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
范文 | 摘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服务工作机制应在如下五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一)改革与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继续教育部门的职责职权;(二)精准定位学校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目标,规划发 展路径及时间表(;三)改革重构二级学院(系部)在职业培训中的责权利,以规范管理激发二级学院职业培训生 产力(;四)培训业绩与职工利益挂钩联动,提高个人积极性(;五)提高培训团队与培训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建 设职业培训品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循此路径对职业培训服务体制机制进行创新性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服务;工作机制;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6-0103-04 2019 年,是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创新的 元年,国家和各级政府机构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文件不 断出台,而系列文件中都离不开职业培训高质量发展的 内容。高职院校如何在新的一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中贯 彻落实学校职业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发展 的核心要求及重要内容。目前而言,高职院校职业培训 发展的积弊深厚、瓶颈严重,在“职业院校师资队伍转型、 培训者团队建设、培训课程标准研制、线上课程开发、项 目管理模式改革、培训硬件设施急需提升”等问题上无 疑是新挑战。而这些问题解决的前提性、决定性条件是 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服务工作机制改革及其体系建设是否 能与系列文件精神精准对接。这需要高职院校结合学校 专业、师资等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机制改革和 重构机制体系,解决当前存在的系列问题和突破发展瓶 径。本文通过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工作机制 改革及其体系建设为例,提出解决思路与操作方案,供同 行们参考指正,以期共同推动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事业的 高质量发展。 一、国家政策导向下的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事业发展 机遇 2019 年 2 月 13 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称“国 20 条”),将“推进高等职业教 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列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重要内容,明确要求职 业院校“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 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 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教育部和财政部于 2019 年 3 月 29 日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 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文件要求“培养适 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 务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广泛开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面向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领域,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 积极主动开展职工继续教育,拓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 服务”。教育部、人社部等 14 部门于 2019 年 10 月 16 日 联合印发了《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 行动计划》,14 家部门共同就职业院校开展培训工作联 合发文实属空前之举,表明了在横向上国家相关部门對 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意见高度一致,多方合力推动 职业培训工作开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上述国家政策开启了高职院校发展职业培训事业、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首先是将职业培训定位为高 职院校与学历教育同等重要位置,要落实“落实职业院 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其次是要求 高职院校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急需紧缺领域,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 三是在消除制约职业院校开展培训的瓶颈性因素上提出 了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比如:职业院校培训量可按一定 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并对承担培训任务 较重的职业院校,及时核增所需绩效工资总量;同时允许 职业院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鼓 励职业院校积极盘活现有办学资源,对接市场、服务行业 企业;在学校内部分配上,要求向承担培训任务的一线教 师倾斜,激发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培训。国家系列政策从宏观发展、中观定位、微观措施方面为高职 院校职业培训服务工作机制改革创新提供了政策依据和 可操作性,在政策导向下,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事业迎来了 新的发展机遇。 二、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培训的定位偏离了职业教育“育训并举”的导向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发展职业培训的定位仍停留在 “职业培训是学校非主流业务”固有思维上,对承担学校 职业培训发展统筹的继续教育学院等二级单位定位固化 在“创收部门”层面,与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落实职 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要求相去 甚远,如何在顶层设计上将职业培训服务与学历教育置 于同等位置并实现联动发展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 问题。 (二)职业培训发展目标和路径不适应国家职教改 革新要求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各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过 程中,对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服务方面虽然也设置了培 训量和非学历培训到款额相关考核或建设指标,但对于 “职业培训”并没有突出强调。高职院校在应对社会培 训服务指标方面大都浮于表面,学校对职业培训事业发 展规划不足,具体目标和实现路径模糊,职业培训事业不 能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融通发展,难以适应国家职 教改革新要求。 (三)职业培训工作制度僵化而削弱二级教学单位 积极性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僵化老化较为严 重,作为职业培训主体力量的二级学院(系部)动力明 显不足。近年来,高职院校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制度建设 和机制改革重视程度虽然不断提高,但力度不大、效果不 明显,在操作层面的制度上未能有效激发二级教学单位 积极性。如项目决策及管理程序过于复杂、财务制度过 于严谨、创收分配不合理、项目节余资金使用范围狭窄导 致学校职业培训业务与社会培训市场脱节,竞争力弱化, 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业务生产力严重受限。 (四)培训业绩与教职工利益无关联,制约了教职工 参与培训服务的积极性 一是教职工参与职业培训工作的酬劳体系与标准与 其付出的劳动不匹配,酬金标准低、计发申批程序复杂, 二是培训业绩与个人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职称考核等关 系不大,这都制约了教职工个体参与培训服务的积极性。 (五)培训者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不能有效支撑培训业务发展 职业培训品牌的建设要紧紧依靠培训者团队与培训 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业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 靠高水平的培训者团队与培训师资团队。而高职院校中 培训者团队与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比较滞后,从而影响培 训项目开发设计、业务拓展能力、服务保障水平、培训效 果及质量评价等培训关键要素,导致学员评价体验差、评 价差,影响高职院校职业培训品牌的建立和发展。 三、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服务工作机制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与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继续教育部门的职 责职权 高职院校要从顶层设计层面将培训工作的定位与贯 彻“国 20 条”精神进行匹配,在总体规划、发展定位、责 任落实、工作机制、资源配置、目标任务等方面统筹考虑 学校培训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问题。提高继续教育部门在 学校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赋予其推动落实“培 训法定职责”相应的职责职权,明确继续教育部门的责 任与任务,发挥其在职业培训业务中统筹、枢纽、管理的 作用,推动、协助、服务二级教学单位职业培训责任的落 实。 (二)精准定位学校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目标,规划发 展路径及时间表 学校要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充 分发挥学校在专业、师资、产教融合方面优势,系统规划 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针对不足提 出具体措施,逐年逐项推进。 (三)改革重构二级学院(系部)在职业培训中的 责权利,以规范管理激发二级学院职业培训生产力 一是将培训的法定职责以文件的方式固定化至二级 学院。二是理顺、简化培训业务工作程序。三是将培训 项目分类进行项目化管理。四是校内分配充分考虑项目 运行成本向主办单位合理倾斜。五是支持二级学院与校 外单位合作举办培训项目。六是项目节余充许合理发放 绩效与进行奖励分配。七是将二级学院的职业培训业绩 与二级学院年度考核挂钩。八是设立职业培训业绩奖励 机制。 (四)培训业绩与教职工利益挂钩联动,提高个人积 极性 一是合理提高培训课酬、劳务费、超工作量补贴的发 放标准,充分体现培训服务工作劳动价值;二是将培训工 作报酬的权力和责任下放至项目主办单位;三是教职工 参与培训工作实绩与其年终考核挂钩;四是培训工作业 绩与职称评定和考核挂钩。 (五)提高培训者团队与培训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建设职业培训品牌 将培训者团队与培训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与发展 列为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展培训者团队建 设机制,形成学校与二级学院两级培训者团队,加强培训 者团队的业务培训,建设高水平培训者团队;培养胜任学 历教育和培训任务的“双岗型”教师,建设培训师工作室, 建设校内外培训专家库,研制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开 发职业培训线上课程,形成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高水平 职业培训师资队伍。 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培训服务工作机制 改革与创新实践与成效 (一)实例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9 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 划”(下称“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 B 类建设单位。 2017 年以来,为了促进学校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持续 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机制改革及其体系建设,形成了创新 型的学校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及体系,具体做法示例如下: 1. 学校党委与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形成发展合力 学校党委和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校“培训法定职责”的落实,在大力发展职业培训服务的思想统一、发展定 位、宏观规划、微观政策、资源投入等方面起了前瞻性、关 键性作用,是学校职业培训服务工作机制改革及体系建 设取得突破的重要前提条件。 2. 培训服务事业发展全方位进入学校重大规划和建 设任务学校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广东一流高职院 校建设、十三五規划、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均专章专 篇设置职业培训建设任务,并匹配相应建设资金开展高 水平职业培训服务能力建设,学校对上述各类重大建设 任务投入资金 1000 万以上。 3. 赋予继续教育学院相应的职责职权及明确二级学 院社会培训服务的主体作用 (1)准确定位继续教育学院职责职能 学校明确:学校培训服务工作的目的是“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学校对培训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 继续教育学院代表学校行使培训工作管理职能”。 (2)明确学校开展培训工作以二级学院为主体 学校规定了社会培训服务“教学单位为主体原则”,二级学院要以专业建设为纽带,开展专业(群)职业培 训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专业(群)职业培训服务水平, 并将专业(群)职业培训服务能力作为专业评估与动态调整的指标。 (3)二级学院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设置专项 考核指标学校在二级学院年度目标责任制中专项设置“培训 等继续教育工作”考核指标,由继续教育学院代表学校 根据社会培训服务发展导向、重点、弱项设置考核点和分 值,二级学院的社会培训服务绩效直接影响到考核结果。 4. 制度建设分类施策,多部门协同形成机制体系 (1)出台专门制度形成制度体系 按照社会培训业务分类,学校相继出台了以《培训工作管理规定》《对外师资培训管理规定》《公益性培训 管理规定》《自学考试相沟通管理规定》等系列制度;《继 续教育(培训)工作奖励办法》、《职业培训课程标准与 课程资源开发促进意见》《“双岗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 方案》准备发布,以期与国家政策对职业院校职业培训 发展要求高度匹配。 (2)多部门协同形成配套措施 继续教育学院与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财务处、审计处、教务处实现多部门协同,在职称评定办法、职称考 核办法、绩效改革方案中实现了二级学院社会培训服务 业绩与二级学院利益联动、教职工社会培训服务业绩与 个人发展及直接利益挂钩。 5.“两联动 + 两挂钩”激励措施体系 (1)职业培训服务业绩与专业(群)发展联动 将专业(群)职业培训服务能力是专业(群)评估与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之一,职业培训服务绩效直接关 系到专业(群)发展与生存。 (2)培训服务业绩与个人发展联动 教职工社会培训服务业绩可作为其职称评定业绩,可作为其职称考核聘任业绩,直接影响其职称评聘与考 核;教职工社会培训服务业绩设为与科研业绩相对应的 绩点,可作为其年度绩效考核业绩,直接影响教职工年度 考核等次。 (3)培训服务创收与二级单位效益挂钩 学校规定二级单位开展社会培训创收服务的节余资金,在该二级单位设“创收奖励基金”、“创收奖励基金” 财务专项,赋予该单位自主支配权限,并明确可用于“对 本单位工作有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或补充人员经费、发 放绩效”及“本单位业务发展所需的交通费、接待费、人 员培训费、差旅费;广告费、设备购置费”等用途。 (4)培训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 将政府文件标准作为课酬标准上限,校内教师标准与文件一致不打折扣;合理上调培训项目加班费、劳务 费、班主任费、督导费、专家费等工作酬金标准上限;在以收定支前提下由项目主办单位确定具体标准,按规定的 程序由主办单位自主放发。实现了项目参与人员劳动付 出与个人收入基本匹配,从个人利益源头上调动教职工 参与职业培训服务积极性。 6. 培训者团队与培训师资团队专业化建设 (1)学校形成了培训工作例会制度和培训者业务培 训措施,每年定期召开四次工作例会和多次专门工作会 议、开展培训者培训两次以上;建设了学校与二级学院两 级的培训者团队,为培训业务的开展提供保障。 (2)建设了学校与二级学院两级培训师资库并实现 共享,开展培训师工作室建设,启动培养胜任学历教育和 培训任务的“双岗型”教师队伍相关标准、培训课程、认 证等工作。 (二)实效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自 2017 年以来启动了职业 培训服务工作机制改革,对应非学历教育培训服务各类 别分别修订、制订各项制度,其他制度文件与之呼应,形 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体系,规范了管理,激发了 各方积极性和业务生产力,夯实了学校落实职业院校落 实培训法定职责基础,学校非学历职业培训业务实现了 长足进步,主要业绩数据指标“非学历教育培训量与收 入到款额”取得跨越式增长。2019 年实现社会培训量 超 6 万人次、到款额超 3000 万元,分别是 ?2016 年的 2 倍和 3 倍。学校职业培训服务工作机制改革及体系建设引起同行的关注与认同,省内外共有 30 多所高职院校与我 校开展了交流学习活动。 结语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改革及 体系建设虽然略显成效,但仍然处于改革初级阶段,还有 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还需要与同行们加强交流互鉴,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构建适合于高职教育的职 业培训工作机制体系。在职业教育改革大潮翻涌之际, 改革促发展、创新促发展是推动职业教育的主旋律,高职 院校在“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 职责”要从机制改革及其体系建设入手,要切实提高对 职业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切实将职业培训摆在 與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方能在行动上进一步发挥 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打造超强社会服务能力,真正 成为“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职院 校。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A].2019-02-13. [2] 教育部 , 财政部 . 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 业建设计划的意见 [A].2019-03-29. [3] 刘启岳 , 尚文 . 校企合作职业培训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5). [4] 贺亮明 , 阳德盛 , 阳国强 . 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通模 式探究 [J]. 中国成人教育 ,2019(23). [5] 买琳燕 , 赵锋 . 发达国家以高职院校为平台的职业培训机 制研究——以澳大利亚、英国、德国、丹麦、加拿大等为例 [J]. 教育探索 ,2019(2). [6] 马树超 , 郭文富 .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 推动新时 代职业教育改革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7). 作者简介:陆英杰(1971—),男,汉族,广东湛江人,硕士, 助理研究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 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职 业培训及社区农村教育。 (责任编辑:董惠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