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媒体时代网络化个人主义对社会性别的影响 |
范文 | 摘要:社会文化造就社会性别,反之,社会性别的构建加强了一种文化认同,男性性别气质被构建成坚强的、阳刚的,而与之相反,女性就是温柔的、体贴的。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化的个人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社会性别,由于多元化的个体发展,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可能由个体的差异来取代,也会摧毁传统的社会角色分工和传统的家庭结构。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结合社会性别这一概念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探讨网络化个人主义对社会性别产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弱化了传统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差异;二是增强了两性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三是加速了传统家庭结构的转变。本文认为社会性别可能会消亡,传统的家庭结构也会改变,网络化个人主义会使个体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个人主义;社会性别 中图分类号:C913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 在传统社会里,我们只以生理性别来划分男性和女性,而社会性别这个概念,《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解释为社会文化形成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1]社会文化造就社会性别,反之,社会性别的构建加强了一种文化认同,人们普遍认为男性的形象就应是坚毅的,阳刚的,具有责任感的,而女性就应是温婉的,阴柔的,具有依赖感的。 在中国的古代哲学中,有太极这一重要的范畴,宇宙万事万物都有阴阳,太极图中阴阳虽泾渭分明,但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可以得到调和。传统文化中,男性和女性就是一阳一阴。然而,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社会演变成父系氏族社会,概念一直停留在女权和男权上,两性社会地位难以得到平衡。随着社会生产结构的变迁,传统意义上靠体力优势的产业不再一统天下,一些职业需要智力和综合素质,女性从传统家庭的束缚中走出来,以往“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职业女性开始走上生活舞台,女性开始承担事业女性和家庭女性的双重角色,两性社会角色开始变化。 除了生产结构的变迁为两性均衡发展带来了新空间,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的崛起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其具有的开放性、即时性、共享性、交互性等传播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人们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各种定制化的服务,让人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伸张。互联网重新塑造了一种文化和思维,使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女性主义认为新媒体时代是女性争取更多权利的良好契机,互联网从另一层面上解放女性,使女性增强自身素质,拥有表达自我诉求和追求自身权利的渠道。这种对女性自身的思考都是在男权社会下产生的,在这一基础上,社会网络的发展可能将两性的问题带入新的领域。 美国社会学者威尔曼把社会网络分为三个时期,小盒子结构、全球地方化的社会结构和网络化的个人主义。网络化个人主义时期,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将人们从家庭、社区为中心中解放出来,形成以人为节点的传播模式。这种个人对个人的交流方式,形成了个人化的社区,更加注重和强调个体的发展。网络化的个人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社会性别,不再大而化之的用两性群体的特征来分析差异,也不再赋予男性和女性固定的标签,由于多元化的个体发展,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可能由个体的差异来取代,也会摧毁传统的社会角色分工和传统的家庭结构。本文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结合社会性别这一概念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探讨网络化个人主义对社会性别产生的影响。 一、社会性别概念的源起和发展 社会性别是贯穿女性主义的重要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女性学者安.奥可利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她认为社会性别是建构的。就如法国女哲学家波伏娃曾经说过:“一个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它其实是变成的。” 美国女性学者坎达斯.韦斯特和奇默尔认为:“社会性别是一种获得的地位,这一地位是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构建的。”《牛津社会学词典》的定义是社会性别关注男女之间的由于社会结构性原因所形成的差别。社会性别不仅指个人层次上的认同,而且 指结构层次上的在文化预期和模式化预期下的男子气和女子气。 ?在西方,尽管对社会性别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总体上认为社会性别是在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建构出来的,在互动中形成的,在文化中发展的,性别认同具有共通的衡量标准。社会性别强调差异性,决定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不同,男性性别气质被构建成大丈夫,而与之相反,女性就是小女人,这种不同的气质建构决定了男女社会角色的分工,偏于柔弱的女性承担家庭事务,刚强的男性外出务工。在东方,以中国为例,认为社会性别是可以变化的;女性是发展的主体,应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能力,与男性保持平等互助的关系;研究女性问题应该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和权力格局中,认识到社会对于女性发展的限制;关注不同政策对两性的影响。社会性别理论从根本上认识到了不平等的两性关系背后深刻的社会因素。 在社会性别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旨在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另一个概念“社 会性别主流化”。“社会性别主流化”最早提出在1985年联合国第三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联合国在1997年给社会主流化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即性别问题纳入主流是一个过程,它对任何领域各个层面上的任何一个计划行动、包括立法、政策或项目计划对妇女和男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它是一个战略,把妇女和男人的关注、经历作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中设计、执行、跟踪、评估政策和项目计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考虑,以使妇女和男人能平等收益,不平等不再延续下去。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性别平等。”社会主流化就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管理、决策和发展都要考虑到女性和男性的因素,尽可能满足两性诉求,特别强调对妇女的关注,提升妇女在社会事务中的话语权。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指出,社会性别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妇女主流化,注重妇女参与,将妇女的观点和意见纳入主流制度的考量范围之内,保证妇女拥有平等的权利。 二是社会性别观点主流化,通过研究政策范畴内的事务对两性不同的影响,了解男女决策和运用社会资源的差异。社会性别主流化可以促进两性对政治的参与,进一步推进民主进程,提升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二、网络化个人主义的源起和发展 美国社会学者威尔曼提出社会网络的三个模型,小盒子结构、全球地方化的社会结构和网络化的个人主义。在小盒子模型里,社会网络是以邻里和个人为基础形成的社交网络关系,人们之间是以亲密关系来形成交往圈,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社区,一个城镇,人们都互相认识彼此。“前工业化时期的社会关系以巡回乐队、农业村庄、商贸城镇和城市里的邻里为基础,人们与人们以 串门的形式来搭建关系,这样的关系存在特定紧密的空间和环境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发达,电话、汽车的广泛使用开启了全球地方化的时代,邻里之间的关系减弱,人们可以跨越空间的阻碍来进行沟通和链接。“以分享共同的兴趣代替了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形成的新社区。与小盒子模式相比,全球地方化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比较弱,是地方与地方的连接。”在全球地方化的模式里,地域不再是限制人们与他人交往的因素,人们在保持自己地缘关系的同时,也走出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尝试与外界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全球地方化带来的是更多的机会和自由。手机的普及,无线通讯的发展,从地方到地方的连接逐渐变成个人对个人的连接关系。新媒体时代,新媒介的发展瓦解了传统的时空概念,个体成为各自社会网络的中心节点,促成了网络化的个人主义的兴起。社会的连接模式从传统家庭为单位的传播模式到地域间的连接再转变为个人对个人的连接,个人化社区逐渐形成,“个体通过各自的社会网络获取信息、合作、社交关系和归属感”,个人处于社会网络中,但社会网络呈现出个人化的趋势。在网络化个人主义中,个人的多元认同也是重要的部分,人们可以根据自我喜好,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来形成更为多样的个人认同,更加突显自我的个性特征。网络化的个人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开始改变人们之间的社交关系。 三、网络化个人主义对社会性别的影响 社交网络朝着网络化个人主义的方向发展,网络意识逐渐取代群体意识,以互联网作为依托平台,发展个人对个人的连接关系。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化个人主义对社会性别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弱化了传统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差异。互联网时代,由于其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消解了传统的性别观念,两性差异界限变得逐渐模糊。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被性别身份所束缚,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必须符合自己的性别特征,以避免社会舆论压力。但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匿名制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男女的性别差异。通过不同的代号、昵称,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充分展示出自己真实的个性特征。人们在网络中塑造另一个“自我”,男性不再独有强硬的气质,柔弱也不再是女性的代名词。在网络个人主义中,个人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概念,“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之间的普遍人格平等,而不是问每个人的具体特征。在聊天室、新闻讨论组、电子公告牌中,参与者都只是一个代号,代号背后到底是谁却不得而知。代号与代号只存在平等关系”,这种平等关系强化了网民的个体性别意识,人们以一种多元的性别特征存在。在以往的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中,女性通常以一种谦卑、礼貌、保守的形象呈现给大众,而新媒体时代,女性得到了话语权,有了表达的平台和渠道,开始运用互联网突显个人形象,打破社会对女性的道德束缚,如木子美、凤姐等网络红人都一再颠覆以往的女性传统形象,有了自我主体意识,向人们展示了另一种人格特征。因此,在网络上存在着去性别化的现象,人们可以将自己现实中的身份隐藏起来,突显自我的个体特征。 2.增强了两性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以及自己个性是否能充分得到彰显。网络化个人主义,这种以个人为节点进行传播活动的社交网络,关注自身的发展和需求成为重中之重。在社会性别的理论中,对男性和女性都有一定的预设,男性顶天立地,女性小鸟依人。男性占据社会权力的主导地位,男人由于其扮演的社会角色,更为关注社会事务的领域,例如政治、军事、体育,女性的社会角色基本是与家庭相联系的,处于弱势地位。随着社会生产结构的变迁,传统意义上靠体力优势的产业不再一统天下,一些职业需要智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导致了女性社会角色的变化。新媒体时代,依托互联网平台,男性和女性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来塑造自身,每个人在极大程度上的自由发展。以女性为例,职业女性出现,特别是参政女性更好的说明了女性在社会角色中的转变。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社会生产结构的需求,“男尊女卑”思想的束缚和禁锢,性别歧视现象极为严重。在政治领域,人们在观念上不接纳女性参政, 不但排斥、禁止女性涉足政治领域,甚至认为女性参政是篡夺政权,破坏传统的做法。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女性群体对政治热情不足,没有参与政治的觉悟,没有明晰的判断力和独立的判断能力,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不足以承担起参与、治理国家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开放,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每个人可以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以自己为传播节点,与他人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女性开始关注以往传统意义上属于男性的领域,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和热情加强,开始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逐渐打破传统社会中男性参政的格局。 3.加速了传统家庭结构的转变。家庭结构的变化体现在规模、分工和夫妻关系上。家庭的规模急剧变小,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晚婚晚育成为普遍现象,“在美国,没有孩子的家庭从1970年的10%升到了2008年的20%,家庭中孩子在18岁以下的由1950年的52%到2008年的46%,这些数字的递减说明丁克家族和单身变得更多了。”家庭的稳定度变差,离婚人群普遍增多,“美国的离婚率从1960年的2.2到2005年的3.6(每1000个人中间),在加拿大,离婚率从1960年的0.4上升到了2005年2.2。人们更多用同居替代结婚,1980年仅有16%的美国人同居,2000年有41%,2010年超过50%。”在家庭角色中,男人外出务工,女性相夫教子的状况发生了改变。科技的发展,传统依靠体力、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向精细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产业更加个性化,互联网的出现,消除了男性和女性在体力上的差异,给女性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马克.佩恩在《小趋势》这本书里,以鲜活的例子描述了女性职业群体崛起的趋势,以说话为主的职业女性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比如新闻界亦或是广告或者公共关系的行业。反之,在社会也出现了“身强力壮的女人”,女人在从事重体力活的职业中比例也在增长,渐渐地打破了职业的限制,甚至给社会结构的转变带来新的契机。在家庭关系中,妻子外出工作,丈夫更多照料孩子的这种家庭使得丈夫和妻子之间的角色变得模糊起来,实际上,这说明夫妻双方必须作为被连接的个体来互相沟通如何重新安置家庭角色。” 家庭生活也变得愈加个人化,“成年的加拿大人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从1986年的每天平均257分钟到1998年的每天平均354分钟,增长了38%”。这说明这种社交网络,使得人们愈加的独立和个性,在互联网中的构建自己的世界,与家人沟通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家庭关系朝着新的方向转变。 对于传统两性之间的分析,建构在社会性别上的理论和话语都是在女性主义框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性别概念是男权社会的产物,也为两性赋予明确的标签。利用社会性别来思考问题,难免将男女两性对立,以两性群体特征来简单的区别个人的差异。新媒体时代,网络化个人主义开启了两性关系的新时代,给予了思考的新角度,社会性别的建构会在个人化的网络中逐渐弱化,男性和女性会被个性所替代,进一步模糊社会性别的概念,人不再以社会性别区别男女,而是朝着个性特征去赋予更为多元化的标签,如“女汉子”和“伪娘”等概念的出现就是对社会性别的挑战,“伪娘”的说法固然是消费社会的狂欢,也充分代表了这种特质的男性与众不同的个性差异,而女汉子用来形容内心柔弱,外面坚强的女性,已经彻底摈弃了两性这种简单的划分。而支撑社会性别理论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传统的家庭结构的转变,社会角色分工的多样化,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影响,每个人都更注重和强调自身的发展,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标签,进一步打破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和社会角色分工,甚至可能改变家庭这种旧的组织方式,由两性认同形成新的个人认同,每个人能够遵循内心的想法,追寻真正的自我,在网络化的个人主义中得到极大的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中,孙中欣,邱晓露主编.社会性别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谭兢常,信春鹰主编.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5. [3]刘宽.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2001(6). [4]师风莲.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韩贺南,张健.女性学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克莉丝.维登著,白晓红译.女性主义实践与后结构主义理论[M].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 [7]马克·佩恩,金尼·扎莱纳.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M].刘庸安,贺和风,周艳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8]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M].人民出版社,2001. [9]郑一卉.网络传播与个人主义[J].当代传播,2001(11). [10]Lee Rainie and Barry Wellman,“Networked: The New Social Operating System”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2012. [11]Caroline Haythornthwaite and Barry Wellman, "Moving the Internet Out of Cyberspace: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An Introduction", in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2. [12]Manuel Castells,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2000. 作者简介:廖维玮,女,陕西平利人,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创意产业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