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圆的认识》说课稿
范文

    赵福姬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圆》的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2)教材简析:

    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古希腊的有一位数学家说圆是平面图形中最美丽的图形。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时让学生认识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是直线图形,而圆是一种曲线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当中的圆形的物体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画圆时先让学生尝试着独立画圆,掌握画圆的正确方法。再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3)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圆,用圆规正确画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并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②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合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③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对几何图形的兴趣,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探究精神。

    (4)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5)教学难点:发现并深刻掌握圆的特征。

    (6)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虽然学过一些图形,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对于乡镇学生,学生数少小组合作意识不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也不高,讨论问题也不是很热烈。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根据这样的学生特点教师的耐心与细心的引导很重要。每进行一次教学活动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发现问题提高核心素养。

    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圆形的物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尝试着画圆到规范地画圆的过程中正确掌握画圆的方法和注意点,认识用圆规画圆的优越性。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索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牢固地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我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意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概括出圆的特征,同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从生活中引入圆。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图形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从而引出课题。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古希腊的有一位数学家说圆是所有平面图形中最美丽的,这节课我们一起进入圆的世界进一步认识圆。通过圆和其他平面图形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圆是曲线图形。

    (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

    先让学生用准备好的物体或圆规尝试着画圆。通过比较用物体和圆规画圆,让学生认识用物体画圆的局限性,并正确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注意点、方法及优越性。学生掌握正确画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纸上画大小不同的两个圆,让学生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决定圆的大小。培养了自主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让学生自学教材58页的圆的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自学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学习进一步感受圓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教师让学生剪下圆让小组进行讨论圆都有哪些特征?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来探索圆所蕴含的规律。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在同一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并会用字母来表示,圆是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主动探索,从而明确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三)巩固练习

    通过判断题、填空题、看图回答、选择题、变式题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同一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强调理解本节课出现的易错题。

    拓展巩固:在操场上体育老师要画一个半径为10m的圆形,怎么画?

    (四)感受数学应用与生活,增强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车轮和井盖为什么会是圆的?让学生知道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也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至于井盖和井口设计成圆形的,是因为这样可以保证井盖在任何方向上的尺寸都大于井口,如果是其他形状比如是方的,井盖变换一下方向和角度就有可能从井口掉下去,还方便搬运等。通过这样的延伸,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圆,知道了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了解了圆的基本特征;知道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理解了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就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对于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感受圆的美与神奇,明白生活中因为有了圆而变得格外多姿多彩,进一步证实了古希腊数学家说的“圆是所有平面图形中最美丽的”。

    布置课后作业:设计美丽的图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