正确认识赏识教育,并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影响;以及注意赏识教育的适度性,以促进教育的良性循环等三个方面叙述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初中班级管理;赏识教育应用研究

    前言

    对于现阶段的初中而言,赏识教育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而赏识教育作为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因而在初中班主任的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当尝试着将赏识教育运用到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在此教育模式中,教师应当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务求尽量做到包容不同类型的性格特点。赏识教育法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不仅使得班级规定更具有人性化,同时也十分适合现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教学实际要求。

    一、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教学打好基础

    由于初中学生大多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许多学生此时逐渐出现叛逆心理,但与此同时初中学生的思考方式又还尚未成熟,这就使其相对于一般高中阶段或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心理状态较不稳定,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同时班级管理工作也无法顺畅地进行。并且,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却又缺乏学习自信心[1]。作为初中的班主任,主要的工作首先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避免学生产生对学习抵触或是厌烦的心理。因此,在实际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对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才能在后续的沟通交流中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沟通方法,并根据赏识教育原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关怀,用欣赏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进而构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以此保证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享受学习。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私下对学生进行观察,当学生受到打击时可以及时地与学生进行谈话,谈话可以是与学生聊一聊近期的烦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考模式。同时也可以在学生感到不自信时,给予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要突破自己等[2]。

    二、明确赏识教育特点,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各方面的不成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难以做到自我约束。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和监督学生,并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规划。在应用赏识教育这一教育手段时,班主任应以人为本作为班级管理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肯定学生个性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逐渐培养起健全的人格。由于学生在学习方面仍具有一定缺陷,在日常学习或是校园生活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班主任应包容学生错误,给予学生良好的心理暗示,充分挖掘学生在学习中的优势和潜力,使赏识教育发挥出积极作用。同时,因为部分学困生缺乏班主任和教师的鼓励,导致学生个性特点无法得到完善,而班主任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也要以平等性、包容性作为教育原则,在贴合现阶段的教学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宽容的态度、正确的引导、鼓励式教育等具体策略,营造出一个互相尊重,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例如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做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从六十分到七十分是一种进步,而从九十五分到九十六分同样也是一种进步。班主任此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是鼓励,让学生得到自信和继续进步的动力。

    三、注重赏识教育的适度性,促进教育良性循环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赏识尺度的把握,使批评和赏识程度能够有效的整合,避免由于赏识教育过度,而使学生产生一些消极懈怠心理。由于初中学生是心理还未成熟的孩子,因此,教师要注重赏识的方法与程度,因为过度的赞赏教育有可能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和自负心理,使教育效果本末倒置,无法得到良性循环。此外赏识教学的关键并不是教师不批评学生,而是要以鼓励式教育方法指出学生现阶段所存在的种种不足,纠正其在成长过程中的缺陷,讲究批评的艺术,将批评和赞赏的程度有效进行划分,既不使学生产生膨胀心理,也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当学生犯下错误时,班主任就可以通过约谈的方式,先委婉的告知学生错误在哪,而后再给予学生解释的机会,最后可以详细地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的缺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理念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并引导学生学会正面的看待自己。同时班主任通过适度运用赏识教育,也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加顺利的进行班级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明.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学理及实施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6):169-169.

    [2]余莉萍.激励教育方法在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32):244-24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