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数学猜想与应用 |
范文 | 马春苗
摘 要:猜想,即是观察所研究的问题,再进行实验和分析,最后通过类比归纳等方式,得出相应的结论。是用已知的材料和知识为基础,根据一定的经验和事实,进行推测和想象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很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很多新的数学结论,都可以用猜想找到。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数学家经过实践论证得出的正确结论,这些结论也都是由猜想提出的。对于学习,不仅仅只是对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掌握多种数学方法。猜想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对于探索问题解决思路、发展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学猜想;类比法;归纳法 1 数学猜想 1.1归纳性猜想 所谓归纳性猜想,就是从部分到整体,再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使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对一类事物中以部分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他们的共同处,然后猜想这些特点可能存在于这类事物的所有事物中。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很难发现这些特点,但是在某些特殊的事物中,却能很容易的发现。将这些特殊事物进行猜想,得出相应的结论,再将这些结论应用到一般的事物中,检验是否符合。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各种特殊的例子,来帮助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和归纳的方法,总结他们的共同特点,然后使用猜想来得到更好的结论。 例:教师在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上,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引导,用多项式的事实先求出结果,在让学生观察得出的结果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将这些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结论。假设方程的左边是由两个数和两个数之间的差的乘积组成的,而两个数的平方差组成的等式的右边。将这种关系假设成立,再进行多种实践和证明,最终得出它是正确的结论。 1.2类比性猜想 类比性猜想是指,对两个事物中相似的地方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另一个新的猜想和结论。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结论相似,猜想已知条件可能相似;可以用已知类似,猜想结果类似;它也可以通过类推两个概念来猜测解决问题方式的相似性。 在教学中,我们用类比法把两件事的相似性和相似性结合起来,来推断它们之间的相似性。然后,我们从这个到另一个深入的探索和猜测结果。 2 应用例题 2.1归纳法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无从入手,但个别的情况却很简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简单的个别情况入手,归纳出相应结论,并尝试应用到其他所有相似的问题上。 2.2类比法 例2: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某些性质或定理进行类比,猜测类似的其他对象的性质或定理。 在教学中,能应用类比方法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正方体体积和圆柱体体积;三角形面积和四边形面积;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空间直角坐标系;类比猜想有助于学生理解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对与教跟已学过的知识有关的新知识,可以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方法论 [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明廷桥.数学猜想及其教学策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3]薛琼.浅谈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 [4]庞红霞.初三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限制调查[D].广西师范大學,2009. [5]胡兴余.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几条有效途径[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4,(1):15-18. [6]刘浩文.让我们合理的猜想吧[J].数学通讯,2001,6. [7]方初宝.数学猜想法浅谈[M].北京:科学献出版社,199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