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应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
范文 | 史丹丹 摘? 要:如果说招生是入口,那么就业就是出口,学生经过大学4年的学习,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才是关键。大学毕业生的主要的就业去向有: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去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考取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去国企、中小微企业、三资企业就业;考取研究生、专科升本科;出国;入伍;自由职业;创业,等等。但是,现实与理想还相差不少,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559万,上升至2018年的824万,这么庞大的毕业群体,无疑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该文将就高校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 方法?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1(a)-0241-03 How to Improve Graduates' Employ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I Dandan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Province, 053000 China) Abstract: If student recruitment is an entrance, then employment is an exit for students. Whether a student can find a satisfactory job is the key after four years of college stud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reality and ideal. There is no doubt that such a large number of graduates increases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y of college graduate because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increased from 5.59 million to 8.24 million from the year of 2008 to 2018. This paper will do research on how to improve graduate employment. Key Words: Graduates; Employment; Methods; Research 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有: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去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考取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去国企、中小微企业、三资企业就业;考取研究生、专科升本科;出国;入伍;自由职业;创业,等等。针对这些去向,高校应该相应地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1? 加大政策性宣传,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国家出台了创业引领和就业促进计划,高校应为学生做好解读;健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引导毕业生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结合实际制定激励政策,引导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 各地各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主动对接以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为特点的新业态人才需求,充分利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支持鼓励毕业生实现多元化就业。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引导毕业生主动适应新就业形态、新用工方式。 继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高校应响应中央号召,鼓励大学生入伍。认真落实学费资助、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面向毕业生、在校生、新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要密切配合兵役机关,发放应征入伍宣传单。 响应国家在疫情防控下,维稳就业的方针政策。采取更多市场化办法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大双创支持力度;扎实做好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加大对疫情严重地区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倾斜帮扶;为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保持高效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平稳。 2? 精心构建就业工作体系 高校应坚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相契合;坚持与专业建设、就业工作相协调;坚持与全员化、全过程、专业化、信息化方向相一致。精准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系统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 高校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全程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各二级学院相应成立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每个二级学院指定一名就业专员,具体负责就业工作。 2.1 扎实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文件精神,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务实进取,积极做好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 2.1.1 完善制度建設 为强化就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出台就业相关的各类文件,有文可依,按规章制度办事。将各项工作规范化、条理化、具体化、精细化。 2.1.2 强化服务意识 (1)建平台,优化服务环境。 高校建立起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包括就业网、微信平台等,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增添了服务载体。实现对在校生就业政策、就业手续办理、招聘信息的精准推送。 (2)抓特色,提升服务质量。 开展首问责任制活动,就业工作相关单位全天候接受学生职业规划、就业与创业等方面咨询,对毕业生办理派遣、改派手续快捷办理。 (3)做帮扶,提供个性服务。 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经济补助、“一对一”就业服务、心理辅导或免费为其提供终身就业援助等办法对毕业生进行帮扶。 2.2 创新教育模式 开设就业创业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借助以往的教学经验,采用分专题、分模块结合案例、分组讨论等创新教学,形象生动地向广大学生讲授相关政策和就业技巧。 2.3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成立创新创业的服务机构,主要负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工作的教辅机构。 (1)成立协同领导机制。高校要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小组成员有中心主任、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二级学院主要领导。明确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在创新创业工作中的职责,着手建立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机制,全面部署创新创业工作,将创新创业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 (2)制定和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深入展开必须有合理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完善的制度做保障,为了做好创新创业一系列工作,学校积极进行相关制度建设,拟定了有关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指导教师待遇等文件。 (3)切实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负责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育的机构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为标准,将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重视通识课程的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创新意识和精神。同时强调专业类课程实务、实践学时的比重,注重案例研究、模拟经营等实践性较强的方法,加大现场教学和案例分析比重,提高学生专业领域就业创业的能力。同时在培养方案中设定创新创业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4)成立创新创业机构。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育中心成立相应的“创新创业社”,社团要涵盖不同的专业年级。社团可以针对“互联网+”等创新创业赛事活动组织讲座和培训,可以有校内教师培训也也可以有外聘专家的培训,也可有针对不同专业进行的培训。另外,社团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项实践活动,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学习机会,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广大同学的创新意识和相关能力。 学校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节、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应聘大赛等比赛,调动全校学生积极性,将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指导寓于多种活动之中,成为就业指导课的有益补充。 成立“创业孵化园”,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培养出特色鲜明的创新性人才。 2.4 推进基地建设 高校应不断加大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力度。注重学科、专业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相结合,大力推动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 2.5 组织做好校招活动 大型雙选会与小型专场招聘会相结合,做好校招活动。 2.6 做好就业日常性事务 高校二级学院应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布置就业工作,成立由系领导班子、辅导员、学业导师、教研室主任等相关教师共同参与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确认人员分工,责任到人;制订就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要点和工作步骤;初步统计学生实习、就业情况,通过多种渠道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政策宣讲,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活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整理用人单位信息,制定就业市场开发计划,组织辅导员、学业导师、教研室主任分组对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宣传专业建设情况及就业政策。同时,通过多种渠道联系相关用人单位,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为召开就业双选会做准备;全体教职工要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渠道,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参与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 每年定期组织至少一次较大规模的就业双选会,同时根据用人单位情况及毕业生需求,分批组织多次专场就业招聘宣讲会。 进一步收集就业信息,组织辅导员、学业导师、教研室主任对用人单位、实习就业基地进行走访调研。 全面摸排整理毕业生就业情况,精确掌握毕业生中每一名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建立帮扶工作台账;针对建档立卡、少数民族、残疾、其他贫困等特殊群体毕业生建立“一对一”就业帮扶台账,明确帮扶责任人,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实现对毕业生就业的精准帮扶。台账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基本情况、学业情况、就业创业意向、就业进展情况、帮扶措施等内容。由帮扶责任人对每名帮扶对象发放帮扶联系卡,卡中记载帮扶责任人、联系电话、帮扶政策及帮扶措施,做到“一生一策”“一生一档”“一生一卡”。由就业专员负责定期更新完善台账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帮扶数据。 针对未就业毕业生情况,联系用人单位,有针对性地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 按要求完成就业工作各类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按时完成毕业生生源和就业信息核对工作,组织开展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调查工作。 毕业生离校后,仍然要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持续跟踪调查,深度挖掘就业、创业典型,邀请在基层就业、自主创业以及专业领域有代表性的校友回校座谈并讲座;完成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整理和总结,撰写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3? 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担当。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广泛动员,形成合力,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和辅导员、学业导师等在就业工作的职责作用,真正把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2)精准把握就业形势,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及时跟进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毕业生签约进展,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心态、动态,及时调整就业工作方案。 (3)加强就业统计管理,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对毕业生就业数据认真核查,严禁弄虚作假,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全面科学地评价就业质量,促进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 (4)加强就业跟踪调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情况跟踪至2020年底,及时掌握毕业生协议就业、合同就业、基层项目等较高质量就业的情况。 (5)强化信息服务,实现网络招聘活动全覆盖。二级学院利用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举办网络招聘会(外国语学院已经做了尝试)。 (6)强化工作举措,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组织好“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的招聘活动;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到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就业创业。 (7)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军入伍。强化服务保障,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帮扶工作,特别是对特殊群体毕业生的“一对一”帮扶工作。相关帮扶教师要深入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工作的关键节点、重点环节主动对所负责学生进行精准帮扶。 加强思想教育和就业心理疏导,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规定,精準做好特殊群体就业帮扶。 要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导,强化就业观教育,引导毕业生实现多元化就业、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李蕾.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9. [2]?张亚杰.大学生信息管理及就业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9. [3]?南方日报评论员.全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N].南方日报,2020-07-17(A4). [4]?郭妍.协同治理视域下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3):60-62. [5]?毕海洋.高校毕业生区域性就业市场建设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164-165. [6]?刘凤臣,庄璐,刘诗宇.新时代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移动网络平台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24-2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