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种积分返利网红款智能分拣垃圾箱的商业方案 |
范文 | 吴佳明 俢祁 摘 要:此智能分拣垃圾箱采用了大数据和图像识别等技术,大数据和图像识别技术对接,对投入垃圾箱的废弃物品进行图像扫描,上传至云端,云端进行识别后对废弃物进行有效识别分类。该设备是一种社会服务类的公共设施,利用控制按钮或人脸识别开启、关闭垃圾箱。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扫码返利积分等措施,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传播垃圾分类理念、落实垃圾分类行动。 关键词:分拣;识别分类;社会服务;返利积分 我国目前尚未为垃圾分类收集单独立法,相关法律法规涉及到垃圾分类收集的内容皆为原则性的描述,缺乏可操作性,亦无法用于规范指导国内垃圾分类回收。2003年,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 19095-2003)。我国各个城市垃圾分类的标准不一。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城市仅有垃圾卫生填埋场或垃圾简易填埋场,暂无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综合处理厂(如堆肥厂)等,拥有物资回收利用设施的城市则更少。此状况也制约了垃圾分类收集的发展。针对当下的资源环境问题,对废弃物品的高效回收利用和对资源的高效率利用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问题的解决成为了重中之重。 1、垃圾箱设计方案 1.1方案一: 1.1.1外观设计:一号垃圾箱规格1923*1375*760(高*宽*厚),整体形态类似自动售货机,带有能生成二维码的大型液晶显示屏(显示屏尺寸21.5英寸)。二号垃圾箱规格1923*1375*760(高*宽*厚),带有15英寸电子显示屏。三号垃圾箱规格800*400*950(高*宽*厚)带有4寸液晶显示屏。根据供电方式的区别不同,可选用是否添加太阳能电池板。张贴故障报修电话再显眼地方。 1.1.2功能设计:垃圾投放口位于设备前端,距离地面高度80-120厘米之间。安装有识别系统、后台服务系统以及分拣系统。对智能垃圾箱安装智能识别系统,并有完备电子屏幕可进行扫码领红包,装有报警系统,垃圾箱储量满将信息回馈给负责的回收员进行回收工作。设计小程序,委托支付宝、微信进行扫码操作,扫码后弹出绿城的网页。识别系统将识别数据传输给后台服务系统,对信息储存处理,将信息分析得出有用数据。 1.1.3操作流程:垃圾投入垃圾箱垃圾投放处,识别系统进行扫描识别,并自动打开相应的投放窗口,垃圾进入旋转装置,将垃圾进行分类,窗口关闭二维码出现。用户进行扫码领取红包。 1.1.4返利形式:通过扫描电子屏幕显示的二维码,获取红包或者优惠劵的形式奖励使用本设备的人。采用打卡制,根据每个人垃圾投放的次数和坚持天数获取相应的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受允许换取相应的奖励物品。(通过积分可换日用商品等一些产品) 1.2方案二: 1.2.1外观设计:垃圾箱规格650*2000*700(高*宽*厚),共分为6个内部小箱子并排排列,具體体积大小由投放地点不同具体分摊,箱盖可控,箱盖上张贴有废纸、塑料、玻璃、金属、有害、不可回收字样的提示语,箱盖上有按钮进行开关控制。 1.2.2功能设计:由小程序/公众号借助手机对垃圾扫描,给出分析结果,小程序/公众号控制箱盖的开关。箱盖上装有控制开关的按钮,打开后十秒钟内没有关闭认为自动结束本次服务,箱门自动关闭。 1.2.3操作流程:小程序识别→给出分析结果→按照给出指示打开相应的箱门→关闭箱门→领取所得奖励 1.2.4返利形式:通过扫小程序/公众号投放垃圾,获取红包或者优惠劵的形式奖励使用本设备的人。采用打卡制,根据每个人垃圾投放的次数和坚持天数获取相应的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受允许换取相应的奖励物品。(通过积分换取日用商品等产品) 2、产品/服务特色优势 2.1新颖性 2.1.1借鉴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图像识别系统技术,针对垃圾分类制作自己的简易识别系统。全自动的实现垃圾分类。 2.1.2较好的利用了当下火爆的大数据,识别系统、小程序/公众号可以有效的结合大数据的信息库,做出智能化分析。 2.1.3小程序/公众号和垃圾桶的识别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对收集来的信息亦可以较好的反哺大数据,甚至于精确到每一条街道一天内的各种商品的销售情况。 2.1.4运用网络的力量,扫码领红包,积分领日用品(包邮到家)的形式,对垃圾分类进行最好的绿色倡导,亦对绿城智能分拣垃圾箱做了最好的宣传。 2.1.5可视化数据管理、改善利用ERP管理系统和收运拍照管理系统,对实施过程出现问题进行及时改进,高效的完成可回收垃圾在利用的过程。 3、商业模式 3.1价值主张:引导绿色生活,倡行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消费者将可回收垃圾投入垃圾桶获取现金红包或者消费红包、消费抵用券、积分奖励;同时消费者将可回收垃圾资源扔进垃圾桶实现资源再次利用,为中国环境保护和资源做出贡献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公司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后期参与项目的人员增多,既有可能实现可变成本为零。 3.2目标消费群体:所有具有绿色环保意识,进行建设绿色地球倾向的人群。 3.3分销渠道:前期试点过程,主要通过高校影响力对外宣传,助以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大众媒体平台推送消息。后期项目落地后与当地政府洽谈,提供社会层面的支持。采用随机派送奖励的办法吸引消费者进行可再生、重复利用垃圾资源的捐赠。(奖励机制类似支付宝花呗红包或现金红包消费抵用券等,按一定机会出现大额消费红包) 3.4客户关系:公司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不是传统的客服购销关系,通过消费者亲自参与到价值创造的过程中,重视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3.5资源配置:使用智能分拣垃圾箱实现垃圾分类和垃圾资源集中,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垃圾回收处理费时费力且只能依靠人力进行的问题。 3.6核心竞争力:响应国家号召,做垃圾分类。项目本身属于绿色环保回收活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数量庞大的目标消费群体,符合中国现在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趋势。 3.7合作伙伴网络:持续合作的模式与合作伙伴间里稳定的联系。公司与投资商,公司与赞助商,公司与政府。在保证各方面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为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这一重要目标共同努力。 3.8成本结构:依靠外部力量承担主要成本。对于公司营收的30%投入有权威的基金会,进行公益活动。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是,垃圾回收识别系统和分拣系统目前没有合适的。垃圾资源的转运问题交给环卫工人运送至垃圾站,其中的成本由政府和垃圾资源回收收入共同负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