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信息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混合式教学探析
范文

    周献策

    摘要:信息时代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形势与政策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关乎课程育人功能和学生获得感问题。但实际上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改革仍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诸如:形势与政策课程线上学习内容呈碎片化、脱节严重;教师混合式教学运用不当,教学改革不彻底;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热爱程度不高等问题。探索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改革,坚守传统课堂的魅力,建构长效的混合式教学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形势与政策课;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1-0103-03

    一、混合式教学概述

    混合式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广义上的“混合”特征,是指将传统线下教学和部分内容进行线上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学习时间、空间、地点、途径选择多样化,无固定统一的教学手段,具有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最鲜明的特征。教师可以查看、监督、控制学生学习进度,使学生在该门课程学习由浅入深,不断增强“获得感”。这种教学模式是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契机,是提升学生学习深度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模式。混合式教学在不断实践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得到认可并进行推广运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混合式教学即将成为常态的教学模式。

    二、信息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混合式教学意义

    (一)增强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获得感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通过课程教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发展形势,了解国家当前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的体现,和形势与政策课程与时俱进的前沿性契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着眼形势与政策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通过凝练、筛选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利用技术手段,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采取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学习知识和强化能力结合。

    信息时代新的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可或缺,尤其是网络技术。不难发现,高校运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是大趋势。大学生和互联网息息相关,高校教学离不开网络技术,混合式教学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接受能力的差异性,通过提供线上学习和线下现场体验教学,使教师进一步把握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大数据来掌握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具有时效性,关注当前国际国内关注的热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教学内容,但授课内容不仅限于课堂,需要围绕热门话题进一步关注其延伸内容,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通过线上途径搜索浏览相关内容并完成线上安排相应任务,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为“学习本身比技术工具更重要”。学生在线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疑惑,可以通过线上的形式进行问题释疑,这种教学模式明确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帮助教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从而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育人功能最大化

    形势与政策课程育人的功能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短时间的教育教学也许只是看到教学过程中知识讲授的成果导向作用。但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本身就具有育人的功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时代脉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混合式教学联动育人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育人功能最大化。形势与政策课程除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之外,还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一,形势与政策课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国家当前的发展现状,使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帮助学生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国家前途命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启迪学生走正确健康的人生道路,让学生认清身上担负的责任,确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第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用联系、发展、主客观统一的观点辩证看待国际国内问题,培养学生看待世界的视角和掌握客观世界发展动态的思維。

    三、信息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混合式教学制约因素分析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线上学习内容呈碎片化

    形势与政策课程线上学习还未形成系统,导致学生线上学习效果不佳,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第一,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把握不够,加上高强度的工作量,线上资源开发处于初始状态,并未形成系统的教学内容,这也导致教师在引导学生线上学习还处在摸索阶段。第二,如果没有教师的监控,线上学习需要学生高度的自律性,但很多学生在缺乏监督时,胡乱应付完成任务,很难做到很好并按时完成线上的教学任务。第三,形势与政策课程线上学习内容呈碎片化特征意味着学生没有在统一固定的时间里面学习,这会导致线下知识没有很好消化,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掌握系统的教学内容,从而影响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效果。第四,线上无指定的教学内容,互联网相关知识种类繁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效果不佳。如果任务完成是通过查阅相关知识套用相关思路和观点,导致学生缺乏思考能力。第五,碎片化的知识学习背后一定是知识学习没有系统化,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看似便捷、有效的路径,但是实际上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时对混合式教学的大力支持并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如果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知识单纯依靠学生自己完成线上的任务,缺乏监督、考核,线下教学持久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

    (二)混合式教学运用不当,教学改革不彻底

    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理解不透,导致在实践的过程中做不到位,主要源于混合式教学在国内没有统一的界定,学界首先对概念存在多种理解。狭义上的混合式教学指的是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混合,广义上的混合式教学是指教学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辅助工具、教授模式等实现教学目标的混合式过程。这种多样性的理解导致教师对概念理解模糊,实践就会出现偏差,无法很好完成教学任务。

    有的高校为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改革措施,混合式教学是其中之一,但是混合式改革是许多综合因素的结合,“怎么改?”“怎么教?”“效果如何?”“如何评价?”“条件都具备吗?”“学校支持吗?”等等都是混合式教学展开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对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模糊理解,导致教师在进行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时缺乏充足的准备,教学效果和预期有差距。

    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理解不透,运用不当。大部分教师对线下课堂教学把握非常好,但线上安排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推荐学习内容上有待进一步考究。形势与政策课程学时短,授课时间短,内容繁多,所以每一个学年形势与政策课程专题的教学也是从国家统编教材中选取两个到三个专题进行教学,剩下的其他专题内容需要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不能完成剩下的专题任务,更不用说线上安排的学习任务。

    (三)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关注度不高

    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信息化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息化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要从“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充分保证规范开课、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规范建设教学资源、择优遴选教师队伍、创新设计教学方式、注重考核学习效果”展开教学。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课时以及教学质量,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具体的要求。很多学生学业压力较大,专业课任务重,加上考研、各种证书考试的准备,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不够上心,很多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考查形式很简单,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任务就行,甚至有少数的学生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相应的文章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最终的考核作业。这种关注程度不高、通过考核就行的心理很难让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长久的魅力,更谈不上通过课程学习达到育人的目的。

    四、信息化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路径

    (一)坚守课堂教学的魅力,建构线上线下有机衔接的混合式教学长效机制

    将混合式教学应用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线上学习前规划线上的学习内容和时间,严格设计线上线下的内容衔接,根据教研室集体备课设置的任务发布到线上提供给学生学习,还应该预测学生线上学习的整个过程,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教师随时检查督促学生线下和线上情况,并给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积极鼓励学生完成线下线上的任务。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己运用技术的能力,现在高校大部分学生都是2000年后出生的,教师如果跟不上时代,就无法和学生保持在同一个频率上进行沟通。

    即使教师对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做了充足的准备,活动开展顺利,但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常态的教学机制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亟需调动一切能调动的因素为混合式教学服务,包括校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需要技术部门的技术支持,建设优质的教学团队,为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衔接的混合式教学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二)教师聚焦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混合式教学改革

    第一,优化混合式教学结构。教师要掌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扮演专家的角色给学生没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教师还要设计好和学生互动的实践活动,当然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互动,但是有针对性互动环节更能加强师生的交流,增进师生情感,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第二,依托线上教学,运用形势与政策课程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高校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教师安排线上任务时限定时间,通过学生线上学习,教师线上进行指导,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在传统固定的教室的时间。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调研报告都可以通过线上进行提交,教师可以实时监控提交的情况并及时进行批阅。这不但减轻教师的任务量,而且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

    第三,完善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管理。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要探索构建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建设优质的教学团队,成立专门解答线上教学问题的专家团队,要增强服务学生的意识,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信息时代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的首要问题是教师如何处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可以围绕三个角度来展开。首先,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适当采取激励措施,教师可以采取答题满分奖励一定的平时分或者颁发奖状,使学生有“获得感”,从而更加积极和努力。长期的傳统课堂教学使学生处在比较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性和思考的能力。通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探索出一条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道路,使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了解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特点,采用贴近学生的语言,围绕学生成长环境和教学内容衔接进行教学设计,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与课程有机结合,开展启发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中学有所获,教师践行立德树人的目标,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最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很多高校都是大班教学,教师可以以学生专业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线上学习可以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相应的任务,激发学生参与完成任务的动力。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后,教师进行线下进行讲评、分析,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更加深刻,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美)莉兹·阿尼.混合式教学[M].孙明玉,刘夏青,刘白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2]宫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

    [3]谢俭.以慕课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J].高教论坛,2018(2).

    [4]吴争春.基于SP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