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育人”的价值及实现 |
范文 | 郭学道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文化思想、精神观念的集合和总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题中的应有之义。继承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经典阅读、文化感知、舆论引导,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育人”效应,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文育人? ?价值? ?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更是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保证,在我国时代发展中不可缺少。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德育的重要资源,是“以文育人”的重要载体。“以文育人”注重发挥文化的浸润、感染、熏陶功能,寓育于境、情、理、乐中,使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沉淀于人的意识,外在的理论内化成人的内心信念和价值取向,真正实现德性内生。因此,只有充分挖掘、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厚的人文意识、价值观念、精神气质和道德准则,新时期的道德教育才能深深扎根于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底蕴的沃土,才能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形势及教育要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上千年的洗礼,逐步沉淀凝结为以文育人的精神特质和内化为华夏民族的自觉追求,植根于人们的内心世界。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逐步彰显时代价值和文化魅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历程、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融相通,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 (一)天下为公的爱国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犹如一面旗帜,深深地熔铸在无数中华儿女的奋斗历程中。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了公民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和浓厚的情感,它高于人世间的任何情感,是一种精神纽带和一份心灵寄托。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以下特征:首先,一切都要以国家利益为前提,综合国力的增强意味着个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由此可见,作为中国公民,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爱国情操,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国家的利益是所有爱国者的共同基础。其次,要保持爱国和社会主义的高度一致。邓小平指出:“有人说爱国不一定就要爱社会主义。難道祖国是抽象的吗?如果连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都不爱那还爱什么呢?”最后,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时代的公民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荣使命,应把爱国热情融入实际行动中,积极投身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二)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 “推己及人”就是以仁爱之心,换位思考。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出发点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体验,从他人对自己的行为中,感受最真实的情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并由此决定自己行为的准则。简而言之,“推己及人”就是将内在的仁爱之情推延于外。正如《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指出:“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孟子·离娄下》中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都高度体现了一种大爱意识和仁爱精神。 (三)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体历史上有许多分散的民族,通过不断接触和融合,逐步形成了统一。很久很久以前,黄河流域聚集了许多民族,经过不断融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雏形,它绵延不衰,地处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平原,后来逐渐不断地壮大。这样的民族,最大的特点是有很大的包容心,还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这和从古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一样,传统文化之所以可以流传,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四)开拓进取的自强精神 《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志士仁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简单的几句就已经概括出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形于中必发于外”。目前不少文物和风俗习惯及体制到处都有体现。其中有很多文学代表人物,《列子·汤问》中愚公的每日挖山,鲁迅笔下“每日孳孳”的大禹等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中,这种自强精神具体体现在对于抵抗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以及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救国救民的精神。 (五)与时偕行的创新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天文学、数学、医学、农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新时代的中国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依然高度重视创新精神的传承。关于文化传承,我们需要敬畏传统文化,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需要的是促动心弦的真诚,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心态。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创造了历史和文明。对于中国已经五千年来的民族文化,文明应该更多地给予尊重和思考。”“不但要对传统文化给予重视,而且还要传承并发扬”[2]。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彰显 (一)价值导向 价值形成一般是从零开始的,然后通过内化的个人习惯养成的,这就是价值生成的过程。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实则是非常烦琐的。当前的社会环境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复杂化,价值评价标准也多种多样,基于上述前提,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具有时代精神和国情的价值取向,这也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为了迅速完成这项任务,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毕竟其是思想教育的载体,在更高的国家层面而言,主要提倡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传统文化里“天下为公”的政治追求,“一统国家”的目标,“民唯邦本”的为民感情等一脉相通的。从个人层面来说,提倡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传统文化中提到的“言而有信”的做人原则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的传承和发扬。不断地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新时代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不断创新挖掘其时代价值,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努力。 (二)规范约束 传统文化能体现人的道德规范,使人有道德约束,使道德维持在一定的程度,是人的行为规范的一个标尺。如影响最广泛的文化——儒家文化:儒家講究伦理道德,对人的思想有规范作用。正是因为有儒家文化的存在,才有社会上讲究尊老爱幼;家庭关系上讲孝敬、赡养父母;学习上讲“学而不厌”;工作上讲究职业道德,服从领导;人际关系中讲真诚。儒学是一套入世之学,并对社会中的人及人伦道德作出规范,在人综合素质中道德层面上起到规范作用。影响最深刻的文化——道家文化:道家思想表面看是出世之论、无为之论和归隐之论,但其实道家思想对当今社会有很深刻的意义。道家思想专研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的部分是辩证法,提倡的是无论对于自然还是人事物都要有敬畏之心,用一颗真诚和善良及无为之心的心做人和待事。它教人看问题要做到辩证对待,对自然敬畏,对人善良,这就是对人的规范约束,凡事不能肆意妄为。 (三)文化熏陶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传统优秀的文化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我国传统文化不仅具有道德文明和人文精神,而且沉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不仅具有感性内容和理性思维,而且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很好选择。通过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带领我们穿越时间和空间,在广博的知识领域,与圣人展开交流与交流,体验圣人的深邃思想和杰出人格,以及他们的创造力和超凡智慧。从道教来看,善良不仅是一个人的品质,而且是一种智慧。 (四)美育提升 美育是审美教育和教育,也是精神和情感教育。它不仅可以改进人们的审美观念,而且可以逐渐改变人的性情、文化和情感,激励人们引经据典,软化人心。儒家思想的教育内容是六项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有千句引语,其中“乐”是不断陶冶道德情操,也是艺术教育的体现,能提高人们的艺术品位和增进人们的艺术情感。六艺中与美育有重要联系的还有“书”。在这六项中“书”对我国古代美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最初的“乐教”在周公时期是没有具体明细的划分的,后期慢慢形成“诗、乐、礼教”等多种形态。《周礼·春官》所记载的大司乐已经做了细化,比如“以乐语教,德教和舞教”等。从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诗、乐、礼教”在礼乐教化和人格修养方面都具备美育的特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艺术表现形式,像诗词歌赋和绘画艺术及书法雕刻等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方面都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一直流传到现在的很多民俗文化都展现着古代圣贤的高超智慧和艺术水平,不断深挖现代民间的艺术资源,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可以强化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断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喜爱,提高学生的审美及艺术的修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实现的途径 文化本身就相对复杂,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形成了一个强大体系,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从内容的存在方式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所有领域的文化元素;其次将这些元素高度浓缩为文本的文化经典,比如儒家经典;最后深潜在民族成员内的价值观念、审美趋同和心理认同。 (一)经典阅读 一般的经典是指会恒久存在的一些知名的著作。在我国,很多经典著作都记录着我国古时代人们的生存智慧及生活之道,体现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状态,在此基础上逐渐诞生了民族精神及民族性格。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厚重的史书典籍对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民族的精神追求,而且有审美艺术。以具有代表性的儒家文化来说,孔子创建了儒家文化,后来由于儒家思想的不断扩展,构成了平稳的价值体系,对形成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尽管儒家文化是在特殊的环境中形成的,但是在其永恒价值的领域并没有任何影响。价值观的形成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文化的熏陶下无形中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及思维习惯,体现在某种行为上。价值观重点在于行动而不是单单的知道,是在不断的时间累积和行动表现中所展现出来的价值诉求。 (二)文化感知 在继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通过校训、开设传统文化课、开展中国古典文学知识活动,可以实现对学生乃至社会各群体的隐性教育。一些经典著作现已被许多学校引用为校训。例如,“自强弘毅,求是拓新”这个术语,在汉语引语中的“自强不息”,从汉书中求真和求新,就是从易传而来的意即引经据典,学人不屈不挠,要达到更高的成就标准,必须下苦功夫。学生进入校园,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就开始用一些经典作品陶冶校园文化,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还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史的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选修课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两门左右的人文通识教育课。建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言》根据不同的年龄进行写作,打造一个良好的推广团队,形成传统的文化课程群。要使我国公民作为一个整体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开展以下活动:开书画展、成立国学社并进行国学的知识竞赛、举办民族音乐节等。 (三)舆论引导 传统文化传播领导的核心是对教师水平的重视。目前,许多学校领导从使用层面开始实施教学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转学率和就业状况等,学生人文素质还不够高。人文素质教育应更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继续发展传统文化,并以此作为培养的基础,这就需要高水平的领导和教师文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这也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蔡元培指出:“德育为人格完全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3](13)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育的内容非常多,可以为目前我国的育人板块带来不少启发,不仅要以学校作为德育途径,而且要培育社会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新风尚。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以文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战场,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的全过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教材、入课堂、入头脑,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有思想深度、历史厚度和实践力度,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育人”的价值实现,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和转化的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持续有效推进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将内化为公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公民的道德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丰厚的文化力、思想力和精神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2]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5. [3]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3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