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语文教学探究
范文

    王玉桂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大批农村人员进城打工,以至于农村都是老人和孩子,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长,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接触不到父母,缺少父母的关心爱护,家庭教育明显缺失,从而造成了孩子在性格、心理思想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孩子茁壮成长十分不利。此时,学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国的母语教程语文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调查,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具有不爱说话的特点,而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而且在心理上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慰藉,语文课本选材大多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积累的文章和少量的外文翻译文章,中国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在听说读写中既可以发泄留守儿童的情绪,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知识的同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易进而理解父母。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语文教学

    引言

    中国小康发展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全面性,使得大量农村人员向发达城市流入,留守儿童也就由此产生,目前,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展关键时期,他们在成长中家庭缺失,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两个极端,有的孩子思想性格极端偏执,有的则坚强勇敢,支撑起家里一方世界。此时,读书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活添了一抹阳光。语文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与孩子精神上的帮助。

    一、目前中国留守儿童的学习状态及造成原因

    留守儿童指的是单亲或者双亲外出打工三个月以上包括三个月的留在户籍所在的家乡的孩子,由单亲或其他亲属作为监护人[1],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于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缺失了必要的父母的爱护和教育,造成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经济大多数都不理想,使得他们知道的东西少,眼界窄,没有父母作为模范,很多生活上的事情他们只能自己摸索解决,分不清好坏。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正是这个道理。而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想不通的事情没有合理疏导,就会使孩子造成习惯、性格上的问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生长的环境是偏远的山区,教育条件相对落后,教师资源紧缺,学校设备不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对于积极乐观的同学他们会发奋读书、努力成材比如李冰玉,女,现年9岁。上洞坪小学的三年级的学生。是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是爷爷奶奶的好帮手……。性格执拗、畸形的孩则堕落,甚至不把学习当回事。与此同时,父母虽然以提供物质的方式弥补孩子。但是也会使一些孩子养成不良习性。

    二、对于语文师资缺乏的解决方法

    近年来,国家积极实行大学生支教政策,语文专业大学生积极参加支教工作,力所能及帮助留守儿童,语文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各个地区实行对口帮扶。帮助偏远地区改善教学设备。

    三、留守儿童学习攻略

    (一)教师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学有所得,因此,教师更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面对一群成长缺失的孩子,以学生为中心是重中之重,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偏小,自我意识不强,自律性差,传统口授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时常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师生经常进行互动,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关心和关注。除此之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很重要,转移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而不是自怨自艾,自我烦恼,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摆脱紧张或者松弛的情绪,让学生轻松上课,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语文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的趣味性,对于一些对话故事,可以放手给学生朗读,比如《孔子拜师》这篇课文,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让学生对话朗读,并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传统神话故事中的精神或启迪,让同学们多读、多感受,扩宽学生眼界打开学生的心扉。

    (二)通过活动给留守儿童疏泄情绪的出口

    设置情景教学,走出呆板沉默的课堂,让学生进入欢快有趣的故事[2],设置课后作业和问题,在农村,实践作业也能让学生乐在其中,比如帮助他人,在让别人给自己打分,增强自信心……也可以分学习小组,课上课下,学生可以自由进行小组内讨论,沉浸学习中。此外,写作教学可以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写作中抒情达意,发泄情绪,比如:我的爸爸妈妈、生活不易……另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也是一种疏泄方式,比如汉文帝为母亲亲尝汤药的故事:汉文帝还是细心照顾着母亲,毫无怨言,每次熬好药给母亲喝之前都会先喝一下……。让学生感受到孝道的重要性。语文教师也可以在心灵上给予学生帮助,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理解体谅父母。实行人文关怀。

    四、结语

    语文作为沟通课,对于留守儿童,努力打开他们的心扉,解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接受世界,接受自然是学习的第一步,课堂上发掘学生的潜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善于鼓励,让学生得到自我认可,才能抛开自卑,乐观积极[3]。善于倾听,倾听委屈,疏导心灵,让他们以理解包容的心态对待父母,拥抱世界。在激发他们兴趣的同时传输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參考文献

    [1]曾令仪. 农村留守儿童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教育, 2017(2):00106-00106.

    [2]陈军. 信息技术与农村留守儿童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整合方法探析[J]. 中小学电教(教学), 2020, No.513(09):75-76.

    [3]涂艳婷.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小学语文教育问题的研究[J]. 赤子, 2019, 000(003):97-9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