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道统思想与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范文

    潘忠伟+唐梵凌

    2016年10月21至23日,由中华朱子研究会、四川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和张浚张栻思想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道统思想与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了大会。与会者围绕“道统思想与中国哲学的关系、道统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道统”概念的总体性认识

    张立文先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很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道统思想。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到孔孟的道统谱系,再通过唐宋的发展,道统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整个文化的发挥和走向辉煌。成中英先生认为:道统是集成的概念和不断积累的成果,它不仅仅是历史形成的一种文化价值体系,同时也是一个促进社会进步的实践行为。广義的道统,是基于对古代经典的了解,对宇宙天地自然的探索。狭义的道统,就是从孔子到汉代逐渐形成、并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逐渐收缩到儒家的经学传统。蔡方鹿教授认为:所谓道统,指道的传授统绪。道统与道的关系,是以道为中心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道统是维系道之所存在和延续的形式,道是道统所传授的内容。道统以传道、明道为目的,为道的存在和延续而形成,是为道的思想、道的原则和精神服务的系统和形式。道统思想不仅促进了儒学的发展,而且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导,融合各家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大传统;道统思想的发展演变形成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对现代社会均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刘原池副教授认为:儒家道统思想是儒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学说中关于天道、地道、人道和中庸之道的认识,体现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原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二、道统思想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刘振维教授聚焦于董仲舒的道统观,指出朱熹将董仲舒排除于道统谱系体现了宋儒的排他性。蔡方鹿教授则瞩目于汉代扬雄在批评诸子各说基础上阐发自己的道统思想,建立起崇圣尊儒和辟异端的道统观,并客观评价了其道统思想在儒家道统史上的地位。毛丽娅教授专题探讨了范仲淹的道统观及其在儒家道统史上的地位。陈逢源教授从治道、儒学、心性等三个维度,探讨了朱熹道统论的渊源与脉络是在往圣先贤间,建构生命永恒自信,遂能生发无限的影响。杨燕副教授分析了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重建起以道统为指南的理学经典传承体系,既开启宋代的开放学风,也体现其道统担当意识。向世陵教授则具体考察了明中叶湛若水的道统观,认为湛氏在“心学”的基础上,标榜自己经由白沙而上接程颢的道统谱系。曾春海教授则专题考察了孙中山、方东美与牟宗三各自的道统态度、主张和内涵,由此展示出道统思想在现当代的三种精神风貌。

    三、弘扬道统的当代意义

    张立文先生认为:立足中华,放眼世界。我们研究道统思想并不仅仅是为了道统而道统,而是为了能够展望未来,能够吸收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优秀文化来充实、深化我们中华文化。

    成中英先生指出:中国文化发展是逐渐吸收、发展、整合而成的。在今天我们可以吸收西洋文化的精华方面,不需要持狭隘的保守立场排斥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吸收。我们的道统可以生长发展,不需要在新事物面前放弃道统,那样道统会丧失本原的概念,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李振纲教授认为:儒家道统说的思想文化基础是圣人史观。从积极的方面看,道统意识凝结着古代儒家知识分子以“道”引领历史的文化使命感,它有助于维系华夏文明的精神传承,凝结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强化社会历史的道德基础;从消极方面看,其弊端是自我标榜、封闭排他的价值独断论。今日民族文化复兴应以开放的实践主体性为基础,实现多元文化的对话、互补、并育、共生。陈来先生做出总结:道统是“道”的传承谱系,道统的观念史证明不同时代对道统有不同的诠释取向,以适应当时的社会文化传承的需要。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所理解的道统,就是中华文明的主流价值传承。

    (责任编辑:颜 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