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新媒体下的“亿点爱”爱心公益形式 |
范文 | 林香如 戚洛嘉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新媒体在公益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做到“一点爱、益点爱、亿点爱”让公益(慈善)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公益其实很简单,尽我们所能的一点小小善举,让这个社会充满阳光和温暖。而且公益传播所具备的个性化、公共化、多元化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同时新媒体与公益结合的创新方式不胜枚举。最终公益活动在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完美的展现了多样性,在以后需要多方参与,联动传播、各方探索才能使得公益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网民生活的主流。虽然社会上有很多的爱心人士正在从事着公益活动,他们可能是成功的企业家,可能是刚刚毕业的青年学生,也有可能是明星这样的公众人士。然而尽管有这么多的人从事着公益活动,但这依旧远远不够,我们的社会上依然存在着上不起学、吃不饱饭的孩子们,以及无人照看、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等。那么互联网就是一个很好的平臺,一个将受助群体与爱心人士连接起来的平台。线上网络平台对于公益传播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公益活动,不仅降低了活动的成本,而且还跨越了时空的局限性,同时也能更加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国家越来越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而青年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一支重要主力军,其公益常态化的意义也愈加凸显。我们以“助医、助学、助困、助老、助残”这五个方面来建设一个爱心公益平台,将其命名为“亿点爱”,并以“一点爱、益点爱、亿点爱”作为我们的标语。意在每个人通过公益活动将自己的一份爱心献给上社会需要帮助的人,而数以万计的爱心援助汇成大爱,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 我们的平台通过利用虚拟社区来汇聚公益信息,将这些汇总认证后的信息通过自媒体平台来发起社会动员,并利用互联网透明募捐机制来进行捐款。 美国学者瑞格尔德认为,虚拟社区是“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亿点爱”建立虚拟社区,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账号的查询或口碑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使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该组织中来。因为无固定公益消息来源,因此通过组织内部成员线上查询、线下走访的形式来收集慈善救助信息,将这些困难群体的个人信息汇聚在QQ群中,使其内部成员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得救助消息来源,并通过虚拟社区随时随地对消息进行汇总、核实、策划以及动员。通过组织成员多方汇聚的慈善消息,以一种新型的聚沙成塔式的慈善消息汇聚方式,最终确立需要帮助的对象以及资助形式。 在“亿点爱”平台,我们所提倡的公益形式跟常规有所不同。公益其实很简单,它并不一定要捐献大量的金钱才能称之为公益活动。怀善心、行善举、做善事,这就是公益!通过人们的小小善举不仅可以使自己在这个活动中收获满足,收获喜悦;被帮助的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此外,大学生们通过自我体验、自我教育,不仅可以逐步养成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和热心公益的文明习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逐步转化为个体的主观品质,促使大学生将自己在学校的所学所得积极迁移到现实的人际交流、事务处理中去,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共赢、耐心毅力、社会担当等精神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新媒体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利用新媒体优势.对公益活动进行造势宣传。融合线上线下渠道,能进一步整合公益资源,扩大参与人群,传播公益理念。 新媒体因进入门槛低、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不少创业起步阶段大学生的首选。我们以新媒体为媒介,通过新媒体把人们以往看到的简单的公益活动和网络结合起来,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做公益活动。人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来进行公益活动,此外,如果有企业需要通过公益活动来推广自己的企业形象,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专业知识,通过后台数据分析来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捐献名单。这样既满足企业想要提升形象的需要,又解决了我们想要做公益但是资金链短缺的难题。 如果你愿意加入我们的爱心行列,去做志愿活动时,我们呼吁从被资助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就像要知道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就要先蹲下来,由孩子们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从他人的角度以他人的思维来思考,这样的帮助才是被资助者所需要的。 新媒体作为一个传播介质,在大学生公益创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终端平台,它是信息的集散地,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元素在这个平台任意组合,分发传播,构建起一个线上的“意义世界”,凝聚起同一类人群的集体理念和属于公共卫生的“想象力”。时代在发展,同质化、大众化的事物往往最易被模仿,只有充分发挥创意思维,成为市场的领跑者,才能拉开距离,引领风尚和潮流。我们的项目在新媒体环境下切实起到社会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与企业加强沟通,邀请共同参与创业人才培养,促进创业项目孵化;设立公益创业实践基地,统筹社会创新创业资源,打造以高校为牵引的社会、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创业组织、社工机构等一体化协同机制,共同助力公益创客成长进步;以专业知识为引领的公益内容创业项目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和市场前景。 除了以为企业提供宣传平台来进行公益筹资以外,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的募资捐款,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公益事业;我们也可以建立爱心联盟,以与其他爱心机构建立盟约,以此来形成一张爱心网,相互分享我们的平台与所集物资,来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我们的援助对象,第一时间将他们所需的物资送到他们的手中。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社会动员力与凝聚力推动了公益传播的发展。而移动互联网更是以其独特的平台属性,为互联网时代公益传播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新媒体推动下的公益传播将带来怎样的社会改变?如何将公益组织与慈善项目让大家接受并参与进来?做公益需要传播,这个传播不是为了告诉大家说我是多好的人、我们帮助了多少人,而是要让你关注的社会议题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公益不是一家机构的事情,公益是大家的事情,所以真的不要羞于谈你做的公益。传播不是将一粒小石头吹成大石头,而是将石头投入河里引起阵阵涟漪,让感动一层一层地传递出去,这就是传播的影响力与魅力。互联网以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凝聚力,全方位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也为公益传播带来全新的特征。公益传播个性化、公共化、多元化,以低门槛、强互动的方式吸引了来自民间广泛的公益热情和诉求。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新媒体的操作过程中,公益传播要获得成功,必须依托政府、企业、媒体和公众四个主体。在新媒体时代下,用户繁多、覆盖广泛、资源丰富作为特点,为公益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先决条件。使公益传播成本低廉且效果显著,并为未来公益传播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公益营销的创新方式不胜枚举,企业也可利用新媒体进行各式各样与公益相关的关联营销,但要将每一种思路都付诸实践还缺乏成熟的条件,各种创新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公益传播的各个主体长期的共同努力。 公益活动在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意味着传播主体的多样性,需要多方参与,联动传播。各方探索才能使得公益传播的健康发展,最终使得公益与社会创新,实现共建、共享、共好。完美地实现一点爱、亿点爱、益点爱。 参考文献 [1] 闫晓彤. 新媒体时代公益传播的问题与对策[J]. 青年记者, 2013(06):33-34. [2] 郗芙蓉. 新媒体时代公益传播的路径探索[J]. 传媒, 2020, 000(007):78-80. [3] 扈文涛. 公益新媒体的内容运营策略[J]. 西部广播电视, 2018, 3(006):14-15. [4] 周 杨. 新媒体环境下小型民间公益组织网络传播研究[J]. 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