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举措 |
范文 | 岳海燕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下,中职学校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以重视,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中职学生的心理素养,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以便强化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效率,增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问题;措施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普遍的年龄在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其主要是中考失利或者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思想上比较叛逆,追求个性,希望展示自己的优势,并获取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同时行为上也很容易冲动,自控能力不强,因此在中職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一)学习和交往上的心理问题 很多中职学生是成绩不理想或者中考失利的学生,其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加上大多数中职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中职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或者学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和厌烦心理,不愿意积极探索和思考,缺少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焦虑、压抑、困惑等心理动态,这不仅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其次,从交往方面来讲,中职学校为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技能型和职业型人才,中职学生面临着各种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但是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93%的学生交往能力差,而只有6%的学生人际关系融洽,这就使得很多中职学生在公共场合存在紧张和恐惧的心理,缺少自信,不善于积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协作意识和分享意识较差。 (二)情绪波动比较大 中职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其自我认知逐渐增强,对事物也有了自身的见解和观点,寻求在生活和学习上的独立性,希望突破约束,展示出个性,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并且情绪波动也比较大,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但是由于目前很多中职学生收到父母的溺爱,心理比较脆弱,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大,不愿意主动面对困难和迎接挑战,加上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中职学生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如果心理压力长期难以得到释放,就会出现压抑和焦虑等情绪。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中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让中职学生能够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缓解心理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动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构建校园文化时,要渗透人文性与精神环境,可以张贴积向上的标语、口号等,或者打造文化走廊、文化墙等,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其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理。其次。中职学校还可以充分的结合专业特色以及学生的职业发展等,为学生开展技能比赛、模拟实操、社团活动、文艺表演以及公益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释放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学校也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形成模仿效益,带动更多的学生融入到校园文化生活中。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以后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强化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班级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辅助,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思想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有全面性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更加阳光和开朗的面对困难,积极接受挑战。其次,还应该构建和谐的班级,班主任、辅导员要积极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通过班会、集体活动等,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尊重他人、待人友善,并合理的释放自己的情绪,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为学生营造出稳定、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朝着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懈奋斗。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相结合,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提升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分享意识。 (三)开展多元化的心理咨询和教育 中职学校应该构建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通过专业的疏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比如: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在线心理咨询,学生可以使用微信、QQ等完成在线咨询,也性格比较腼腆和内向的学生提供了咨询便捷;同时学校也可以配置心理咨询室,邀请心理专家定期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或者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使用中职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为其排解心理压力。其次,学校还应该加强与父母的联系,有效的应用家庭教育资源,通过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中职学生的独立性。此外,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进步与努力还要加以肯定,使用正确的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味的批评,要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勇敢的接受挑战和面对困难。 三、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环节中,并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学校首先应该明确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然后设置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同时学校还应该构建出和谐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次,教师还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打造团结、协作的班集体,凝聚班级力量,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晓利.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J].职业,2018(002):98-99. [2]刘兵.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措施[J].科学咨询,2018(003):12-12. [3]刘幸福.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疏导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009):158-15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