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路径
范文

    陈蓓诗

    摘要:应用文写作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两者共同发展,相辅相成,但是,现阶段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缺乏丰富的应用文写作思路,语文不生动或者语言表达不够规范等问题。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的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路径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并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和之前有很大不同。缺乏创新和过时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题作用,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应用文写作需要长期反复练习。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了教学方法,根据专业要求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高职院校应该建立适合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的“应用文写作”课程。

    一、教学目标制定

    根据“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定位需要制定合理的课程教育目标,以便教师可以基于明确的目标开展教学,并促进教学计划的开展。“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知识目标。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写作应用文时了解各种适用应用文的特征、格式、内容,真正满足写作的基本要求。必须熟练使用不同的文档写作格式和写作技巧,同时能够明确区分。基于宏观层面的了解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每个特定模块,以了解同一模块内不同应用文的功能和差异。

    其次,能力目标。在整合应用文写作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发展清晰的写作思路,规范表达方式,正确使用词语等,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来满足自己的工作需要。

    最后,素养目标。素养目标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其实质是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帮助他们达到更高的职业素质,并具有团队合作意识,逐步提高独立沟通能力。因此,这三个教育目标相互促进和发展。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实现素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素养目标可以进一步推动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实现,三者缺一不可。

    二、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为了有效消除传统教学理念的负面影响,课程设计必须首先修改课程的主体,调整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模式,将学生置于课程中心,教师需要致力于激励和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更加积极,灵活地学习。其次,在设计课程内容时,理论内容应更加专业,以便学生提前发展自己的工作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应用文写作训练应鼓励学生完成具体的写作任务和,改变单纯依靠考试的模式,更好地发现学生应用文写作中存在缺陷和需要修复的地方。另外,关于教学方法,有必要通过模拟场景使应用文写作更加真实和详细,使自己处于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并增加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积极性。

    (二)课程内容整合

    课程内容整合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关键,调整教科书目录和内容设置的顺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课程内容。一般的课程内容是根据教科书目录学习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然后学习行政管理,办公室工作,礼节,科学技术,经济,法律,通讯等应用文。教师提供指导。通过研究就业需求,将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整合为信函、演讲、文书工作、演讲、求职者、公共事务、会议文书工作、专业性中,从而使课程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专业和实用。从本质上讲,“应用文写作”课程不再只是理论,而是注重实际的应用课程。

    (三)课时重新划分

    重新划分课堂时间的目的是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因此,课时重新划分应遵循“实践为先,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的基本原则。根据整合的课程教育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通常,上课时间可以按1:2的比例划分。同时,实践课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例如求职、公共事务、演讲课。通过频繁的培训,学生可以获得真正的应用文写作技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

    例如,以调查报告这类应用文写作为例,这个内容共有4个小时的课程。

    1.教学目的:了解创建调查报告的过程,了解创建调查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并学习如何进行调查。

    2.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學法、任务驱动法。

    3.教学过程(2课时):情况介绍,组织,讨论和任务分配(8分钟)。

    老师问问题,学生互相问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30分钟)。

    老师回答问题,解除学生疑惑(8分钟);

    范例展示包括知识重点讲解(35分钟),小组内的分工合作,明确小组合作任务,

    老师的总结(5分钟)。

    4.作业:

    (1)收集和评估调查报告。

    (2)设置调查主题,选择调查方法,并根据团队创建调查报告。

    5.第二节课的教学过程(2小时):学生查看他们的工作(45分钟),小组评论和相互评估(20分钟),发现问题并快速解决(10分钟),老师的解释和指导,并全面评估(10分钟));安排下一个项目任务(5分钟)。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写的最多的是议论文,大多数都是无关痛痒的文章。写完之后没有多大意义,而书面内容对很多人来说是完全未知的逻辑。职业学校提倡“互联网+”与应用文写作相结合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写作的应用文冗长,组织混乱的弊端,而且增强了学生对写作的期待,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降低复杂性。 提高学生的实践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丹.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建构r刍议[J]. 教育现代化, 2017, 004(019):105-106.

    [2]杨敏. 高职院校网络环境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以《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5(14):155-157.

    [3]徐佳.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 教育现代化, 2020, v.7(04):62-63.

    [4]崔永丽.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C]// 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