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机构养老资源配置博弈分析
范文

    摘要: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与其供需机制关系密切,而养老资源的供需机制及其平衡与否又是各主体间博弈的结果。通过对供给方的博弈分析,发现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都不愿意接受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对失能老年人的资源供给势必会存在匮乏现象;通过对于需求方行为选择分析,发现无论哪一类需求都倾向于选择公办养老机构,从而使民办养老机构资源闲置。针对我国养老机构“资源匮乏”和“资源闲置”并存的矛盾现象,提出了落实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作用、构建多元养老机构、完善民办养老机构资源构成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机构养老;资源配置;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我国老龄人口增加,家庭养老能力弱化。为应对这一现状,我国基本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养老体系[1]1。其中,机构养老凭借其能弥补家庭照料不足,并能够提供比社区更加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而成为养老的一大热点。

    关于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现状研究,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养老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着流动性较大、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2]118;二是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公立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私立养老机构“住不满”现象并存[3]2068;三是机构养老供给总量不足与入住率较低并存[4]102。

    关于优化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研究,相关文献主要是围绕机构配置、机构人力资源、机构财力资源、机构现有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展开分析[5]29,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提供政策保障、整合多方资源、优化服务水平等[6]。现有研究都是从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这两个角度出发,而对现状产生的原因没有进行剖析,因而不够深入。

    笔者认为,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与其供需机制关系密切,而养老资源的供需机制及其平衡与否又是各主体间博弈的结果。因此,探讨机构养老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就需要通过博弈分析法对各主体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

    一、供给方博弈分析

    供给方即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是机构养老的载体,按照创建主体的不同主要分为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笔者根据老年人的生活自理程度和健康状况,将想要进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划分为自理和不能自理两大类。这里主要分析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在面对不能自理老年人时的策略选择。

    (一)博弈参与人

    在本研究中,博弈参与人有两个,民办养老机构和公办养老机构,即i1=公办养老机构,i2=民办养老机构,假设两者均为理性行为人。养老机构的财力资源是进行博弈分析的影响因素。下面将对民办养老机构和公办养老机构在财力资源方面进行简单地对比分析。

    公办养老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政府资金支持、集体供款以及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所支付的费用,当然有部分资金还来自社会捐赠和合作方的投资。其中,政府资金支持包括三类补贴:床位建设补贴,政府根据养老机构的床位数进行补贴;运营补贴,每个月对每个床位进行补贴;给老年人的补贴,对于低保不能自理的老人会给与低保失能补贴。

    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创建养老院者自己的资本投入以及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所支付的费用,但也包括政府的资金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援助。但民办养老机构基本享受不到政府给与的补贴,有些城市即使有相应的补贴,也没有公办养老机构多。

    (二)参与人策略

    根據养老机构是否愿意接受不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将参与人策略分为:S1 = {接受,不接受},S2= {接受,不接受}。

    则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策略组合为4种:{接受,接受},{接受,不接受},{不接受,接受},{不接受,不接受}。

    (三)策略选择收益

    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在不同决策下的可能收益也会不同,下面将用函数表示参与人选择不同策略将会取得的可能收益。

    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如果策略组合是:{接受,接受},则其收益支付为:{U[F1+(P1-Q1)*n1+(P1-Q2)*n2],U[F2+(P2-Q1)*(N1-n1)+(P2-Q2)*(N2-n2)]};

    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如果策略组合是:{接受,不接受},则其收益支付为:{U[F1+(P1-Q1)*n1+(P1-Q2)*N2],U[F2+(P2-Q1)*(N1-n1)]};

    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如果策略组合是:{不接受,接受},则其收益支付为:{U[F1+(P1-Q1)*n1],U[F2+(P2-Q1)*(N1-n1)+(P2-Q2)*N2]};

    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如果策略组合是:{不接受,不接受},则其收益支付为:{U[F1+(P1-Q1)*n1],F2+(P2-Q1)*(N1-n1)}。

    其中,F1是政府补贴公办养老机构的资金,F2是政府补贴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前面提到民办养老机构基本享受不到政府的补贴,所以F1>F2,有些城市即使有相应的补贴,也没有公办养老机构多。P1为老年人支付公办养老机构的平均费用,P2为老年人支付民办养老机构的平均费用,其中P1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求得:

    ①U[F1+(P1-Q1)*n1+(P1-Q2)*N2]-U[F1+(P1-Q1)*n1]=(P1-Q2)*N2<0,即U[F1+(P1-Q1)*n1]>U[F1+(P1-Q1)*n1+(P1-Q2)*N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公办养老机构在民办养老机构不接受不能自理老人的情况下,不接受不能自理老人比接受要收益更多。

    ②U[F2+(P2-Q1)*(N1-n1)+(P2-Q2)*N2]-U[F2+(P2-Q1)*(N1-n1)]=(P2-Q2)*N2<0,即U[F2+(P2-Q1)*(N1-n1)]>U[F2+(P2-Q1)*(N1-n1)+(P2-Q2)*N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民办养老机构在公办养老机构不接受不能自理老人的情况下,不接受不能自理老人比接受要收益更多。

    ③U[F2+(P2-Q1)*(N1-n1)+(P2-Q2)*(N2-n2)]-U[F1+(P1-Q1)*n1+(P1-Q2)*n2]<0,即U[F1+(P1-Q1)*n1+(P1-Q2)*n2]>U[F2+(P2-Q1)*(N1-n1)+(P2-Q2)*(N2-n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公办养老机构接受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收益比民办养老机构的受益更多。

    (四)结果分析

    根据①和②两个式子可以得出结论:U1{不接受,不接受}≥U1{S1,不接受}并且U2{不接受,不接受}≥U2{S2,不接受}。至此,我们证明了在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博弈中的纳什均衡为:两者都不愿意接受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纳什均衡为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都不愿意接受不能自理老年人,反映出供给方对不能自理老年人供给不足,导致失能老人无处养老的现象。通过第③个式子,我们得知公办养老机构接受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收益比民办养老机构的受益更多。

    二、需求方行为选择分析

    需求方即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不同需求类型的老年人,在综合考虑精神需求、环境设施需求、医护需求和机构收费情况时最终会选择哪个养老机构进行养老,是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一)不同需求老年人分类

    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受很多因素影响,总的来说包括:家庭照顾能力、老年人支付能力、老年人健康状况、心理因素等。不同因素导致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也不同。其中,老年人支付能力和老年人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需求内容。将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和老年人健康状况作为两个维度,构建四象限的分区,划分出不同的需求类别。以老年人的支付能力为横轴,健康状况为纵轴,将需求内容分为四类:发展需求型、依存需求型、保健需求型、生理需求型,具体如图1:

    图1需求内容四象限图

    发展需求型的这类老年人通常资金宽裕,具备高支付能力,且健康状况良好,可以自理。这类老年人对医护需求不是很高,只需要基本的护理和定期的身体检查即可;对养老的环境和设施的需求特别高,一般都喜欢安静的环境;精神上的需求也比较高,渴望被尊重、被关心。对这类需求的老年人,养老机构需要有完善的设施,优质的服务,优雅的环境,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保健需求型的老年人具有高支付能力,但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对于这类需求的老年人需要极度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即对医护需求很高,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照料和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对养老的环境和设施的需求也很高,需要配套设施齐全且活动空间充裕;精神上的需求更高,因为生病的老年人更需要被关心、被重视、被爱护。养老机构针对这类老年人的需求,首先,需要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来照料,有专门的医生为其检查病情;其次,环境应清净、优雅,设备齐全;最后,需要组织一些高雅的活动,如:象棋、歌舞观赏、教老年人画画、书法等。

    依存需求型老年人身体比较健康,可以自理,但没有充裕的资金去支付昂贵的养老费用。这类老年人对医护需求并不是特别高,需要基本护理和定期的身体检查;因为支付能力有限,对养老环境和设施要求并不是很高,简单的生活设施,环境干净即可;对精神要求高,需要关心、陪伴和被照顾。养老机构针对这类老年人,不需要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但是需要配置一些简单的生活设施,环境温馨干净,可以组织茶欢会、棋牌类等活动,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感到老有所依。

    生理需求型老年人支付能力低,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这类老年人对医护要求高,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对设施的需求一般,需要简单的生活设施和身体检查设备;对精神要求高,这类老年人心理一般很脆弱,需要照料、关心和重视。面对这类需求老年人,养老机构需提供齐全的设施和专业的医护人员,组织业余活动,且收费价格不能高。

    通过对老年人需求类别的划分和分析,我们得出不同需求类型老年人所需要的资源也不同。第一,在精神需求方面,发展需求型、依存需求型、保健需求型、生理需求型这四类老年人的需求程度都普遍偏高。第二,在设施环境方面,由于依存需求和生理需求支付能力有限,对设施环境的需求一般,而发展需求和保健需求的老年人需要高档的设施环境。第三,对专业医护人员需求方面,发展需求型的老年人和依存需求的老年人对专业医护人员的需求不是很高,而保健需求、生理需求的老年人对专业医护人员的要求较高。

    (二)可供选择的养老机构

    按主体划分,养老机构分为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对民办养老机构再进行细分,可将其分为高端民办养老机构和低端民办养老机构。下面对各类养老机构提供养老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

    公办养老机构的人员构成大致包括:管理人員、医生、护理人员以及后勤人员。其中,医护人员可分为编制内人员和编制外人员,专业护工和非专业护工。民办养老机构的人力资源构成与公办养老机构类似,高端民办养老机构配置专业的医护人员,以高端化为宗旨,但低端民办养老机构为获取利益最大化,减少人员开支,聘请的护理人员一般具有非专业性、持证率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等特点。

    公办养老机构的物力资源包括:床位、各种生活设施、文化健身设施及医疗急救设施等。具体包括:吸氧机、救护车、紧急呼叫装置、因特网、居室内电视机、空调等。民办养老机构从物力资源的构成来说与公办养老机构类似,除了目标群体是高端养老人群的民办养老机构,大部分的民办养老机构的机构具有硬件设施简陋、空间狭小、床位少、环境差等特点。

    (三)行为选择分析

    结合不同需求类型老年人所需要的资源以及不同养老机构所能提供的资源,可以做如下总结:在综合考虑精神需求、环境设施需求、医护需求的情况下,发展需求型老年人最终会选择公办养老机构或者高端民办养老机构,依存需求型老年人最终会选择公办养老机构或者低端民办养老机构,保健需求型老年人最终会选择公办养老机构或者高端民办养老机构,生理需求型老年人最终会选择公办养老机构。

    但是,老年人在最后考虑公办养老机构、高端民办养老机构和低端民办养老机构的收费情况时,公办养老机构最终会以其低廉的价格吸引发展需求型、依存需求型、保健需求型这三类需求的老年人。由此就会产生大家一哄而上地去争抢公办养老机构的形势,从而势必会造成当今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和住不满”的矛盾现状。具体可见图2:

    图2参与人优势策略选择图

    三、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现状

    供需双方的行为选择最终会导致“资源匮乏”和“资源闲置”并存的矛盾现象。

    第一,通过对供给方养老机构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公办养老机构还是民办养老机构都不愿意接受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很多失能老人将享受不到机构养老资源,从而使对失能老年人的资源供给存在匮乏现象。同时通过对公办养老机构接受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和民办养老机构接受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受益比较,我们发现公办养老机构更适合承担对失能老人的供给。养老机构之所以都不愿意接受失能老年人是因为收益不大,可能还存在亏本的风险。

    因此,这里的“资源匮乏”是指养老机构对失能老年人的资源供给不足,很多失能老人难以享受机构养老资源。很多养老机构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都提出了不接受“三无”“五保”老年人、孤老以及低保家庭老人,不接受有传染病和有精神疾病老人,比如“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老年人;而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而且呈上升趋势[7]31。相反,更多养老机构希望接受能够自理,工资较高的老年人来入住,以减少各项成本,获得更多收益。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大多还是会选择家庭养老的方式,而对机构养老需求程度高的失能老年人却得不到机构养老资源,造成养老机构的资源出现了闲置的现状。

    第二,通过对需求方行为选择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类需求的老年人都会将公办养老机构作为入住的第一选择,而公办养老机构成为老年人首选时,民办养老机构就出现资源闲置。老年人都愿意选择公办养老机构,一方面是因为公办养老机构资源设施齐全,拥有优质的服务和低廉的收费标准,更符合老年人各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我国很多人都有着“公办总比私办好”的想法,老年人对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着不信任感。

    可见,养老“资源匮乏”主要是指,老年人对公办养老机构资源需求量大而导致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不足;与此相应,老年人自然“冷落了”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的民办养老机构就出现了资源闲置现象。

    第三,由于民办养老机构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方面的匮乏,导致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低;赚不到钱的民办养老机构势必进一步缩减开支,进而造成人员流失等现象,在这样恶性循环的经营之中,必然会造成关门大吉的结局。而公办养老机构不仅仅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许多企业家、明星、社会组织对其进行捐赠与合作。

    四、完善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对策

    为了让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多元需求,针对上述矛盾现象,提出完善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对策如下。

    (一)落实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作用

    政府给与公办养老机构优惠的政策和大量的资金支持就是为解决好“三无”“五保”老年人、孤老、低保家庭老人、失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首先,公办养老机构应该主动接受此类老年人,负起自己的责任,兜底社会底层老年人。其次,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失能老年人需求,还需适当增加不能自理老年人床位,同时要注重引进专业的护理人员,提高服务质量。最后,政府也要加强监督,制定出养老机构服务和管理的标准,定期对公办养老机构进行考核,杜绝“用钱”、“用权”的关系户抢占机构养老资源的现象发生,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机构对失能老年人的资源供给不足的现象。

    (二)构建多元的养老机构

    根据老年人不同需求构建多元养老机构,最大程度地利用机构养老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8]139。第一,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家、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养老机构进行投资与合作,壮大民营机构的资金支持,促使其不断改善自身的服务质量,由恶性循环式经营转为良性循环。第二,大力支持像公办民营式的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将公办养老机构交给第三方管理,从而避免公办养老机构效率低下和民办养老机构资源匮乏的双重问题。第三,通过兼并和拍卖的方式,让公办养老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注入市场的活力。

    (三)完善民办养老机构养老资源构成

    为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入住民办养老机构,必须完善民办养老机构资源构成。首先,需要完善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构成,政府虽然给予民办养老机构一些补贴,但都是“杯水车薪”,依旧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增加补贴份额,满足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需求。其次,鼓励社会力量对民办养老机构进行捐赠和投资,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合作。第三,民办养老机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以自己高品质的服务来增强老年人对民辦养老机构的信任度。第四,完善养老机构布局,使其尽可能建立在人口集中、交通方便、便于养老者家人前来看望的区域。第五,完善医养结合机制,高端民办养老机构应配备专业医师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而低端民办养老机构应与附近医院挂钩,使入住老人定期得到身体检查和治疗[9]1781。

    参考文献:

    [1]谭英花.上海机构养老资源配置[D],上海: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4.

    [2]贾占昀,李源源,杨晓文等.昌吉市养老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19).

    [3]李娟,吴炳义,马晨等.不同类型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7).

    [4]郝景亚.徐州市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状况调查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0).

    [5]何文炯,杨翠迎,刘晓婷.优化配置 加快发展——浙江省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状况调查分析[J].当代社科视野, 2008(1).

    [6]陈志霞.供需适配角度的居家养老资源配置和服务优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

    [7]司马蕾.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现存差异与发展展望[J].老年住宅,2016(7).

    [8]李璟.社会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机构的多元化发展[J].人民论坛,2015(36).

    [9]陈可翼,张亚群,洪国栋等.积极应对我国老龄人口的建议[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9).

    作者简介:戴莹,女,安徽马鞍山人,作者单位为安徽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石鸣)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